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1周10大驚奇:醒吧!全球恐墮「日式危機」

本周金融大事多籮籮,既有中港被降評級,又有新盤開售似九七,掩蓋了另類分析。實情是,現時最大危機是全球恐面對「日式風暴」,雖然股市短期未必大冧,但港樓隨時倒插20%!

【1、醒吧!美「三低」=日式危機降臨?】

聯儲局下月加息幾近無懸念,主因是就業市場已超額完成目標,並認定通脹會提速。不過,有分析警告,美國可能已不知不覺地陷入了「日式危機」,從而拖累全球!

為何這樣說?首先要了解基本經濟概念。一般來說,當失業率下降,由於僱主要挽留人才,薪酬自然上揚,繼而令消費增加再推動通脹,這就會逼使聯儲局再加息,形成完整的貨幣緊縮周期。

不過,現時情況詭異,一方面美國4月失業率已降至4.4%的10年低位,但薪酬按年名義增速僅2.5%,遠低於上次美國失業率同為4.4%,而薪酬上漲4%以上的紀錄。由於薪酬升幅不理想,美國4月核心通脹增速僅1.9%,差過聯儲局2%目標,亦使聯儲局難以完全合理地加息。

一般來說,失業率與薪酬增速有明確的反比關係,也就是經濟學所指的「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現時明顯與理論相反。於是聯儲局研究員辯稱,「菲利普斯曲線」只是暫時「失效」,因在閒置勞動力被進一步吸收後,薪酬就會「大躍進」,通脹可能突然升溫。

不過,有分析警告,通脹突然升溫恐是一廂情願,若悲觀地看,美國或已不知不覺地陷入了「日式危機」,即低失業率、低通脹、低經濟增長「三低」並存,而且只有幾個解釋:一是大企業壟斷加劇,壓低了打工仔議價能力;二是生產率遠遜預期;三是企業礙於政府和輿論壓力,不敢狠手裁員。

故此,如果美國第2季經濟增長沒有好轉,就會令市場質疑聯儲局加錯息。回顧在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日本央行錯判形勢,在經濟稍有起色便急於加息,結果至今經濟「迷失30年」。

【2、醒吧!靠中國打救?佢都似日本...】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動力主要源於中國!不過,若再度發生金融危機,中國恐難再充當「救世主」,本周連評級機構穆迪也下調中國信貸評級,為1989年以來首次,預期中國財政狀況會惡化,經濟增長將於未來5年進一步放緩至近5%。就連「土炮」中國社科院亦預期,2016至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下降,潛在增長率將低於6%。

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主要靠債務推動,現時整體債務已佔GDP高達300%,與上世紀日本爆煲前夕不遑多讓。凱投宏觀駐新加坡的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警告,國企「債換股」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預計壞帳到了某個頂點時,中央政府就要出手拯救銀行體系。著名「沽空機構」渾水研究創辦人Carson Block亦警告,中國信貸問題總有日會被清算,只是「時辰未到」。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地緣政治學專家George Friedman早已預警,中國正面對日本1990年代後的問題,但更大鑊的是,雖然日本經濟增長低迷,但國家穩定,不像中國仍要解決約10億貧窮人口的困擾,意味中國的處境更艱難。

【3、醒吧!香港及國際前高官都預警有難】

以上言論又靠嚇?以下重量級人物「真實對白」又怎看?曾於2月中警告美股3月會見頂的美國前總統列根政府預算總監David Stockman繼本月初後,再次警告股災將至,並形容今次自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的反彈浪是他所經歷的史上最大「傻佬反彈(sucker's rally)」!

Stockman說:「現時股市被瘋狂高估,標指可輕易地跌到1,600或1,300點水平,即美股會暴冧40%或更多。導火線是共和黨不可能通過稅改計劃,因這意味未來10年,美國預算赤字將達10萬億或15萬億美元,國會是不會同意。」

他警告:「當金融市場再陷入危機時,標指不會再是微跌,而是幾百點、幾百點地狂瀉,預計8月至11月之間就會發生,也就是美國政府要提高財政預算上限的時候,政治衝突將帶來最可怕的血洗。」

Stockman為美國前著名官員,被譽為「列根經濟學」之父,亦被外國傳媒譽為「最准股災預言家」,近年最經典是在2015年5月22日中港股民仍處「大時代」瘋狂時,警告環球股災近眼前,結果7至8月大冧;之後在2015年11月18日及12月16日再預言環球股災開始,結果2016年1至2月全球瘋狂拋售。

「鬼佬」鬼話連篇?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本周亦警告,1997年金融風暴及2007年金融海嘯的起因和問題仍然完全未解決,包括華爾街金融文化及金融全球化兩大問題,若發生下一次金融危機「可以好嚴重」,但不一定在中國發生,可能來自華爾街文化模式運作的金融體系。

【4、醒吧!低通脹只是幻覺?油價恐冇得救】

上述提到低通脹恐令全球墮入「日式危機」,只是幻覺?雖然產油國本周宣佈延長減產,但通脹指標之一的油價返魂乏術。獨立科技智囊機構RethinkX聯合創辦人及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Tony Seba更警告,隨着無人駕駛電動車流行,石油需求將大幅減少,就算沒有政治及金融危機,油價仍恐瀉至每桶25美元。

他說:「石油需求將會於2021年前見頂,在10年內需求將跌至7,000萬桶左右,意味油價要跌至每桶25美元,主因是『共享經濟』是大勢所趨,無人駕駛汽車將佔大部分,這些電動車無論是購買成本或開動成本均較低。」他又說:「當自動駕駛被廣泛認定後,成本將便宜9成,人們坐的是機械人的士;服務車輛將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Seba更預言,如果你相信這趨勢,就不要搶購車位,因80%或以上的泊車位將會空置,「共享經濟」將令道路上的汽車減少,估計8年內全球汽油車將被淘汰。

