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製造業將大洗牌 沒技術沒品牌的企業會完蛋

作者:

最近兩年一些實體企業家把矛頭指向了阿里巴巴,假貨與稅收成為兩個靶子,兩會上又成為焦點。這說明實體企業家生活在焦慮之中,即使是大型企業也不能悠閒度日。

今天在一個製造業重鎮,當地朋友說傳統製造業中的中小企業日子仍然不好過,估計20%左右的企業會被洗牌出局。

恰好,有兩個數據可以印證傳統製造業被犧牲、被洗牌出局的終極命運。

3月8日公佈了前兩個月和2月份的進出口數據,2月出現了2014年2月以來的首次貿易逆差。2月貿易帳(按人民幣計)-604億,預期1725億,前值3545億;中國2月進口同比(按人民幣計)44.7%,預期23.1%,前值25.2%;中國2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幣計)4.2%,預期14.6%,前值15.9%。

2月份的貿易逆差並不意味着天塌下來了。從歷史數據看,過年後的第一個月出口數據都不太好,第二個月會轉成順差。

不過,這個逆差數據加上2016年的貨物貿易數據,顯示製造業不知不覺中走入了寒冬,溫水煮青蛙已經煮了幾年了。自2013年以來,中國在連續三年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之後,2016年被美國反超。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2月21日表示,這是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等短期市場因素所致,波動正常。

2月份的進出口數據還印證了原材料將會繼續大幅上漲,現在漲到中途,貨幣購買力還會繼續下降。

2月進口原材料大幅上升。前2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砂1.75億噸,增加12.6%,進口均價為每噸532.1元,上漲83.7%;原油6578萬噸,增加12.5%,進口均價為每噸2673.6元,上漲60.5%;煤4261萬噸,增加48.5%,進口均價為每噸640.7元,上漲1.1倍;成品油498萬噸,減少5.9%,進口均價為每噸3305.6元,上漲48.6%;初級形狀的塑料472萬噸,增加30.9%,進口均價為每噸1.12萬元,上漲9.7%;鋼材218萬噸,增加17.6%,進口均價為每噸6993.2元,上漲6.3%;未鍛軋銅及銅材72萬噸,減少15.8%,進口均價為每噸4.31萬元,上漲31.5%。

進口原材料大幅上升,有人說是因為實體經濟好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不可扼制,大家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更貴,這心態跟當初買房地產是一模一樣。

去產能對大型資源性企業有利,對下游沒有實力、沒有優勢的製造業企業不利,我們先要穩定住資源性大型企業、重工業,中小製造企業反正早晚都不行,索性提前被犧牲。

當初很多人沒想到去產能的結果是首先拉動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先是反映在期貨上,後反映在現貨上,現在傳導到了終端市場。

3月7號,《每日經濟新聞》發表的文章走訪了家電市場,手機、電視售價漲了,空調、洗衣機、冰箱的價格也上來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家電產品價格漲聲一片,各種家電3C產品漲價的話題從去年三季度就開始被熱議。一向被視為價格殺手的互聯網電視率先開啟漲價模式,並且在短時間內多次漲價。賣場銷售人員表示,3月中旬還要調價。

究其原因,是家電的主要原料價格上漲,上游工業原材料,尤其是銅、鋁、鋼等金屬價格一路看漲,線路板、液晶面板等主要料件價格上升,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連充分競爭行業價格都不得不上漲,以為產能過剩價格一定會下降的人傻了眼。

傳統的依靠成本的製造業無路可走,除非浴火重生,否則面臨原材料價格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稅收不降、匯率不定等諸多壓力,傳統製造業前景不妙。那些沒有技術、沒有品牌、沒有優勢的中小製造企業是率先被犧牲掉的一批。他們沒有辦法在成本上升時提價,不生產等死,生產就是虧本。洗牌遠未結束,根據每個製造重鎮的數據,未來估計還有20%的傳統中小型製造企業倒閉。

能活下來的是兩類企業:

一是有技術實力完成了品牌建設、完成了國際化佈局的企業

二是小而美、別人無法替代的企業

曹德旺以全局佈局來降低成本,董明珠通過智能化與品牌來維持市場地位,其他大型企業各有各的套路。未來有前景的中小型企業,在上千萬家的創業群體中。

血汗工廠時代不得不過去,原本以為興高采烈,但現在心裏居然是一絲沉重。一些沒有技能的、低收入階層人再次被甩下轟轟前行的列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百家百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313/89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