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信貸大危機 靠老百姓那點錢還能撐多久?

居民貸款,無疑是08年之後支撐起整個信貸市場繼續擴張的最關鍵的因素了。在這裏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居民貸款的九成都花在了購房上,都進入了房地產領域。無論居民貸款打着什麼名頭,事實上絕大部分都是房貸。時事評論員川浦晟:江澤民以悶聲發大財為治國方針,放水刺激經濟,造成大陸樓市等泡沫嚴重,製造業失去競爭力,經濟增長動力全失。企業無心搞實業,轉而投機炒作,國有企業參與炒房,銀行參與炒股,銀行巨額壞賬已成為中國金融危機的不定時炸彈。

下圖是2008年至今年5月,中國新增信貸數據。在這份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清晰的趨勢:2008年,新增居民貸款6407億,占當年度總新增貸款42302億的比值僅為15.1%。到2016年,這個比值劇烈上升到了49.9%(63416億/127091億),增加了足足34.8個百分點。居民貸款,無疑是08年之後支撐起整個信貸市場繼續擴張的最關鍵的因素了。在這裏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居民貸款的九成都花在了購房上,都進入了房地產領域。無論居民貸款打着什麼名頭,事實上絕大部分都是房貸。

​然而2017年之後,居民信貸增長已經相當乏力了。到5月份合計,新增居民貸款佔總新增貸款的比值,已經下降到了45.9%(30363億/66085),較2016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我大中國政府已經很害怕了,不敢再讓居民繼續加槓桿了。所以,在地產領域,採取了非常嚴格的限簽政策。地產商拿了預售證,賣了房子,購房者付了首付,去房管部門網簽備案的時候,對不起,不能網簽。毫無道理可講。一個樓盤一個月只能網簽個三、五十套的情況,比比皆是。不能網簽,銀行就不放按揭貸款,老百姓事實上就借不成房貸。就靠着這種強制性的行政手段,壓制住了老百姓繼續加槓桿的衝動。

然而在政府這邊來說,強制性的壓制居民繼續瘋狂借款,也是不得不幹的事。從08年到現在,居民貸款已經連續支撐了這個國家經濟支撐了9年多了。然而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居民貸款並不是均衡分佈的。一半農民沒有貸款資格。剩下的市民之中,廣大的中西部城市居民也沒有貸款資格,剩下的,無非就是一二線城市居民而已。08年至今的31.3萬億的新增居民貸款,全都加在了一二線城市居民身上,加得居民槓桿率數據恨不得直接就要爆表。下面這個圖我剛放出來的時候引發轟動,無數盜圖轉發的。現在我在圖中加上珠海的數據。請各位設想一下,如果我大中國繼續放任居民加槓桿,繼續放任房貸增長,北京上海廣州還好,蘇州合肥珠海深圳廈門怎麼辦?居民負債率都直奔200%而去了,現金流都要斷裂了,想像一下,往這種城市的居民債務炸彈里繼續添加火藥的後果吧。合起來以億計的市民突然之間整體破產,中間但凡有個百萬級的居民沒飯吃,鬧起事來,把自己的鄰居全家砍死了吃肉。你怎麼辦?你怎麼知道自己的鄰居有沒有破產?

最關鍵的是,上面這種居民槓桿爆表的城市,我只不過是隨便挑揀了五個出來而已,事實上,類似的城市還有很多很多,南京福州這種,全都已經爆表。再指望老百姓口袋裏的那點錢來支撐信貸擴張,根本就不現實了。那怎麼辦呢?依靠實體企業嗎?

實體企業的貸款增量佔總增量的比值,2008年高達84.9%;到2016年,已經下降到了44.8%。實體企業整體上其實已經喪失了增長性,已經借不起錢了。今年,伴隨着我黨對居民槓桿的強力鉗制,信貸資金無處可去,於是只能回歸企業。於是截至今年5月份,企業新增貸款佔比上升到了56.5%,較2016年上升了整整11.7個百分點。然而中國的實體經濟孱弱早已是人所共知,慘烈的高稅賦,以及對民營經濟生存空間的種種無形積壓,早已讓實體企業們不堪重負。指望企業能接過居民的重擔,繼續支撐信貸擴張,根本就不現實。

因此,近年以來,中國的貸款增幅已經在劇烈放緩。2016年的總貸款規模增幅只有11.3%,到今年5月份,增幅還微降了一點,只有11.2%了。跟前些年那些20%的增幅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眼看着現在的趨勢,信貸增幅就要降到2014年9.6%的水平去了。2014年是什麼情況?那是信貸寒冬啊。銀行信貸部的經理直接都是每天放假的,根本就沒活可干。經濟在當時眼看就要撲街的。我大中國在當時迫於無奈,必須繼續擴張信貸,所以2015年大肆借錢給股民炒股,結果引發股災。2016年改弦更張,大肆借錢給市民炒樓,眼看着現在又要鬧出房災,於是只能強行掐停網簽,試圖壓制房貸泡沫的擴張了。

而接下來,這個國家到底該怎麼辦呢?房貸窟窿太大了,這條路不可持續。指望企業支撐信貸擴張也不現實。股市這個爛攤子沒人敢再去啟動了。所以,這個國家將要被迫進入信貸緊縮之路了?

這事如果真的發生的話,那酸爽的後果,老蠻我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呵呵,呵呵,呵呵呵。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星火記者聯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623/95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