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新疆伊斯蘭化始末:察合台汗國不堪折磨

作者:

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在嚴刑峻法的逼迫下,最後都被迫接受了伊斯蘭教,並逐漸融合到維吾爾等民族中去了。16世紀初,伊斯蘭教最終將佛教勢力排擠出哈密,從此佛教在新疆再也沒有了立足之地。至此,伊斯蘭教自傳入以來,經過6個多世紀的傳播,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地區的主要宗教,新疆被徹底伊斯蘭化。

公元前1世紀,佛教自克什米爾傳入新疆于闐,並在隨後沿着絲綢之路不斷傳播,塔里木盆地周邊的綠洲城市均皈依了佛教,不久後佛教跨過天山山脈,傳入了北疆。

在此後的1000多年的時間裏,佛教在新疆盛極一時,各類佛洞與佛寺遍佈天山南北,無數精美的佛教壁畫與佛像出自新疆,從這裏也走出了無數高僧,其中不乏如鳩摩羅什這樣的譯經大家。

然而在如今的新疆,卻難覓當年佛寺與僧人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無數拔地而起的清真寺與宣禮塔上宣禮的阿訇,新疆早已被伊斯蘭化,新月取代了法輪,在新疆佔據主導地位。那當年那個千年的千里佛國,又是如何覆滅的呢?

從伊朗到喀什

9世紀中期(唐朝晚期),政治中心在蒙古高原的回鶻汗國為黠戛斯(今吉爾吉斯/柯爾克孜)所滅,回鶻(今日維吾爾族的前身)諸部紛紛遷離蒙古草原。

其中一支西遷到了天山北路,以高昌(今吐魯番高昌故城)為中心建立高昌回鶻王國;另一支西遷的回鶻部落進入中亞並擴張至天山南路的喀什,聯合其他突厥部落建立喀喇汗王朝。

西遷的兩支回鶻人在漠北蒙古高原遊牧時信仰摩尼教(一種融合了瑣羅亞斯德教、基督教與佛教的宗教),進入新疆後,由於當地佛教的巨大影響力與佛教在文化上的優勢,兩支回鶻人大多改信佛教。

高昌回鶻立國之初,國勢大盛,北達阿爾泰山,南越羅布泊,西南臨近喀什,其中心是別失八里與高昌。別失八里是夏宮,高昌是冬宮,高昌回鶻由之前的遊牧生活,轉向半農牧和商業的生活。

而喀喇汗王朝的中心區位於中亞河中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大致包括今烏茲別克斯坦與哈薩克斯坦南部。

這裏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耕地密佈,是中亞荒漠中少見的大面積宜居地區。然而這樣的富饒之地也有其他的民族在覬覦,就在河中地區的西南方,有着一個強大的波斯人政權——薩曼王朝。

自伊斯蘭教在7世紀中葉伴隨着阿拉伯人的刀劍進入波斯後,伊斯蘭教成為了古老波斯民族的國教。

在波斯人擺脫阿拔斯王朝的統治建立薩曼王朝後,便一心想要恢復古波斯的榮光,而歷史上中亞河中地區長期是波斯的勢力範圍,因而薩曼王朝將擴張的方向放在了中亞河中地區。

薩曼王朝對喀喇汗王朝軟硬兼施,一方面擴大與其的商業貿易與文化往來,另一方面時不時對其發動戰爭蠶食其土地。

9世紀中葉以後,薩曼王朝不斷發動對喀喇汗王朝的「聖戰」,佔領了喀喇汗王朝的大片領土。893年,喀喇汗王朝的副都怛羅斯(曾今大唐在此地敗於阿拉伯帝國)被薩曼王朝攻陷,喀喇汗王朝在中亞河中地區的勢力大減,駐守怛羅斯的副汗奧古爾恰克被迫遷往喀什噶爾。