事實上,除了美國,中國及印度亦加速發展電動車,其中中國目標是在2025年,將汽油車佔全部汽車銷量降至20%;印度目標是2032年,全部都是電動車。

【5、伯南克:我醒了!靠放水解決通縮是膚淺】

面對低通脹,放水就能解決?但就「QE之父」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也承認膚淺!他近日在「QE之國」日本央行發表演講時承認,貨幣政策在沒有財政政策協助的前提下,難以幫助經濟擺脫長期通縮。他亦提到,自己早年的看法太膚淺(too young, too simple),在目前來看非常不適當,因為日本正處於「超級流動性陷阱」。

伯南克是專門研究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專家,於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直主張要儘快大量放水救市。伯南克提到自己太膚淺,主因是2002年,他在日本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以「直升機撒錢」來瓦解通縮,但在15年後的今天已沒有再提「直升機撒錢」,轉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來形容他的主張。

伯南克認為,經濟增長緩慢是長期因素所致,例如勞動力下降、生產率增長緩慢等,這些因素與貨幣政策無關。故此,單靠「派錢」很難解決通縮,承認自己早期對擺脫通縮的困難估計不足。

【6、醒吧!異象預示市場不看好通脹升溫】

以上僅是「吹水」,有沒有異象?有!本周長短期美債收益率息差暗示,市場不看好美國經濟。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接近2.25厘,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則處於1.28厘,兩者息差近1厘,創去年10月以來低位。

這意味甚麼?市場向來將長短期債券息差作為經濟增長預期的指標,因經濟增長加快往往會導致通脹上升,而通脹升溫預期往往會使長期債券的收益率,相對於短期債券出現更大幅度變化。換句話說,如果市場對通脹預期升溫的話,兩者息差距離應愈大,但事實是息差收窄!

【7、醒吧!最准大行警告港樓半年倒插20%】

既然通脹未必高,「買樓抗通脹」仍是真理?香港樓市真的會在今年見頂?在金管局上周五再推3招收緊按揭後,花旗本周警告,今年內樓價恐倒插20%!

花旗指出,香港樓市歷來有旺淡季之分,由2月農曆新年以後至7月,一般是旺季;8月至1月則是淡季,該行擔心在接下來的淡季展開時,樓市風險將增大,主因是一手市場仍有多達24,000伙待售,在金管局出招凍結一、二手需求及淡季效應下,樓價或會見頂。

故此,該行維持維持今年樓價跌15%的預測,由於今年樓價已累漲不少,意味樓價或由現時頂峰倒插兩成。

為何要重視花旗報告?回顧2016年初,絕大部分大行看跌去年樓價,花旗是僅有仍看全年樓價升3%的大行!

【8、醒吧!低失業率會長久?收銀員也受威脅】

除了低通脹難解決,還有失業率未必能長期保持低水平,因機械人威脅愈來愈近!本周有研究警告,機械人已搶走了美國數以百萬計的工廠職位,下一個被搶的工種可能是零售業!

金融服務公司基石資本發表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10年內,美國零售行業約600萬至750萬個現有職位,將面臨被取代的風險,相當於美國零售業現有員工總數1,600萬的38%。

職位方面,售貨員反而最難被取代,因為顧客總要找人聊天。相反,收銀員是最高危,因為收錢過程只會更自動化。由於收銀員普遍由女性擔任,例如現時美國約73%的收銀員為女性,所以機械化對女性的打擊尤為嚴重。

【9、比特幣狂升是巧合還是「獨醒」?】

除了上述事件,要數本周大事,當然要提比特幣!它本周已成為國際媒體頭條,升勢凌厲之餘波動極大,但同期A股則持續下跌。由於比特幣去年是 大陸人走資工具之一,因而惹起國際投資大師的疑問。

DoubleLine基金創辦人、被市場譽為「新債王」的岡拉克本周認為,比特幣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暴升1倍,但同期滬綜指跌近10%,「這或許不是巧合」。從本文附上的圖可見,若將比特幣與滬綜指放在一起,一邊是資金流入,一邊是資本流出,兩者同時期一升一跌,真的是巧合?

另一巧合的是,比特幣狂升,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則屢創新低。根據官方人民幣CFETS指數顯示,人民幣兌24種貨幣已連跌多日,創今年最長跌浪,意味人民幣兌美元雖然靠穩,但兌一眾貨幣是不斷貶值。

若連同穆迪降中國評級,一切是否巧合?留待讀者思考。

【10、淡友「醒覺」?股市仲有50%上升空間】

最後要分享的是,本周出現了一個「人為」異象,就是連言論較溫和中肯的專家也發表了驚人預測!首先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自創經周期因素調整後市盈率(CAPE)指標的耶魯大學著名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最新表示,投資者可安心持股,相信「牛市」仍會持續超過1年時間。

他說:「我會建議在投資組合中持有一些股票,它們或許會由現階段再升50%!情況猶如2000年,CAPE或會創新高。」CAPE是根據現時股市的水平,比較過去10年撇除通脹後的企業盈利而得出。雖然CAPE指數現時高達29.39倍,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17倍,但席勒坦言:「在未來超過1年的時間,股市及樓市是有可能同時上揚。」

席勒可謂是「淡友」轉軚,因他在去年警告,道指僅值12,000點,今年初時仍指美股很貴,但近期已轉口風。

同樣是「淡友轉軚」的還有他!自2015年4月起已高呼「現金為王」的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Pimco前第二把手埃利安本周「認衰」,說:「我過去低估了資金市的威力,足夠的流動性是股市能迅速止跌回穩的原因。」

「理性淡友」都轉軚看好,又是否有另一番解讀?留待讀者思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527/93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