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被窩有多髒?真相嚇死人

早上捨不得離開舒服的床鋪,這樣的情節可能越來越多地發生。

然而,有個矛盾的真理永遠成立:懶惰,是要付出辛勤作為代價的。

譬如,你知道自己每晚所躺的被窩究竟是個怎樣細菌橫生的骯髒存在嗎?

如果每晚讓你躺在垃圾堆里睡覺,會有什麼感覺?

人的一生,有大約三分之一(每天8小時),在床上度過。但你所躺的床鋪,可能實際上就是藏污納垢的「垃圾堆」。不信?往下看。

人類睡眠過程,就等於皮膚做了一次鍛煉,表皮會進行再生,新的皮膚取代舊的,老的皮膚脫落成為死皮。這些死皮中有不少就落在床上。它們,是許多細菌生存的「食物」。

但死皮只是飯前的開胃小菜一碟,床單就像一張「網」,還會捕捉各種各樣的奇怪物質。

例如,身體的油脂、唾液、全身沾染的污漬灰塵、體液、甚至尿液和糞便。

除了人身上的廢物,研究還發現,每年一個人會在床上留下接近10萬毫升(平常礦泉水167瓶的量)的汗水,所以床鋪的環境屬於潮濕狀況,容易滋生真菌。

數據顯示,一周不洗,每6平方厘米的枕頭、被單和床單上可能產生300~500萬CFU(菌落形成單位)的細菌,如果一個月不洗,這個數目則會接近1200萬。要知道,一張床單大約4平方米,即6666個6平方厘米,那麼至少8億細菌與你相伴而眠。這還沒算上被單、枕頭,每晚「擁抱」着你的細菌單位總計可達20億……

而調查顯示,許多勤於家務的人也只每個月更換一次床單被單而已,更多人一個冬天才換一兩次。

睡在隱藏無數髒污的床上,只要心理過得去,通常不會有大礙,畢竟睡垃圾堆的流浪漢也能生存。

然而,如果人身上存在抓痕或其他開放性傷口,又或者身體狀況不佳、免疫力低下,就有可能在床鋪上受到感染。

你的床上可能住過的10大噁心東西

曾有一段視頻風靡YouTube(不要問這是什麼,遵紀守法的小九也不知道),講的是「可能活在你床上的10大噁心東西」,其中包括——

01.寵物

寵物外表很萌,但可愛的它們,卻可能大大增加床鋪上生長蠕蟲、動物病菌和跳蚤的風險,曾有一名9歲男孩因此感染黑死病夭折。如果萌寵着實都無法讓人與「噁心」劃等號的話,放心,之後9位不會讓你失望。

02.金黃色葡萄球菌

研究在枕頭和床單上發現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這是一種「超級細菌」;它們通過傷口或者口腔侵入人體,可能引起血中毒(敗血症)或者令人體功能停止正常運作,二至五成的病例無法治療。

03.大腸桿菌

這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病菌,可能潛伏在枕頭上;其引發的病症包括發熱、流感樣症狀,影響腦部和腎臟。

04.螞蟻

這種昆蟲誰都認識,它們偷偷爬上食物鏈最頂端,從蚯蚓到人皮什麼都吃;螞蟻也會侵入人類的床鋪,其毒液會引發嚴重過敏反應——全身過敏。

05.煙麴黴菌

這是一種生長於人造床上用品的真菌,他們能感染肺部和大腦,引發麴黴病,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更容易染病。

06.有毒氣體

現代床墊中含有許多揮發性有機物,其中某些物質是清潔劑的成分;有毒的氣體可能引發偏頭痛、神經疾病、甚至癌症,嬰幼兒風險最大,研究證實現代嬰兒床比過去的產品,有毒物質多4倍以上。

07.虱子

骯髒的床鋪可能受虱子侵襲,生存期長達4周;它們夜間也會吸血,會誘發皮膚痕癢或者傷寒。

08.芽枝黴菌

芽枝黴菌會在潮濕的床單上滋生。它們影響皮膚和呼吸系統,吸入黴菌孢子可能誘發哮喘和肺炎,或者引發甲蘚,症狀是皮膚受損、指甲破裂。

09.塵蟎

研究發現,床鋪上可能生長着10萬到1000萬的塵蟎;它們以吞食死皮為生,其排泄物可能引發哮喘。

10.臭蟲

在你睡眠期間吸血,每晚可能叮咬500次;它們可能傳播疾病,例如引發心臟炎症,曾有一個病患甚至因此患上威脅生命的鐵缺乏症。

已經知道床鋪究竟藏着多少污垢,那麼,怎樣清除它們?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專家推薦,最少每周都需要清洗被褥一次,使用55~60攝氏度的熱水,而且要選擇合適的洗滌劑,否則可能在床上用品上增加新的化學物質。

注意,洗完床上用品的洗衣機,最好加殺菌劑「空洗」一遍,以確保徹底清潔床褥枕頭們留下的殘餘垃圾。

床上用品不僅得勤洗,最好還是在陽光下曬乾殺菌效果最佳,因為紫外線能有效殺滅微生物。其中枕頭宜使用高溫熨燙,殺死殘留的細菌。

根據指引,床單、被單和枕頭的清潔要點如下:

1.每周清洗至少一次,如果不能做到,至少也要經常清洗。

2.每年清洗枕頭內芯兩次;每隔兩年更換一次枕頭。

3.每隔7年更換一次被褥,可以降低細菌感染度。研究表明床上用品也有「7年之癢」:新的床具每平方英寸面積上只有300萬單位細菌,用了兩年則會增加到900萬,5年後衛1350萬,而用過7年的床上用品已經積累1600萬細菌!

4.別讓寵物上床,不要在床鋪上飲食。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406/90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