然而沒過多久,薩曼王朝便發生內訌,爭奪王位失敗的納斯爾王子潛逃到喀什噶爾向奧古爾恰克尋求庇護。奧古爾恰克為了利用薩曼王朝的矛盾,不但允許納斯爾在喀什噶爾避難,還任命他為阿圖什地區的行政長官。

納斯爾到阿圖什後不久,施展「牛皮巧計」,使一貫敵視伊斯蘭教的奧古爾恰克同意他修建清真寺的要求。他宰殺了一頭黃牛,把牛皮割成細條連結起來,然後用這條牛皮繩圍了很大一塊地(和後來葡萄牙人用牛皮繩圈地割佔澳門有異曲同工之處),在上面建立了一座大清真寺——阿圖什大清真寺。這是新疆歷史上的第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自此伊斯蘭教開始在新疆生根傳播。

納斯爾不僅建造了清真寺,還把喀喇汗王朝的的一名重要成員薩圖克·布格拉汗發展成為穆斯林。薩圖克原是喀喇汗王朝大汗之子,但其繼承權被剝奪,因此他對大汗常心生不滿。他常去阿圖什打獵,正是在這裏他認識了納斯爾並結為朋友。

不久,薩圖克就在納斯爾的說教下秘密加入了伊斯蘭教,成為喀喇汗王朝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王室成員,並在納斯爾的幫助下開始了秘密傳教活動。

經過十多年的傳教,在他周圍已聚集了幾百名穆斯林。910年,薩圖克·布格拉汗在中亞穆斯林的支持和幫助下,依靠這支穆斯林武裝發動宮廷政變,登上了喀喇汗王朝的汗位。

此後薩圖克即利用權力強制推行伊斯蘭教。他死後,長子巴伊塔什繼承汗位。在官方層面,巴伊塔什繼承了其父的政策,繼續以權力強迫其臣屬部下接受伊斯蘭教;在民間層面,來自波斯與中亞的穆斯林商隊與新疆的貿易來往日益頻繁,大量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先進科學文化著作隨之進入新疆,喀喇汗王朝的百姓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接觸日漸豐富並深深被其影響。

而此時的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上藩鎮割據,軍閥混戰,各中原政權均無力控制新疆,更無力對其施加漢文化的影響,因而沒有對手的伊斯蘭教也由此在喀喇汗王朝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間快速發展。公元960年有約100萬至120萬突厥人皈依了伊斯蘭教,這僅僅是一年的統計,可見伊斯蘭教的傳播速度快到驚人。

也就在同年,巴伊塔什宣佈伊斯蘭教為喀喇汗王朝的國教。至此回鶻遷往中亞的一支已在波斯薩曼王朝的影響下完全伊斯蘭化,而他們的同胞高昌回鶻仍篤信佛教。

征服于闐

此時除了伊斯蘭化的喀喇汗王朝和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鶻之外,在今新疆西部與南部,還存在着一個高度漢化的于闐佛教王國,佛教隆盛,漢文化興盛,其中心大致在今和田地區。

于闐國土遼闊,「西南抵蔥嶺與婆羅門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餘里」。

于闐國王尉遲僧烏波是一位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人,他崇信儒學,習漢語,穿漢服,沿用中原漢族禮儀,延續了于闐國歷來與中原王朝的密切關係。他即位後不僅起了漢名——李聖天、向宋朝重續「舅甥關係」,而且按照中原朝廷的慣例,採用了 大陸通行的年號,被後來的統治者所效法。

其行政建制和職官制度,也處處模仿唐朝。他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係,認為于闐是中原王朝下屬的地方政權,相信中原王朝能保護于闐的國家安全。

喀喇汗王朝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體制,對境內的佛教僧人不斷迫害。兩年後的962年,喀喇汗王朝首都喀什噶爾(今喀什)發生了一場佛教徒反抗強迫改變宗教信仰的暴動,遭到喀喇汗統治者的嚴厲鎮壓。

