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脾虛比腎虛更可怕!脾有病 人就廢一半!

脾這個器官比腎還要重要!!

你可能不相信,脾這個器官比腎還要重要!!

生命的動力源頭源於心臟。其實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動力源頭,它才是推動全身循環第一動力,其次是腎,再次是肝,因此心臟並非生命的動力源頭,不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

細心的媽媽都知道嬰兒出生落地時,哭的聲音特別響亮,音訊可以傳得很遠,為什麼能夠音訊可以傳得很遠呢?其主要力量就是源於脾。

然而現實中許多西醫醫師從來就沒拿着脾當回事兒,說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

其實,脾不僅是全身的能量馬達,同時也是殺菌滅毒的航母級消毒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脾比腎還重要。

脾虛眼袋深

脾主肌肉,脾虛了,眼瞼上的肌肉就缺乏營養,變得鬆弛,久而久之,眼瞼就因為無彈性而下垂。而且脾是運化水濕的,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水濕就會在體內停留,而足陽明胃經的起始處正好是產生眼袋的地方,身體裏有水濕,首先會堆積在眼部,眼睛部位的皮膚是最薄弱的,水液堆積後,下眼瞼以下的地方就會因充水而浮腫,這樣就形成了眼袋。

脾衰會有哪些現象呢?

人出生後,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長到十八歲成人,也還是那麼大小,始終沒有變化,生長的動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給,只有年齡增長時,脾才稍稍增厚,到五十歲時,我們的脾內已經呈蜂窩狀,其中已無實質——能量了。如果將脾再次填實,腎水自然就會升入頭部,人就有回到年輕時期的感覺。

脾衰則力不從心,記憶力差,思維與反應遲鈍。頭暈的源頭在於後腦發空,是脾虛的問題,脾衰時,全身癱軟無力,又說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誤認為是闌尾炎。

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相生!

脾衰的嚴重程度盛於心衰,脾衰嚴重時看文字只看到兩行,大腦就會極度疲勞,整日只想昏睡;與人交談,只聽到一、二分鐘,大腦就會一脹,隨即大腦一片空白,對方談什麼,全然沒聽見,緊接着昏昏沉沉、疲勞至極。

許多人都聽過「虛不受補」這個詞,其實「虛不受補」的要點就落腳在脾上,大病的最終結果是脾受到損傷。因此脾衰比腎虛更可怕。

腎水足則脾有力量,寒濕就不存在;腎水虧則脾衰,則形成寒濕;脾臟濕,腎臟燥,最終演變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腎寒和腦衰。

脾不適的症狀分類

【脾熱】指脾受熱邪或過食燥熱食物所引起的熱證。主要症狀有唇紅、咽干、心煩、腹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小便黃短等。

【脾氣虛】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臨床表現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後易脹,伴有眩暈,倦怠,面色萎黃等氣虛症狀。多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慢性痢疾,貧血等。

【脾虛濕困】指脾虛內濕阻滯的病理。脾主運化水濕,為胃行其津液,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濕停滯,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主要症狀有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大便泄瀉,甚或噁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熱飲,肢體睏倦,甚或浮腫,舌苔厚膩,脈緩等。多見於慢性胃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陽虛】即脾胃虛寒。主要症狀有胃脘冷痛、腹脹滿、呃逆、嘔吐、食少、便溏或久瀉久痢、倦怠、尿少、浮腫、消瘦、舌淡苔白、脈虛緩。多見於胃十二指揚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腫、白帶等。

【脾陰虛(脾胃陰虛)】指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主要症狀有唇燥口乾,喜飲,口淡無味,飲食減少,大便乾結,舌紅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心脾兩虛】即心脾兩髒俱虛。主要症狀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食慾減退,腹脹、便溏、倦怠、面黃、苔白、脈細。多見於神經官能症、貧血等。

【脾胃濕熱】指濕熱內蘊脾胃。主要症狀有身目俱黃,腹脹脘痞,飲食減少,噁心,倦怠,尿少而黃,苔黃膩,脈濡數,多見於黃膽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膽疾患。有些皮膚病如濕疹,膿庖瘡等也和脾胃濕熱有關。

很多人身體濕重,為什麼?

脾虛啊!始終是標,脾虛是本!

女性的月經問題大多跟脾虛有直接關係!

這裏疏通一下,脾好更年輕!

脾衰聽起來很可怕,往往大病就是被自己的不在意慣出來的。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是臟腑生理功能的反應。臟腑之間相生相符,就如一個運轉的機器,各個零件達到平衡才能運轉,身體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

堅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鐘,以皮膚潮紅為佳,堅持一段時間,效果相當顯著。

1

中脘穴

促進經氣運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膚色。

2

足三里

為回陽九針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具有培腎固本,行氣活血,補虛益損。

3

三陰交

具有:健脾補血、活血化瘀。

4

脾俞穴

具有: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

5

太白穴

屬脾經上的原穴,也是補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脾號稱「後天之本」,脾胃之氣受傷,各種疾病也就由此而生。難怪自古以來,中醫就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說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夠保持脾臟健康,那麼幾乎就可以避免所有的外邪,保持健康與美麗!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中醫養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320/89907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