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王健林回應央行行長指控 習選擇金融整頓還是防經濟政變?

6月22日,中國首富王健林創辦的萬達集團出現股債雙殺局面。有報道稱央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3月表示,不歡迎對外擴張虛擬資產,有企業對外資產轉移,影射這些都與萬達有關,王健林隨後做出回應。學者何清漣指出,「影子銀行」攪亂中國金融,「金融整頓」和「防經濟政變」是兩套不同的方法,是按「一行三會」的專業思路走,還是按「經濟政變」的思路走,是個不容小覷的問題。

此外,王健林曾公開回應稱,2014年在萬達上市前習近平的姐姐和姐夫已低價清空全部萬達股份。

周四(6月22日),萬達集團下屬的一系列證券同步爆跌,其中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萬達影業跌幅高達9.87%,市值縮水超過66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多個公司債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放量下跌。

財新網獨家報導表示,銀監會於6月中旬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包括萬達、海航集團、復星、浙江羅森內里在內的數家企業的授信及風險分析,排查對象多是近年來海外投資比較兇猛、在銀行業內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針對此事,萬達集團在中午發佈消息,稱"今日網上有人惡意炒作建行等銀行下發通知拋售萬達債券一事,經了解建行等行從未下發此類通知,網上炒作屬於謠言",聲明中還表示"萬達集團經營一切良好。"

外管局局長不歡迎對外擴張虛擬資產,點名部分企業對外資產轉移

面對狂飆突進的海外併購,今年初監管層頻繁對海外收購「敲警鐘」。

編輯部在北京的海外黨媒多維網22日文章稱,萬達投資的產業不是「實業」也讓王健林的首富之路始終存在着政治危機。與安邦、海航集團等相似的是,萬達積極的對外擴張戰略側重在中國政府不歡迎的虛擬資產上。

文章稱,今年3月,央行副行長、中國外管局局長潘功勝在接受媒體質詢時明確表示,中國政府正關注部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非理性行為。在訪談中,潘功勝點名部分企業通過收購商業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來從事資產轉移。而這一系列的「案例」似乎都與萬達有所關聯。

另外新京報22日報道稱,今年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亦強調,海外投資存在一些過熱的情緒。「進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指導,我們認為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他表示。

5月12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首次針對海外併購表態。他表示,國家外匯管制是暫時性的,在外匯管制期間,萬達的海外併購會選擇性地放緩,並精挑細選優質企業。

王健林首次回應習近平家人入股萬達傳聞

BBC中文網報道,2015年10月30日報道,王健林29日應邀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哈佛公開課」上演講時,主持演講的哈佛商學院教授Willy Shih特別就《紐約時報》的有關報道向他提問,因此王健林做出了回應。

王健林表示,2009年8月,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商業)為籌資做了私募,委託當時中國最大的銀河證劵和中金公司操作,私募價格每股13元,總募資40多億元,創造了當時中國民營企業私募規模的新紀錄。

其中,齊橋橋與鄧家貴控股的北京秦川大地投資有限公司和十幾家公司一起參與了私募,入股萬達商業的價格與建設銀行投資公司、中國泛海建設等完全相同。

他說,由於種種原因,萬達商業直到2014年12月才在香港掛牌上市。在上市前兩個月,鄧家貴以低價把所持有萬達商業股票全部轉讓,上市時,鄧氏夫婦已不是萬達商業的股東。

王健林還說,「這件事鄧家貴先生是犧牲了巨大利益的。投資熬了6年,眼看可以賺大錢而不賺。其實這件事證明的不是腐敗,恰恰證明習近平主席治國嚴,治家更嚴。」

何清漣:從「金融整頓」到「防經濟政變」

學者何清漣今日在美國之音刊文稱,中國政治經濟詞彙中,「金融整頓」一詞常見,隔上一陣就要出現,只是被整頓的對象有點不一樣而已。「

經濟政變」這個詞,卻是2015年中國股市大跌之後出現的新詞,專門針對那些能夠在中國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資本大鱷,名單內部掌握。