于闐王國自然看不下去喀喇汗王朝對佛教徒的清洗,給予了參與暴動的喀什噶爾佛教徒支持。而此時的喀喇汗大汗巴伊塔什的統治地位已被鞏固,正想對外擴張,于闐支持佛教徒暴動的行為正給喀喇汗王朝提供了對于闐進行「聖戰」的理由。戰爭初期,于闐由於得到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和吐蕃的支持,佔據了優勢。

經過八年的戰爭,于闐軍隊佔領了喀什噶爾,當地居民望風歸順,巴伊塔什葉大汗戰敗後逃往中亞。

于闐在佔領喀什噶爾後,一邊安撫百姓,樹立傀儡政權,一邊遣使分頭向宋朝和沙州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報告獲勝消息,並告知他們于闐的今後打算,還送上了繳獲的部分戰利品。

派往宋朝的使者是一位名叫吉祥的佛教僧侶,送給宋朝的貢品就是從喀什噶爾繳獲的一頭會跳舞的大象

《宋史》記載:開寶四年(西元971年),「其國(于闐)僧吉祥以其國王書來上,自言破疏勒國得舞象一,欲以為貢,詔許之」。

于闐之所以要向宋朝報告戰況並進貢大象,一方面是地方政權向中央政府應有的例行公事,另一方面是對宋朝在戰爭期間給予于闐的道義上的支持表示感謝。喀什噶爾之戰後的20多年裏,于闐和喀喇汗王朝的戰爭進入了拉鋸狀態。

雙方之間互有攻守,小規模戰鬥時有發生。在此期間,喀喇汗王朝奪回了喀什噶爾。998年,一支3萬人的于闐軍隊再次挺進到喀什噶爾城下,並對其進行了長時間的圍攻,造成城內發生饑荒,民心浮動。巴伊塔什之子阿里只得出城背水一戰,結果于闐軍隊招架不住破釜沉舟的喀什噶爾守軍,于闐戰敗並撤退到兩國邊界一帶。

阿里隨後率軍跟蹤追擊,雙方在這裏形成對峙的態勢。不久後,于闐軍隊乘喀喇汗王朝軍隊禮拜之機發動奇襲,喀喇汗王朝軍隊大敗,大批將士戰死,大汗阿里也陣亡於是役。

然而數十年的戰爭已幾乎耗盡了于闐的所有國力,此時的中原政權宋朝剛建立不久,還未從五代十國的混亂中徹底恢復,又面領着北方遼軍的步步緊逼,實在無力發兵或是遣送物資給遠在新疆的于闐,因而于闐雖然不斷在戰場上取勝,但其國勢已大不如前。

阿里死後其長子艾哈邁德繼位,繼續同于闐作戰。不久,喀什噶爾又發生了反對伊斯蘭教的暴動,于闐乘機出兵,再度佔領喀什噶爾。

艾哈邁德不得不向中亞的副汗求援,副汗派出了一支4萬人的大軍火速趕往喀什噶爾。由於這支生力軍的參戰,喀喇汗王朝士氣大振,戰局急轉直下。早已疲於戰爭的于闐軍隊漸漸不支,開始潰退,喀喇汗王朝收復了喀什噶爾。喀喇汗王朝背後有中亞伊斯蘭世界的不斷支持,于闐則只能不斷透支自身國力。

喀喇汗王朝的軍隊在喀什噶爾又徵召了2萬穆斯林士兵,準備完成後開始向于闐進發。在葉城的庫姆熱瓦特兩軍展開了激戰,喀喇汗王朝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再次擊敗了于闐軍隊。1006年喀喇汗王朝攻陷和闐城,滅亡于闐王國。

于闐城陷落後,一支逃到位於波婁之路的山上的于闐軍隊被追兵消滅。另一支退往東部山區;同當地居民一起,繼續同喀喇汗王朝軍隊戰鬥。他們利用穆斯林佔領軍不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不斷出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于闐佛教徒的反抗大約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才逐漸停息下來。兩國之間的衝突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之久,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區成為刀光劍影、硝煙瀰漫的戰場。

