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1958年國共金門炮戰罕見照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炮戰是由中共發起,當時蘇聯的赫魯曉夫正準備與美國建交,毛澤東故意發起炮戰離間美蘇關係,甚至不惜犧牲老百姓而希望美國發動核戰。一批老照片正好反映出當時金門的實情。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炮戰是由中共發起,當時蘇聯赫魯曉夫正準備與美國建交,毛澤東故意發起炮戰離間美蘇關係,甚至不惜犧牲老百姓而希望美國發動核戰。一批老照片正好反映出當時金門的實情。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時30分,共軍猛烈向金門開炮,短短兩小時內落彈就達四萬餘發。這場突來的炮擊,使當時處於晚餐時間的國軍猝不及防,造成國軍死傷440餘人,副司令趙家驤、章傑當場身亡,另一副司令吉星文則重傷不治。金防部司令胡璉、參謀長劉明奎與在金門視察的中華民國國防部長俞大維均負傷。

炮戰進行中,有潛伏國軍中的共諜利用各種通訊方法向共軍報告目標,甚至以機槍曳光彈射擊指示方位。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炮戰中受傷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炮戰中受傷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炮戰中受傷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炮戰中受傷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被打壞的國軍飛機。(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工事。(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在準備還擊的炮彈。(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觀察點。(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在接收空投裝備。(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空軍在演練戰術。(網絡圖片)

當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向中共發出警告,若想奪取金門、馬祖,美國將視為威脅和平。隔日美國派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協助補給金門,而且與空軍、海軍陸戰隊、陸軍舉行一連串防空兩棲作戰聯合演習,還派駐F-104A星式戰鬥機及勝利女神飛彈營到台灣,並在台灣成立作戰指揮中心。美國更提供火力強大的新型八吋(203毫米)及240毫米「巨炮」大炮,還有空軍F86軍刀機、追熱響尾蛇飛彈到金門。

根據美國國防部解密文件顯示,美國空軍向美國總統艾森豪表示,一旦總統授權使用核子彈,中共對離島(如金門)的進攻會立刻遭受美軍的核子空襲。琉球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儲存有MK-6及MK-39兩種核子武器,美國空軍會對廈門進行原子彈轟炸,但遭到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否決。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前往金門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前往金門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軍官站被擊穿的牆壁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金門島工事。(網絡圖片)

毛澤東的私人醫生李志綏在其《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中提到毛澤東曾對他說:「赫魯曉夫(前蘇聯最高領導人)不自量力。你不是要同美國拉近關係嗎?好,我們放炮慶祝。這些炮彈留久了,就沒有用處了,不放炮慶祝一下,做什麼用?美國最好插手進來,在福建什麼地方放一顆原子彈,炸死個一兩千萬人。看你赫魯曉夫怎麼說。」接着毛又說:「我們有些同志就是糊塗,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準備渡過海峽打台灣。我是不贊成打過去,放在那裏,是一個壓力,內部就會團結。這個壓力一沒有了,內部就會鬧起來。」

張戎與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也提到毛澤東下令炮轟金門後,赫魯曉夫即派外長葛羅米柯到北京評估局勢。毛澤東告訴葛羅米柯:「我國的政策是自己承受這場戰爭的全部後果。我們將對付美國,不會將蘇聯拖入戰爭,」但要蘇聯幫助中國與美國打核戰。當赫魯曉夫在毛的恐嚇下同意軍援中共後,毛立即停止炮轟金門,並寫信給赫魯曉夫說,他為中國能單獨與美國打核戰感到很高興。他說,「為了我們最後的勝利,為了完全消滅帝國主義,我國人民願意承受美國的首次核打擊。這不過是死一大堆人罷了。」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隊列行進中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隊列行進中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駕車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國軍駛過孫中山紀念碑。(網絡圖片)

由於炮戰始於8月23日,史稱「八‧二三炮戰」。中共接連44天在148平方公里的金門群島發射了將近48萬顆炮彈,平均每平方公尺的土地落彈4發,造成民眾死亡80人、重傷85人、輕傷136人、房屋全毀2,649間、半毀2,397間。

除炮戰之外,中共發動了四次海戰和十次空戰,欲全面封鎖金門的運補。在美方的協助下,國軍空軍仗着響尾蛇飛彈創下30比1的輝煌紀錄,海軍創下27比1的紀錄。

在炮戰方面國軍發射了三發240公分「巨炮」炮彈,使中共損失慘重,之後改為「單打雙不打」,也就是隔日炮擊。直到20年後,才全面停止炮擊。

八‧二三戰役對台灣而言,是扭轉戰局的勝仗,至此確立了兩岸自由民主和專制極權的分治。當時世界各國軍事專家都認為這場戰役,金門撐不了一個禮拜。在胡璉將軍要求國軍死守金門,又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金門全島軍民最後以堅忍的意志力,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金門島也因幾次勝利戰役而在國際上聲名大噪。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觀察點。(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受訓中的國軍。(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士兵在站崗。(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在挖戰壕。(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國軍蛙人。(網絡圖片)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大陸中共與駐守在金門島的國軍發生激烈炮戰。圖為,在防禦工事中休息的國軍。(網絡圖片)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410/91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