新聞 > 港台 > 正文

李平:三任書記 三人特首 港人還要盼中港出明君?

作者:
港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徹底摒棄明君、忠君思想,就必須明白要中共放棄獨裁無異白日做夢,中共總書記也好、香港特首也好,是不會把民選議員的席位自動還給市民的,是不會把真普選「恩賜」給香港的。惟有經過艱難、長期、團結的抗爭,惟有結合議會內議會外、國內國際的抗爭,才有機會突破中共獨裁的陰霾,見到香港前途的曙光。

劉曉波被宣佈確診肝癌末期,民眾寄望於習近平同意他出國就醫;立法會又有四位議員被DQ,民眾寄望於林鄭月娥補鑊、撥亂反正。前者,結果是劉曉波殉難、極速火化海葬;後者,林鄭宣稱目前沒計劃再DQ議員,似乎已是「皇恩浩蕩」。把希望寄托在習近平、林鄭月娥身上,既是現行制度使然,又是傳統的明君思想使然。更可悲的是,香港主權移交後,港人經歷了三任中共總書記、三任特首,還在盼中港出明君!

振英之禍後  又期盼月娥之治

明君、廉吏,自古以來就中國百姓的期望。孟子雖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實際上民從來都是自輕自賤,只要帝王給予一絲希望,就於願已足,不到君王殘暴不仁、百官貪賄無道,斷斷是不會揭竿而起的。即便到了今日,港人又何嘗不是仍在盼中港出明君、出包青天,而不是堅定地把自己掌控自己命運作為奮鬥目標、抗爭目標?

建華之亂後,港人期盼的蔭權之治並沒有出現;振英之禍後,港人原本期盼俊華之治,其後退而求其次又期盼月娥之治。林鄭也不失時機地釋出「善意」,宣稱考慮重開公民廣場、廢除小三BCA、增加到立法會答問次數等。相比於梁振英治港時期的滿天陰霾,這一絲亮點頓時讓港人、讓民主派覺得香港陽光燦爛,覺得明君將出世。港大民研計劃上周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新政府就職後,林鄭民望大幅上揚,連張建宗、陳茂波、袁國強的評分亦上升。

但是,隨着劉小麗、姚松炎、梁國雄和羅冠聰四位議員被DQ,新政府與立法會、新班子與市民的蜜月還可以維持多久?令人不解的是,不時有輿論為林鄭在DQ事件中的角色辯護。一曰,DQ民選議員是梁振英舊政,不能入林鄭數;二曰,林鄭表示沒計劃再DQ議員,是有誠意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其實,林鄭真有誠意、真的是「明君」,就應該主動撤訴,不是等高等法院作出判決再採取補鑊措施,更不是宣稱「目前沒計劃再就議員宣誓問題申請司法覆核」就可以搪塞。

同樣令人不解的,一是還有市民、議員只是震驚於四人同時被DQ,而不是民選議員被DQ的政治後果,一如游蕙禎、梁頌恆被DQ時,不少人重視的只是個人對他們的觀感。二是梁國雄希望上訴後政府不答辯、還四人議席,他幾時變得如此「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既然如此,他當初何必強出頭宣佈要參選特首,去挑戰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

善良又善忘  港人又做白日夢

只能說,港人是善良的,也是善忘的。香港主權移交20年,中共經歷了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任總書記,香港已換了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三任特首,真普選仍遙不可及,港人仍把希望寄托在中共領導人和香港特首身上。一方面,這是受現行中共黨天下的制度所制約,中港領導人的產生和去留都不由人民決定,人民只能希望明君出世。另一方面,這種明君思想實質上是忠君思想的包裝,一旦主政者稍有符合民意的決策、言行,就會被捧成明君當世、就會被當作宣傳愛黨愛國的依據,無論是中國的反貪風暴,還是梁振英放棄競逐連任特首,莫不如此,而其實質只是中共權鬥的變化和延伸而已。

港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徹底摒棄明君、忠君思想,就必須明白要中共放棄獨裁無異白日做夢,中共總書記也好、香港特首也好,是不會把民選議員的席位自動還給市民的,是不會把真普選「恩賜」給香港的。惟有經過艱難、長期、團結的抗爭,惟有結合議會內議會外、國內國際的抗爭,才有機會突破中共獨裁的陰霾,見到香港前途的曙光。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719/96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