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白宮的宮鬥戲:北京或許是最大的贏家

作者:

筆者在專欄中曾經談到特朗普總統決定空襲敘利亞,很多人據此解讀美國的舉動是要威懾朝鮮。到底是不是,昨天公眾號的文章已經着重解讀,在此不再一一重複。但是今天的內容是要介紹最近熱鬧上演的白宮宮鬥戲,從一個側面來談談美國政府內的權力決定關鍵人物。

上周《紐約時報》曾經透露了一個政治八卦,談到美國白宮內的「宮廷爭鬥」。最初,是有記者透露,總統特朗普批評女婿庫什納,說他在表決醫療改革時,不在現場而去打高爾夫球,因為這個疏忽大意使得特朗普政權的重要改革遭到失敗。當時,讀到這個消息後,大家還擔心庫什納因為這次的重大失誤,會不會遭到邊緣化。緊接着在一周後,白宮突然傳出消息,特朗普總統的「親密」戰友,白宮首席戰略官(高級顧問)班農被趕出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位戰友到目前為止,為特朗普總統制定了「美國第一」的方針,以及提出「禁止中東7國居民入境」的方案,特朗普新官上任的三把失敗之火都是班農的「傑作」。

《紐約時報》的詳細報道中,本次策劃趕走班農的幕後黑手,就是之前被記者爆出「玩忽職守」的大女婿庫什納。為何特朗普總統苦心積慮想修正奧巴馬法案沒有成功,就是因為班農的政治手法魯莽,強硬,使得包括執政的共和黨在內都出現了激烈的反對者,如果這樣情況繼續下去,特朗普政權不但不能獲得美國執政黨共和黨的支持,也不能獲得美國國民的支持,所以庫什納聯合之前被班農趕走的各種勢力,把班農趕出了制定美國重要安全政策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換句話說讓他離開了美國的權力中心。

一貫反對特朗普的美國媒體以《紐約時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為著名。其中《紐約時報》認為特朗普唯一沒有兌現的競選承諾就是對北京的嚴厲態度。甚至認為總統是板子舉得高,之後輕輕地放下。並且,政權開始時的外交方向模糊性,與北京關係緊張,而當特朗普與俄羅斯修好打算失敗時,美國立刻修正了與北京的關係。這樣快速的修正都是因為總統受到了女婿庫什納的影響,

美國媒體還透露庫什納家族與華人資本正在接洽的消息。(因為這個報道,庫什納家族宣佈停止接洽)並且日本媒體也報道,總統大女兒正在教孩子學習中文,由此認為特朗普總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暗中與中國改善關係。這一切的佈局者就是特朗普大女婿庫什納。

4月7日,美國白宮總統發言人發了一張照片,是描寫特蘭普總統正在接受美軍空襲敘利亞的軍方報告。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白宮首席戰略官(高級顧問)班農也在場,但其位置已經遠離權力的中心主桌。本次中心人物就是主張空襲敘利亞的是接替弗林擔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麥克馬斯特,反對的就是主張「美國第一」孤立主義的班農。當班農被趕出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後,原來與軍方相關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以及國家情報長官都回到了委員會中。

這張照片引人注目的是,坐在主桌中心,在特朗普右手方向的就是總統大女婿庫什納。最近美國一系列的外交,軍事舉動背後都有他的身影。如北京領導這麼快能夠訪問美國,就是庫什納從中斡旋的結果。這張照片這樣的位置安排是暗藏白宮的意圖在內,有好事的美國媒體利用這張照片,認為在會議上,班農與庫什納之間正在怒對,雙方的意見是對立。實際上,班農已經不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員,本來這麼重要的場面他是不用前來參加,可是他就坐在特朗普總統的背後,不知道是總統同意他參加,還是他自己決定自己參加,這樣的「局外人」參加,不能不引起庫什納的「憤怒」。

繼續分析照片,副總統彭斯外訪以外,國防部長馬蒂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都不在場,他們正在另外會議室舉行會議。其實,這張照片與之前讓奧巴馬總統名留美國歷史的,擊斃拉登行動的照片相似,也是紀錄美國歷史的重要瞬間。

照片中唯一的女性,就是特朗普女兒的好友,出身摩根大通的總統助理,高級顧問(經濟擔當)的鮑威爾。這位女性是新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明星式存在,她熟知中東的政治,又知道白宮的政治,還具有女性的細緻,因此深的新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賞識。

因為「俄羅斯門」,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弗林離去,美國政治外交的方向突然發生了變化,原來政權內高喊與俄羅斯和解的勢力消失,特朗普政權內的政治力學發生了戲劇般的變化。筆者認為大通摩根勢力在政權內抬頭,而這個勢力就是被日本右翼稱為與北京友好的勢力。而特朗普女婿庫什納在趕走了政權內極端勢力班農後,需要其他勢力的援助,這就有了軍方幹部,金融專家都聚集到他左右的報道,甚至上周傳出,大女兒伊萬卡也將沒有報酬地參加政權的工作,這一舉動更使白宮內的特朗普親友幫成為主流,與特朗普不客氣的媒體《紐約時報》,把庫什納稱為特朗普內閣的「影子」國務卿。

相比牛仔氣息重的特朗普總統,以及美國茶黨,右翼的班農,庫什納在美國特朗普政權內是一位理性人物,如果可以成為一個糾正政權偏差的角色,特朗普政權或許是可以有所為。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411/9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