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故宮為什麼從來不開放冷宮?帶你了解真相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試行限流8萬人次和實名制售票。

2015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立90周年,故宮5大區域18個重要展覽集中呈現。

截止2015年10月,已有2500人上榜故宮「黑名單」。2015年10月,一度被傳為靈異事件高發區的「後宮」,即慈寧宮和壽康宮領銜的西路區域對外開放。同時,故宮首次對外開放1/6的紫禁城城牆。來故宮參觀的人,總要找找「冷宮」在哪裏,看皇帝是不是真地過着「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先談「三宮六院」。故宮中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稱為「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及永和宮。皇帝的妻妾眾多,說有「七十二妃」,或「粉黛三千」。據《禮記》記載,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說明,早在我國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嬪、世婦、御妻等名號,數量也相當驚人。封建帝王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妃子。「宮中多怨女」,在封建社會裏,多少青年女子被關進宮內,終生不得自由!「宮中多怨女」,在封建社會裏,多少年輕女子被關進宮內,終生不得自由!因為一旦成為皇帝的人,她一輩子都不能改嫁,所以終身不能出宮。

至於選到宮中的女子,一旦失寵,便要在宮中孤獨終老,更為悲慘。一般為了皇室的體面,后妃犯罪賜死的幾率不大,就需要地方安置他們,所以就有了冷宮。故宮的「冷宮」在哪裏?並無定所。「冷宮」無固定地址,凡是關禁嬪妃的地方,便俗稱「冷宮」。

查遍所見明、清史料,紫禁城無「冷宮」匾額,冷宮並不是某一處宮室的正式命名。根據一些文獻記載,明、清時代被作為「冷宮」的地方有好幾處。

明代萬曆皇帝,王恭妃受萬曆皇帝冷落被幽禁在東西六宮中最偏僻的景陽宮。整整十年不能與兒子見面,過着悽慘的日子。

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被由長春宮趕到御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後被幽居乾西的,還有定妃、嬪、恪嬪三人。這個「冷宮」在紫禁城內之西。

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裏。如果這一出自太監之口的傳聞屬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2011年故宮風波不斷,這讓老百姓不禁對紅牆深鎖的故宮產生疑問:如此龐大、複雜而具有重要地位的故宮,到底是在如何運作的?對此,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餘輝介紹說,人們看不到的故宮基本上有三部分:一大部分是在地下的庫房,存放着清宮舊藏和解放後新收的文物;第二部分是辦公區域;第三部分是正在修繕準備開放的區域;我們在電視裏看到的冷宮,也就是慈寧宮將在近期修繕後作為一個雕塑館對公眾開放。而故宮的辦公區域將從紅牆裏逐步遷出,地面庫房也在儘量壓縮,以擴大對公眾的開放區域,以求在近期將開放面積擴大到76%。」

他進一步介紹,對於公眾來說神秘的故宮,其實工作很寂寞,主要工作是四大塊,一是籌備文物展覽,每年會有幾十個院內、院外的展覽;二是庫房管理,包括清點文物、防蟲防霉、檢查溫濕度等;三是文物修復;四學術研究。

餘輝這樣描述一個在文物庫房工作的故宮人的一天:

早上八點到崗,簽到後去鑰匙房領取鑰匙,開門後習慣性地看看辦公區有無異樣,拉開電閘,開始工作前先去打開水,因為辦公室內不能用熱水器,開水在院內分三個點統一供應,有的辦公室要騎車一里路才能打上開水。然後查閱電子文件,約上工作夥伴去庫房,清點、集中要展覽的文物,這通常需要一周才能將所需文物集中起來,然後點校文物、佈置展覽:或者清點庫房文物,制卡做賬,接待來訪。

下午查閱檔案資料或在辦公室里完成案頭工作。下班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是進行辦公室、院落、區域三級斷電,門一道道鎖好,然後把鑰匙交到鑰匙房。

和一般工作不一樣的是,這份工作需要一份不能鬆懈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像這樣內容單調而責任重大的一天對大多數故宮庫房工作人來說,重複一萬次左右,差不多就到了退休年齡了。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關山陣陣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505/92476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