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當山東義和團碰上袁世凱

作者:

19世紀末,甲午戰爭徹底輸光洋務運動以及「同光中興」的底褲――大清王朝三十年「變法圖強」的結果,卻被差不多同時期啟動改革開放的日本打得割地賠款。

天朝末日,列強環伺,異象頻生。令人意外的是,大清最後歲月中最癲狂的一場群眾運動竟源自「孔孟之鄉」山東。

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一種名叫「義和拳」的民間秘密組織開始在山東西部活躍起來,並像野火般在鄉村蔓延開來。作為有「反清復明」傾向的非法組織,「義和拳」明顯是社會不穩定因素,清朝地方政府視其為「拳匪」或「匪盜」,嚴厲鎮壓,絕不手軟。

在革命的低潮中,「義和拳」的大師兄、二師兄們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找到新路?

來自西方的上帝給了他們靈感。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隨着西方傳教士深入鄉村,一些「吃洋教」的教民與其他民眾矛盾頻發,百姓怕官府,官府怕洋人,在征地拆遷、鄰里糾紛中難免偏袒教民,底層民眾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一個電光火石的靈感如同閃電劃破了革命的黑夜:「洋人才是大清的萬惡之源!」

石破天驚的「扶清滅洋」口號一經提出,就如同烏合之眾有了科學理論的武裝,義和團運動的面貌從此就煥然一新。

有了政治正確的口號,有了「愛國」的護身符,連燒殺搶掠都成了正義行為,這給地方官員出了道難題:當成「匪」來剿嘛,別人是「愛國群眾」啊,而且自帶乾糧保衛老佛爺;當成正義之士嘛,他們扒鐵路,掐電線,聚眾鬧事,凡是沾「洋」的東西都毀,凡是沾「洋」的人都殺,別說信教的,連戴眼鏡的都視為「二毛子」該殺,讓社會陷入一片暴力恐怖,嚴重威脅大清穩定。

在剿撫不定中,被後人視為「義和團之父」的毓賢登場了。1899年四月,這位著名的酷吏升任山東巡撫,為山東義和團爆發加了最後一把火。

在「仇洋排外」的毓賢看來,這些刀槍不入,扶清滅洋的拳民們「其心可嘉,民氣可用」,親自將義和拳、大刀會等組織統一更名為「義和團」,正式將其認證為愛國組織,並讓義和團打出「毓」字旗號,並稱自己是「義和團魁首」。有省部級領導當後台,山東義和團一下爆發式增長,各種械鬥流血衝突不斷,連省城濟南內也「拳廠」遍地,搞得人心惶惶,不可收拾。

在洋人的強烈抗議下,1899年十一月,清廷將毓賢明降暗升,由山東調入帝都。

毓賢走了,一個河南人來了,山東義和團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他叫袁世凱,河南項城人,大清帝國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經過駐軍朝鮮的歷練,戊戌政變的投機,小站練兵的積累,40歲的袁世凱升任山東巡撫,第一次成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與顢頇的毓賢不同,袁世凱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波詭雲譎的朝鮮政局,瞬息萬變的戊戌政變,他都遊刃有餘,但如何應對義和團卻不輕鬆。

老佛爺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朝中的王公親貴卻大多認為義和團「忠勇愛國」,可以加以利用;但如果像毓賢一樣公開支持義和團,不僅洋人不答應,社會秩序也會陷入混亂,巡撫位置一樣難保。

義和團的大師兄二師兄們也在琢磨這個新來的「袁大人」,感覺不像前任「毓大人」那樣將他們奉為上賓,但也沒有對他們翻臉不認人,態度模糊且曖昧。

檢驗對方成色的時候終於來了。高密、昌邑等地因德國人建鐵路而鬧事,濟南義和團覺得機會來了,主動上門拜訪袁世凱。袁大人大擺宴席,熱情款待,酒酣耳熱之際,大師兄二師兄頭腦發熱,吹噓刀槍不入的神跡。老袁一臉欽佩狀,力邀大師兄現場示範。

花廳外「砰」的一聲,義和團的火藥槍響了,煙霧散盡,幾米外的大師兄安然無恙,眾人皆呼「神了」。

這種只放火藥不裝彈的把戲騙農民好使,對職業軍人就不頂用了。老袁一邊說「中中中」,一邊讓衛士取來洋槍,不由分說,一陣槍響,大師兄升天了,其餘團民嚇得作鳥獸散。

小混混碰上了江湖大哥只好認栽。袁世凱使出霹靂手段,頒佈「嚴禁拳匪暫行章程」八條,包括各州縣要嚴禁義和團活動,凡今後在其境內發現有設「拳廠」的,地方領導按「縱匪」罪追究;如有人告發「拳匪」設廠之家,經官府查獲後,以該犯家產一半獎勵告密人,將「匪首」擒獲送官的,可獲該犯全部家產。

在袁世凱到任前,山東僅荏平一縣便有「拳廠」八百餘處。他到任後,義和團在山東難以立足,紛紛逃往直隸境內,曾經的風暴中心山東很快風平浪靜。

1900年6月,義和團大舉進入北京,老佛爺認為「洋人可恨,民氣可用」,遂對所有西方國家宣戰。

戰事一開,袁世凱卻玩起了「高級黑」:你們不是愛國嗎,不是刀槍不入嗎,現在洋人來了,趕緊上前線滅洋啊!

在袁的授意下,山東各州縣紛紛貼出告示,呼籲義和團北上勤王,保衛老佛爺,不准逗留山東,稱「洋人罪大惡極,無不立見消亡,諭爾拳民義勇,均各效命疆場。」「速赴前敵助戰,毋得羈留故鄉。」然後,袁世凱把留在本省的一概稱為「黑團」「亂民」,正牌的愛國者都到前線去了,留下來的當然是冒牌的,統統死啦死啦的。

在後世所稱的「庚子國變」亂局中,八國聯軍打進北京,老佛爺西逃,山東在袁世凱治下則維持穩定,並且加入東南互保,拒絕執行與列強開戰的亂命,使山東免遭禍亂。

對於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來說,義和團運動不僅沒有「滅洋」,反而在大清王朝下墜的進程中狠狠踹了一腳。

按大陸歷史教科書的說法: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使「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中國的先進分子也開始放棄對清政府所報有的幻想,以『驅除韃虜』為目標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

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說:「對於一個壞政權而言,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在大清帝國最後的歲月中,從某種意義上說,維護穩定比改革變法還更重要。

袁世凱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沒有因為義和團舉着「政治正確」幌子而投鼠忌器,忘記了穩定對於大清的重要性。哪怕抬出老佛爺,只要敢打砸劫掠,踐踏《大清律例》,一律法辦。

但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正是由於袁世凱的嚴打,義和團在山東無法立足,才進入華北及帝都,掀起了耗盡大清氣數的群眾運動新高潮。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辛亥革命」十多年之前,大清掘墓人袁世凱就已經在挖坑了。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遊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320/89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