長期的戰爭給南疆地區的社會經濟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千百萬人或家破人亡,或流離失所,人口銳減,田園荒蕪,南疆發展停滯,中原王朝在南疆一千多年的漢化影響至此中斷,南疆開始伊斯蘭化。(新疆版百年戰爭)喀喇汗王朝以「聖戰」的方式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于闐地區,結束了佛教在這裏千餘年的繁榮。

從此,佛教勢力基本上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區,這個傳統的佛教地區成為伊斯蘭教繼續向新疆其他地區傳播的重要基地。

同族之間的聖戰

在喀喇汗王朝同于闐王國的戰爭中,由於高昌回鶻支持于闐,因此與同為回鶻人國家的喀喇汗王朝的關係逐漸惡化,喀喇汗王朝對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人恨之入骨。

馬哈茂德·喀什噶里在他的《突厥語詞典》中,就稱不信仰伊斯蘭教的高昌回鶻人是「最兇惡的敵人」。喀喇汗王朝在滅亡于闐王國後不久,就發動了對高昌回鶻的「聖戰」,回鶻人開始了兄弟鬩牆。

喀喇汗王朝的大汗艾哈邁德御駕親征,率軍從八拉沙袞(在今哈薩克斯坦托克馬克一帶)出發,越過伊犁河,攻入高昌回鶻境內。

高昌回鶻出兵迎擊,打退了入侵之敵。1017年,高昌回鶻發兵30萬,跟蹤追擊。患病的艾哈邁德抱病組織人馬進行反擊,打敗了因長途奔襲而疲憊的高昌回鶻軍隊。艾哈邁德又親自率軍反擊,並再次攻入高昌回鶻境內。攻入高昌回鶻境內的喀喇汗王朝軍隊,對被視為「盜賊和惡狗」的回鶻同胞進行了殘酷的殺戮:

「我們進行夜襲,我們四周包圍,我們斬去其額發,我們砍殺孟拉克(高昌回鶻地名)人。」

——《突厥語詞典》

喀喇汗王朝的軍隊在高昌回鶻,就像在于闐一樣,大肆進行文化毀滅:

「我們如潮水而至,攻陷了大小城池,佛像廟宇全搗毀,給菩薩拉屎撒尿。」

——《突厥語詞典》

高昌回鶻對入侵的喀喇汗王朝軍隊進行了頑強的反擊。正當戰爭進行中,艾哈邁德大汗病情加重,喀喇汗王朝不得不撤軍停戰,對高昌回鶻的這次「聖戰」無果而終。

喀喇汗王朝對高昌回鶻王國的戰爭結束後不久,喀喇汗王朝因內部矛盾重重,分裂為東、西兩個政權,陷入了無休止的內爭,無力再發動對外的「聖戰」。

此時,「東起哈密,北至伊犁河,西至阿克蘇的冰達板,南接于闐」的高昌回鶻王國仍然盛行佛教。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王國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並立天山南北,北疆以佛教為主、南疆以伊斯蘭教為主。

1124年,被宋朝與金國兩面夾擊的遼國即將滅亡,此時效力於遼天祚帝的耶律大石率兵出奔,在新疆建立西遼。

由於契丹人在遼國時期就已與中原政權有頻繁來往,軍事政治制度早已漢化,相比與中原已多年未有接觸的諸突厥部族政權更為先進高效,因而耶律大石的軍隊在新疆所向披靡,基本沒有遭到激烈抵抗便成功立國,高昌回鶻在內的諸多突厥政權很快臣服於西遼。