金融整頓處於「進行時」

新一輪金融大整頓正在推進。從今年2月開始,先是號稱「超級白手套」的資本大鱷肖建華被抓,繼之於3月開始放話要整頓金融市場,5月份公佈監管措施,再到最近鄧府孫駙馬吳小暉被抓,整頓之網一步一步在收緊。

何清漣指出,在中國金融行業賺錢,不取決於操盤者分析關於風險和收益匹配的模型與各種市場信息,而是依靠槓桿使用、利用信息不對稱運作市場這兩招來賺取利潤。

如果權力夠大,既可通過獲取信息搶佔先機(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買進拋出的時間決定企業的生死),又可以獲得優質(低息)貸款,有了權力槓桿,金融的收益幾乎是幾何級增長,成為吸引資源的黑洞,不斷吞噬社會(他人的)財富。

如今,金融整頓的對象當然是這些能夠借用權力槓桿,在資本市場上翻雲覆雨的資本大鱷。

日積月累「影子銀行」形成的定時炸彈,轉變為「經濟政變」

何清漣表示,隨着近年來金融牌照管制的逐步放開,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營金控、互聯網類金融混業經營機構加速「跑馬圈地」,金融混業經營、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成為重要趨勢。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成立了25家金控平台,這四大類金控平台依託銀行「逐鹿天下」,被稱為影子銀行系統,涉及的業務有銀行、金融租賃、保險、證券、基金、期貨等各領域,分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等俗稱「一行三會」分別監管,因為是混業經營,行業監管總有空隙可鑽。他們近年來發行的各種理財產品為中國金融埋下了無數炸彈,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披露,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在2008年以後發展迅速。

何清漣認為,中國天量的貨幣發行,使得社會產生了大量融資貸款需求,而傳統銀行無法承載這些金融需求,所以,非銀行的金融中介開始大舉介入。從2008年以來,影子銀行業務增長三倍多,在整個社會融資增長總量中佔一半,甚至超過了傳統銀行貸款。迫使中共當局下定決心整頓金融系統的主要是民生銀行爆出30億元假理財產品案,以及國海證券的「蘿蔔章」事件。

何清漣指出,面對負債纍纍、千瘡百孔的金融系統,習近平今年4月25日主持政治局集體學習「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時,提到金融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更明確提出黨管金融。當時就有分析認為,這實際把金融風險防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行三會」

何清漣強調,如今中國的金融系統是「權力槓桿」撬動下的市場運作,所謂「黨管金融」,似乎是說要控制住權力槓桿,但實際操作中,中國近幾十年的經濟,往往是「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金融系統更是如此。近三個月來和風細雨式的金融整頓似乎成效不大,6月20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放出硬話,指出,對那些高槓桿、低資本、不良貸款等現象均不得寬容,如果金融不穩定往往會出大亂子。中國「一行三會」高層在陸家嘴論壇齊齊發聲,釋出金融去槓桿的信號。

比較詭異的是,香港《經濟日報》(中共資深喉舌媒體)對此發表文章稱:對於中國出現股災,普遍分析認為,背後更可能有外國勢力做空中國;亦可能有國內大鱷或權貴,乘機撈取經濟及政治利益、甚至發動「經濟政變」,將中國影子銀行系統多年積累而成的各種定時炸彈,歸結為「經濟政變」。

何清漣分析認為,問題不容迴避。即使是「黨管金融」,性質不同的問題,也必須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整頓金融系統是一套技術方法,處理「經濟政變」又是一套方法。十九大前夕,北京面臨各種挑戰,裁軍、整頓情報系統、處理藉助於海外輿論平台發動的內部權鬥,焦頭爛額之餘,在命脈攸關的金融整頓上,是按「一行三會」的專業思路走,還是按「經濟政變」的思路走,實在不是個小問題。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623/95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