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關閉微信朋友圈是一種什麼感覺?

之前說關閉兩個月朋友圈試試,現在快五十天,感覺可以寫寫了。

最直接的感受是,發現自己確實是不需要朋友圈的。剛開始的幾天還會習慣性地點原來的地方去看看,後來完全就想不起來了,沒有什麼明顯的「戒斷反應」。如我所料,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進入任何一個(非極端的)新環境,都能很快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調節到位。

然後就是發現很多人是不知道朋友圈是可以「關閉」的(效果如下圖)。以及,關閉時間線雖然被消除了,但是:

1)你還能把東西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裏,別人依然能看到(但任何回復都不會有提醒);

2)你還是可以通過點擊好友頭像看他/她歷史的朋友圈,以及點讚/留言;

3)關閉之後你的歷史朋友圈不會被刪除,仍然可以看到,等到恢復朋友圈功能的時候它們也都在。

這三點的設計,可以說給了用戶很大的迴旋空間。

由於篤信「輸入與輸出」的關係,所以對於持續優化自己的時間線這件事,我一貫都挺認真。之前倒是已經屏蔽了90%+聯繫人的朋友圈(剩下100-150人左右),所以朋友圈裏倒沒什麼常見的廣告、微商、代購、曬娃、養生……這些東西。但有些內容仍然無法避免,比如:

1)和自己工作相關的信息,由於圈子小,很容易有被一堆人「刷屏」的現象。這種信息的冗餘是很低效的。另外,有一次和一個科技/金融圈的朋友聊起來常看的博客來,他提到Stratechery by Ben Thompson不錯。我說,為什麼?他答:雖然 Ben Thompson常寫的也是科技圈那些事,但由於常年居住在台灣,沒有被矽谷那些人同化,所以會有一些「contrarian views」(與主流相反的觀點)。這句話我一直記得。後來,有幸和徐皓峰聊天,感覺他獨特的知識結構和判斷體系也來自於一件事——遠離人群。當然這是後話了。

獨立思考是很難的。不被人同化也是很難的。就像 Marc Andreessen說的,Original idea is hard by its nature;

2)由於自己的好朋友們也常關心(和我)類似的事情,所以他們在朋友圈輸出的信息也多半也是冗餘的。類似的東西我也經常能看到幾遍——更重要的是,那些東西我在其他的平台上(稍等細說)也很大概率上可以看到,所以並不會漏過什麼信息。另外,我的不少好朋友過去一年多都創業了,所以……;

3)我慢慢發現,雖然我的朋友們裏面有各種大作家、思想家、藝術家和….段子手,但我,真的,不需要第一時間知道他們都在幹什麼。真的不需要。但這不代表我不愛你們…嗯。正因為我們沒有了平時的點讚之交,我們才有動力真的找時間坐下來喝一杯,好好聊聊。

於是,關閉朋友圈好像成了自然的選擇。而快兩個月之後,我知道今年我應該都不需要重啟朋友圈功能了。但是,完全關掉朋友圈仍然還是有一些小不方便,我打算用如下的一些小方法來彌補:

1)關掉朋友圈後,有時候缺少了和員工/同事互(tu)動(cao)的機會。此外,在這個沒了誰都能轉的世界,提醒一下他人自己的存在性還是有必要的,主要是為了工作(一個藉口)。所以,偶爾發發有信息量的朋友圈還是需要的。「有信息量」四個字是關鍵;

2)在和好朋友/熟人/陌生人對話或見面之前,可以(稍微功利地)瀏覽一下他/她之前一陣的朋友圈,這樣可以給你們的對話提供一個共同的語境。人們還是希望自己被關注和關心的;

3)常惦(gou)記(da)的朋友們,可以設成「星標朋友」,然後沒事進入他們的時間線看看,互動一下。你可以按照自己節奏來,不用受那個「紅點」或者「角標數字」控制;

你居然有耐心看到了這裏……那最後,就說說在關閉朋友圈之後,我時間是怎麼被重新分配的。

呵呵呵呵……你以為關了朋友圈,就能從此發奮圖強,一夜變成讀書大師、健身達人、和時間管理小王子嗎???……並。沒。有。

我只是用知乎和微博更多了…………

哈哈哈哈但說正經的,知乎和微博的好處是,你永遠可以修剪自己的時間線。所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輸入」。

當然,我還是戒掉了焦慮時候就機械化刷朋友圈的習慣。以及實在閒極無聊,但又不想幹活的時候努力集中精神讀了幾本書、看了一些電影:弗爵爺(對就是前曼聯教練)和 Michael Moritz合寫的Leading很不錯;《費馬大定理》很好看,可以速讀;最近正好是頒獎季,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的)非 hardcore影迷,Steve Jobs, Spotlight和The Big Short都挺好看的。神作Mad Max4的資源也有了。

最終,我想,「關掉朋友圈」帶給我的最大的收穫大概是:相信自己一直依賴的東西,其實未必是離不開的吧。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美國紐約信息平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401/90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