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鄧小平:沒周恩來文革不會拖那麼久

鄧小平在中共高層談到周恩來在文革中的作用時,曾說過:沒有總理,文化大革命也不會拖得那麼久。鄧對周的這段評價卻切中要害,點出了周恩來在文革所扮演的雙重歷史角色。本文摘自《晚年周恩來》,作者高文謙


周恩來與鄧小平弔唁法國總統蓬皮杜逝世(圖源:AFP)

至於周恩來,毛澤東很清楚他在「大鬧懷仁堂」中的曖昧態度和實際所扮演的角色。對此,毛當然不悅,不過還是準備放他一馬。這並不是對周有意遷就,而是着眼於大局的緣故,在目前亂局的情況下實在離不開他,需要依靠他來維持支應局面。所以毛在着手反擊時有意保護了周一下,制止了中央文革準備印發涉及周的材料。毛相信周是聰明人,只要自己表明態度,他就會緊跟上來。對此,毛是心中有數的,

二月十八日午夜,毛澤東召集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員開會,其中包括周恩來、康生、李富春、葉劍英李先念謝富治以及代表林彪出席的葉群。會上,毛髮了雷霆震怒,指責「大鬧懷仁堂」的矛頭是指向他和林彪的,是為劉少奇、鄧小平黑司令部的復辟鳴鑼開道,是為王明、張國燾翻案,等等。其實,這還是後來在傳達時經過閣恩來修改得比較委婉的說法。毛的原話遠比這個厲害得多,大意是:中央文革小組執行八屆十一中全會精神,錯誤是百分之一、二、三,百分之九十七都是正確的。誰反對中央文革,我就堅決反對誰!你們要否定文化大革命,辦不到!

接下來,慣於逢場作戲的毛澤東又故意對葉群說:你告訴林彪,他的地位不穩啊,有人要奪他的權哩。然後又危言聳聽地說:這次文化大革命失敗了,我就和林彪離開北京南下,再上井岡山打游擊,讓劉少奇、鄧小平上台,陳伯達、江青槍斃,康生充軍,文革小組改組,讓陳毅當組長、譚震林當副組長,余秋里、薄一波當組員。再不夠,把王明、張國燾請回來。力量還不夠,請美國、蘇聯一塊來。

在場的人無不被毛澤東這一番盛怒之下說出的充滿要挾的語言所震懾住,一個個面面相覷,沒有人敢吭聲。用後來康生的話說是:我跟主席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主席發這麼大脾氣,主席發的是無產階級的震怒。其實,毛髮這樣大的火,有相當成分是在做戲,因為不如此就無法壓住黨內強大的反對聲浪,文革運動也將半途而廢。同時,毛做得十分老到,有意不點周恩來的名字,把他與黨內元老派分割開來。這樣對周既是一種拉攏,也是一種警告,讓他好自為之。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試圖在政治上走鋼絲的周恩來已經沒有迴旋餘地:或是跟着毛澤東走而與直言諫諍的老總們劃清界限,或是站在老總們一邊而與毛決裂,兩者必擇其一。周在認明形勢後,既為「保持晚節」的心態所困,也深知硬頂無異於以卵投石。為了緩和當時會上的緊張氣氛,周恩來出來打圓場,為幾個老總緩頰轉圓,主動檢討承擔了責任,說在懷仁堂會議上,他們幾個對文化大革命不理解,發了脾氣,講了過頭話,這主要責任在於他自己沒有掌握好會議,懇請主席息怒。

毛澤東則趁勢下台階,要求政治局立即開會認真討論這件事,一次不行就開兩次,一個月不行就兩個月,政治局解決不了,就發動全體黨員來解決,並責令陳毅、譚震林、徐向前三人「請假檢討」。就這樣,這場文革期間在黨內高層中僅有的一次集體抗爭,在毛澤東的淫威和周恩來的幫襯下,頃刻瓦解,整個形勢隨之逆轉。

周恩來這種在政治上對毛澤東的隱忍屈從和幫襯迎合一直是最為人詬病之處,同時也是目前海內外評周分歧的焦點。褒者認為這是周氏實出無奈,不得已而為之,是一種「以柔克剛」的鬥爭方式。批評者則認為恰恰是由於周的屈從和退讓,逢君之惡,毛才更加一意孤行,為所欲為,因此周恩來實乃毛澤東禍國殃民的幫凶。

其實,這種不同看法並非始自今日。中共黨內高層中對周恩來的這種做法早就存有非議。當年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就對周恩來明知國民經濟面臨的困難形勢,卻不敢在會上講出來,擔心「誤會成泄氣」,「像訴苦會」的作法,非常有意見,曾當面指他「人情世故太深了,老奸巨滑」。這次「大鬧懷仁堂」的風波後,氣猶未平的譚震林寫信給當年在井岡山共過事的林彪,斥責江青「手段毒辣是黨內沒有見過的」,「真比武則天還凶」,同時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我想了好久,最後下了決心,準備犧牲。但我決不自殺,也不叛國,但決不允許他們再如此蠻幹。總理,已被他們整得夠嗆了,總理胸襟寬,想得開,忍下去,等候等候。等更何時,難道等到所有老幹部都倒下去再說嗎?不行,不行,一萬個下行。這個反,我造定了,下定決心,準備犧牲,鬥下去,碰下去。請你放心,我不會自殺。「

鄧小平後來在黨內高層談到周恩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時,曾說過兩句值得玩味的話。一句是:如果沒有總理,文化大革命的局面可能更糟。另一句是:沒有總理,文化大革命也不會拖得那麼久。儘管歷史是無法假設的,但鄧小平對周的這段評價卻切中要害,點出了周氏在文革期間所扮演的雙重歷史角色——既減輕了歷史災難,又延長了歷史災難,周恩來所扮演的這種近乎悖論的矛盾角色,正是目前人們在評周時見仁見智,各執一端,結論判若天淵的原因所在。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種站在不同的立場,出於不同的動機對周恩來其人的爭論仍將繼續下去。本書的寫作只是為此提供基本的歷史事實,以供人們作出自己的判斷。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晚年周恩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708/95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