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蔣介石、毛澤東菜單天差地別 強烈對比

在抗戰時期,民國總統蔣介石的工作晚餐只有四菜一湯,日常的菜單也是平凡簡單,足見蔣介石生活之儉樸。然而,毛澤東在大饑荒(1960-1962)期間,它的菜譜有七大西菜,西餐中魚蝦的製作方法至少十七種,為了防止外賓泄密,甚至下令臨時出國人員不得在國外購買食物。

蔣介石晚餐簡單

據陸媒《書報文摘》2005年第44期梗夫的《蔣介石的工作晚餐》一文披露,蔣介石每星期在重慶德安里官邸要有一次工作晚餐,邀請一些與討論主題相關的要人參加,聽取意見或者解決問題,這成了他的一種經常性的工作方式。

約19時,晚餐開始。蔣介石的身後站着侍衛官蔣慶祥,另有一副官專門為餐桌中間部分端菜上飯,左右兩部分各有一衛士做相同的服務工作。蔣介石在餐前有喝雞湯的習慣,在座的每位都和蔣介石一樣先喝一碗雞湯,很符合「飯前喝湯,營養健康」的保健飲食方式。接下來上飯菜,左中右三個部分的菜餚相同,均是四菜一湯,當晚的菜餚是:紅燜雞、炒雞蛋、肉絲豆腐菠菜,湯是開洋榨菜湯。

用餐時實行公筷制,用公筷將菜夾到自己面前的碟子裏再食用;餐間不准喝酒,不准抽煙,邊吃飯菜,邊談公事。吃完後,侍衛官給蔣介石端一碗白開水,供蔣取下假牙漱口用,其他人也各飲一杯白開水,沒有茶葉。晚餐20時結束。

又據ETtoday【旅遊雲】2013年01月22日《揭秘!第一號蔣公身分證職業欄非公務員而是「總統」》一文披露,蔣介石的日常生活十分儉樸,從晚餐菜色便可以得知。

蝦龜頭、蔥炒雞蛋、蠶豆炒雞丁、苦瓜肉片、甘藍菜、小白菜豆腐蛋花湯。僅此而已。

毛澤東飲食奢華

然而,在中國民眾生活最困窘時期,即1960-1962年,三年大饑荒時期,毛澤東的菜譜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魚蝦類、雞類、鴨類、豬肉、羊肉類、牛肉類、湯類……

據由韶山毛澤東紀念館編輯、紅旗出版社於1996年11月出版的,由汪東興張玉鳳、徐濤、吳旭君、吳連登、周福明做顧問的《毛澤東遺物事典》一書披露,毛在大饑荒期間不僅有七大西菜系列,連魚蝦的做法都達十七種。

此書有這樣的細節:1961年4月26日,幾位工作人員會同廚師為毛澤東精心訂製了一份西菜、西菜湯菜譜。從保存下來的西餐菜譜來看,內容儘管談不上十分豐富,但己比較周到的照顧到了毛澤東的飲食喜好。這份菜譜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魚蝦類、雞類、鴨類、豬肉、羊肉類、牛肉類、湯類……。

毛澤東喜歡吃魚蝦,西餐中魚蝦的製作方法也豐富多彩,而且風味獨特。1961年4月制訂的西餐菜譜中包括下列這些異國風味的魚蝦:蒸魚卜丁、鐵扒桂魚、煎(炸)桂魚、軟炸桂魚、烤魚青、莫斯科紅烤魚、吉士百烤魚、烤青菜魚、菠蘭煮魚、鐵扒大蝦、烤蝦圭、蝦麵盒、炸大蝦、咖喱大蝦、罐燜大蝦、軟炸大蝦、生菜大蝦等等。(第94頁,60年代初用的西餐菜譜,飲食起居篇)

1961年4月是一個什麼樣的時期?按官方說法,1959年、1960年、1961年為「三年自然災害」。按老百姓的說法,一位70多歲的老人說:「61年正是最困難的時候,什麼都吃不上,到63年的時候才好點呢!」

據2014年網上盛傳的《揭秘:毛澤東不為人知的奢靡生活》一文披露,在大饑荒期間,毛澤東曾宣佈他要「跟全國人民同甘共苦」,不吃肉了,因此被宣傳得神乎其神。事實上,他在一個短時間內是沒吃豬肉,卻是吃魚。另外,毛澤東享受的其它特供食品還包括從香港購買澳大利亞麥片,玉泉山農場生產的大米,「巨山」農場則供應毛喜歡的蔬菜、肉類和牛奶。冬天的蔬菜則是由廣東提供。

玉泉山農場專為毛澤東生產大米,據說那裏的水特別好,以前是宮廷飲用水,現在澆灌毛澤東的水稻。毛澤東喜歡的蔬菜、肉類、牛奶,由另一個叫「巨山」的特殊農場供給。還有一些食品,如臘肉、冬莧、空心菜辣椒等,則從湖南專門運來。在冬天,有些蔬菜從廣東運來。

毛澤東有個廚師班子,規模曾經達到4人,至少有14人先後在這裏工作過,他們個個都是頂級名家。在大饑荒最為嚴峻時,營養專家與廚師為毛澤東精心制訂了西菜,西菜湯菜譜。這份菜譜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魚蝦類、雞類、鴨類、豬肉、羊肉類、牛肉類、湯類。

毛澤東喝的龍井茶,產在一座特別的小山頂上,在每年最適宜的季節,採下來送進北京

毛澤東抽特供煙,有「中華」、「熊貓」、「雲煙」等牌子,以及四川甚邡捲菸廠特供煙生產小組製造的雪茄。1971年這個小組被舉遷北京,在門牌號為81號的中南海對門的北京南長街80號設立特製煙小組,專門為毛澤東精製「132」雪茄。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227/88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