西遼隨後進行西征,攻滅西喀喇汗王朝,並在河中地區擊敗西喀喇汗的宗主國——塞爾柱帝國,遏制了伊斯蘭教在新疆和中亞的進一步傳播。

然而西遼也因處於中亞這一亞洲十字路口而常年戰爭不斷,東面要抵禦金國,西面要提防波斯和塞爾柱,間接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到1218年,西遼已日暮西山,無力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軍隊,不久便投降。

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域後,把新疆分封給了他的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前期,蒙古統治者遵守成吉思汗的法令,對各種宗教一視同仁,不強制推行任何宗教。

但是1353年,禿黑魯帖木兒汗接受了伊斯蘭教,改變了祖先所定的宗教政策,成為新疆地區第一位加入伊斯蘭教的蒙古大汗。

入教伊始他就強迫蒙古王公大臣皈依伊斯蘭教,接着又在穆斯林突厥家族支持與配合下,在全汗國境內強制推行。不久,阿力麻里就有16萬蒙古人集體加入了伊斯蘭教。

在禿黑魯帖木兒汗的支持下,名為「庫車伊斯蘭社團」的伊斯蘭教組織進入庫車,強迫當地佛教徒改宗伊斯蘭教。庫車的佛教徒進行了頑強的反抗,舉行了暴動。禿黑魯帖木兒汗很快派兵鎮壓了暴動。「庫車伊斯蘭社團」乘機對庫車的佛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

他們強迫佛教徒改宗伊斯蘭教,對抗拒者則大肆屠殺,迫使佛教徒被迫加入伊斯蘭教;他們拆毀佛教寺院,搗毀佛像,焚燒佛教經典,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庫車佛教文化幾乎被破壞殆盡。繼于闐之後,新疆的又一個佛教中心就這樣在血與火的清洗中湮滅了。禿黑魯帖木兒汗的後裔都把伊斯蘭教作為維護蒙古人統治和進行擴張的工具。

黑的兒火者汗在執政後不久,就發動了對吐魯番的「聖戰」。在攻佔吐魯番後,狂熱的穆斯林士兵對佛教徒進行了血腥屠殺,對佛教文化進行了徹底的破壞。

近代出土的古代文獻往往帶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有的是被撕毀的,有些則是被焚燒過的。而這些被燒剩的殘卷,多是當時穆斯林軍隊放火焚燒寺院時,因房屋或院牆倒塌被壓在下面才幸爾保存下來的。

在一些佛教寺院遺址里,還發現無數被撕得粉碎的佛教典籍浸泡在被殺僧侶的血泊中,經過幾百年已凝結成硬如石塊的東西,旁邊還有缺頭斷足的屍骨。

繼黑的兒火者汗之後的穆罕默德汗又是一個極端狂熱的伊斯蘭教推行者,他規定,所有的蒙古人都必須接受伊斯蘭教,遵守教規,按時禮拜,並要帶上「纏頭巾」,違者嚴加懲處。

懲罰措施極其嚴厲,包括把馬蹄鐵釘入犯者的頭顱骨。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在這種嚴刑峻法的逼迫下,最後都被迫接受了伊斯蘭教,並逐漸融合到維吾爾等民族中去了。

16世紀初,伊斯蘭教最終將佛教勢力排擠出哈密,從此佛教在新疆再也沒有了立足之地。至此,伊斯蘭教自傳入以來,經過6個多世紀的傳播,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地區的主要宗教,新疆被徹底伊斯蘭化。

曾經的千年千里佛國已蕩然無存,無數宏偉的佛寺如今已是廢墟,僧侶們的「南無阿彌陀佛」誦經聲迴響不再,今朝只可聞阿訇們的「安拉胡阿克巴」宣禮。法輪已逝,新月已升。

不管歷史上兩種宗教最先以何種方式進入新疆,最後又因何種原因消失,進入現代世俗化社會之後,決定此地宗教興盛與否的都是中國新疆人民。且兩種宗教的終極目標都是倡導人向善,而非行惡,宗教間需要的是互相尊重與包容,而非執念於曾經的芥蒂。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微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509/92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