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毛澤東讓彭德懷守在江北 金日成去南方送死

作者:

由於彭德懷金日成認識不一致,雙方發生了激烈爭論。彭就此請示毛澤東,毛便說,志願軍守在漢江以北,讓金日成帶着他的部隊打到南方去。

1951年,彭德懷與金日成交談(圖源:《人民畫報》)

一月四日中午,中朝聯軍右翼集團佔領漢城。第二天,主力渡過漢江,搶佔了漢江南岸灘頭陣地。

這時聯合國軍還在繼續撤退,其撤退之快之遠,均出乎志司意料之外,但彭德懷發現敵人已不再忙亂,毫無秩序的潰退也變成了有秩序的撤退。

這是一個足以讓人警醒的信號。彭德懷覺察到,李奇微在自身陣腳未亂的情況下仍不斷後退,顯然是想引誘志願軍繼續南進,然後或效仿仁川登陸,從側後實施夾擊,或在聯合國軍可控制的火力圈內,發揮其火力密集的優勢。

再過一段時間,漢江上的冰凍將開始融化,到時前出漢江以南的志願軍將被迫背水作戰,如果聯合國軍趁機在側後登陸,志願軍將腹背受敵,其結果是災難性的。

看穿李奇微的用意後,彭德懷說:「老子不上你的當。」一月八日,當中朝聯軍到達「三七線」(北緯三十七度線)附近時,他們奉命停止追擊,第三次戰役就此結束。

事實上,即便不考慮敵軍側後登陸的因素,志願軍當時要繼續南進也面臨着巨大的困難。在入朝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志願軍已連續經歷三次大的戰役,官兵疲憊至極,兵員上更是出現了嚴重不足--東西線志願軍的戰鬥和非戰員減員達到九萬一千,已接近志願軍原有兵力的一半,而這些損失掉的兵員又大部分都是經過國內戰爭錘練出來的老兵,他們的位置不是新兵馬上就能替代的。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要命的後勤補給,嚴寒季節,志願軍仍穿不上棉鞋,許多人被凍傷了。如果繼續南進,運輸線勢必還要進一步延伸,在美國空軍的日夜轟炸下,南進作戰部隊的後勤補給根本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彭德懷停止追擊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但卻引起了朝蘇兩方面的不同看法。他們質問志司:(第三次戰役前)你們說不能打了,怎麼一打又打大勝仗了?現在敵人望風而逃,漢城也收復了,你們為什麼不追擊?為什麼要結束第三次戰役?應該一鼓作氣,把美國人從朝鮮半島趕下海去!

彭德懷認為這些看法很不實際。他說:「一氣呵成行嗎?不行。要把那麼多裝備精良的敵人一下子趕下海,能趕得下去嗎?不可能嘛,敵人也不會讓我們趕下去呀!」

在提意見的人中,以蘇聯駐朝大使拉佐瓦耶夫的態度最為惡劣。他指名道姓地指責彭德懷:「哪有打了勝仗不追擊敵人的?哪有這樣的司令呢?」

彭德懷置之不理,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不要管他,我對人民負責,錯了我承擔責任!」

一月十日,金日成親自跑到君子裏,與彭德懷進行會談。會談一開始,朝方就根據拉佐瓦耶夫的觀點,提出志願軍不應休整,如能繼續南進,美軍就肯定會退出朝鮮。彭德懷則堅持志願軍必須休整兩個月,才能發起新的攻勢。

由於認識不一致,雙方發生了激烈爭論。彭德懷就此請示毛澤東,毛澤東便說,志願軍守在漢江以北,讓金日成帶着他的部隊打到南方去。

金日成也不是傻瓜,孤軍深入的事他哪裏肯干,最後被迫同意志願軍就地休整,暫不向南進攻。

十一日,美國向中方提出停戰談判的建議,並表示可以由英、美、蘇、中四國討論解決遠東問題。

美國的戰略重點仍在歐洲,它不願也無力再向朝鮮投入更多兵力。同時這一建議也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表明美國已不得不把中國作為一個軍事強國來認真對待。應該說,如果這個時候就接受美國的建議,直接展開和談,在政治上中國將佔據非常主動的位置。

彭德懷作為中方戰場統帥,既明了敵人的虛實,也知道志願軍的情況。美國一放出和談信號,他就認為此時談判是個極好時機,不僅政治上對中方有利,而且還可以減少志願軍的犧牲。他把這些情況和自己的想法都向中央作了反映。

毛澤東則有自己的考慮,在當時志願軍三戰三捷的情況下,他不想談。西方有一種觀點認為:「如同麥克阿瑟將軍在仁川登陸以後一樣, 中共領導人也被局勢所迷惑,認為不久後他們將獲得偉大而完全的勝利。」

由於中方表現出的強硬態度,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提案,宣佈中國在朝鮮的軍事行動為「侵略行動」,中美雙方繼續進入戰爭狀態。

彭德懷對於韓戰的獨立思考為他引來了麻煩。拉佐瓦耶夫直接向斯大林報告,說彭德懷「右傾保守,按兵不動,不乘勝追擊」。

斯大林是指揮過二戰的國家元首,並不是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他認為彭德懷能夠指揮劣勢裝備的志願軍打敗美軍,乃是「當代天才的軍事家」,關於停止追擊的意見也是對的,不存在什麼右傾保守。

斯大林復電拉佐瓦耶夫,讓他不要再胡亂發言,並且強調:「彭德懷是久經考驗的統帥,今後一切聽彭的指揮。」

彭德懷停止追擊,並一度主張接受美方的談判建議,乃是深知中美雙方在軍事力量上的實際差距,以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所必須面對的種種困難和挑戰。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彭大將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306/89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