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你在飯桌上的教養 決定了我要不要和你交往

1

火鍋是扼殺友誼的利器。

那個深冬的晚上,和幾個朋友約了去吃火鍋。好久不見,場面有些冷,大家靜靜吃着自己碗裏的菜。

突然,一個朋友把自己咬了一口的肉丸,啾的一聲扔回火鍋湯里。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到了一起,看着那顆丸子拋出,划過一條低低的拋物線,咚一聲,落入湯里。

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一起看看始作俑者,默默低下頭吃飯。

那人說了一句:「幹什麼呢,那顆丸子沒熟,放回去再煮一下。」

桌上一片死寂,所有人腦子只有一個想法,以後再也不和這傢伙吃火鍋!

最可怕的是,和朋友吃火鍋不是偶然事故,吃飯的車禍現場,簡直多得慘不忍睹。

2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面,當你終於等到轉盤轉到面前,滿心歡喜地想夾眼前這盤美味的時候,朋友把轉盤轉走了,轉走了。他夾到了心愛的菜心滿意足,你只能心裏默默流淚看着他。

還有些朋友,他嘴裏含着飯,牙齒在咀嚼着食物,卻還使勁地張大口,用力對着你說話。你仿佛看到了空氣中有些不明物體噴出,澆灑在你臉上。藍瘦香菇

再如你尋思着吃哪道菜時,眼前驚現一雙快速划過的筷子,然後在菜盤裏翻來覆去,不斷地攪動,翻完這盤翻那盤。此盤佳肴怎敵他碗來筷急。

眼前是滿桌好菜,但對面的人一臉愁容,唉聲嘆氣,看着這張臉,面前的美食也變得沒有了吸引力。

諸如此類的朋友約飯,結局只能不歡而散。

最初,只想朋友之間好久不見,是時候吃頓飯交流一下感情,聊聊大家近期狀況。本來這是一副和樂融融的畫面,但因為一個舉動,全盤盡毀。

有些人很享受和朋友約飯時的肆無忌憚,不僅話可以亂說,吃相也可以亂來,朋友之間本該無拘無束。

但真正的教養,不取決於別人規定的條條框框,而是你如何在吃的舒心又不影響別人。

朋友之間,應該無拘無束,但不該肆無忌憚。

3

我想,如果每次吃飯都是這種場面,我不會再繼續和這個朋友深入交往。因為,他不值得。

第一,這個朋友本質是一個自私的人。

大家都已經是成年人,這些飯桌上的禮貌不會不懂,即使有些不清楚,當他的行為讓別人難受時,旁邊的朋友也會提醒。

但他仍然樂意吃飯吧唧嘴,把丸子扔回火鍋湯里,隨意用筷子翻動菜盤,明明知道自己的朋友們不喜歡,卻還繼續做着他們不喜歡的事。

這樣的朋友,是自私的,他不願意為了別人的感受而改變自己。自私的人,不適合深交。

第二,這個朋友並不那麼重視你們的友誼。

試問,如果他和男神或女神吃飯會這麼不禮貌嗎?和老闆吃飯會嗎?和客戶吃飯也會嗎?

並不會。

在重要的人的面前,他不願意做一絲一毫令對方不愉快的事,但對着他的朋友,他卻可以冷漠地忽視他們的感受,孰輕孰重,一眼可見。

朋友交往,有時候就像一場投資,和這類朋友深交,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第三,這個朋友情商低,以後的路很可能不會走太遠。

有人可能會覺得,好朋友聚會不應該講究太多,否則就顯得生疏了。但這,恰恰是情商低的表現。

任何一個情商高的人,即使在好朋友聚會上,也不會在餐桌上做出不恰當的行為。

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不禮貌,只會拉遠朋友之間的距離,慢慢讓自己失去知心的朋友。因為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喜歡接近讓自己不開心,忽略自己感受的人。

而情商低的人,往往會忽略人際交往中的細節,飯桌上的隨意之舉,讓他那一刻開心了,卻也損失了在朋友心中的形象,自此,他成為了一個無禮的人。

不論是職場還是生活,情商低的人,就已經在開始的時候關閉了人際交往的大門,束縛自己的前途發展。

4

你在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我要不要跟你深入交往,吃相恐怕會嚴重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中國人有個習慣,喜歡在飯桌上談事。

商業合作,喜歡在飯桌上談,此時飯局變成一個既嚴肅又輕鬆的場合。一次飯局,可以看出這個人的能力、品性,吃飯吃的開心了,達成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朋友交往,也喜歡出來約個飯,此刻吃飯是那麼的快樂而自在。咱們可以找一個或熱鬧,或安靜的餐廳,上些美味的佳肴,加點小酒,聊聊人生,聊着聊着就聊出了感情。

可見,吃飯這件小事,在中國非常重要,尤其是日常的朋友吃飯。

因為,也許這場飯局中的某個朋友,未來有一天會成為你的客戶,合作夥伴,伴侶,或是知己。

吃飯姿勢不對,可能就扼殺了和朋友進一步交流的機會。你的人際交往,就是在這樣的細節里慢慢流逝。

梁實秋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吃相》,講述他的一個外國朋友某次吃飯,聽到隔壁砰砰作響,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隔壁桌的客人吐骨頭。

飯店的拿手菜是糖醋排骨,客人捧場的方式是,把骨頭往外噴吐,你吐我也吐,把壁板吐的砰砰作響。但在這位外國朋友心裏留下的印象就不那麼美好了,他以為中國風俗皆如此。

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更加自在的方式吃飯,但別忘了,互相尊重,才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閱讀時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220/88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