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老外不用考試上清華?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

我覺得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很多人不知道,國內的名校為了擴招國外考生,一直在擠壓大陸考生的錄取名額,與此同時降低外國考生的錄取標準。」

蛋蛋姐有一個在上高中的學妹

名字叫阿妙

今年上高三的她

被老師同學、父母親戚稱為

「清華北大的苗子」

小姑娘很勤奮

每天凌晨4點起床

背單詞、背公式、做習題

考進了我們那裏最難考的高中

按理說應該對人生很滿意了

然而她卻對我說:

「我覺得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姑娘後來的傾訴

讓我了解到一些從未聽說過的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國內的名校為了擴招國外考生,一直在擠壓大陸考生的錄取名額,與此同時降低外國考生的錄取標準。」

比如從2017年開始

外國考生想要報考清華大學

直接申請就行了

連筆試都不用考

而中國學生卻要像牲畜一樣

擠破頭考一個比天還高的分數

才有可能被錄取

「我覺得這不公平。」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

像清華大學這樣的名校

國內考生想考上很難

那麼外籍的考生想考上應該更難才對

然而事實卻恰好相反

我仔細查看了清華大學的官網

搜到了2017年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簡章

確實如阿妙所說↓

圖:清華大學官網的國際學生招生簡章

「2017年起,清華大學將全面改革國際學生的招生規則,不再採用筆試的形式,而是採用申請—審核制。」

以往所有申請

清華大學本科的國際學生

都需要先參加4-5個科目的考試

然後再加試或者面試最終錄取

然而從今年開始

所有具有申請資格的國際學生

都可以向清華大學遞交申請

不用進行筆試

相當於砍掉了高考筆試的環節

上清華不用高考

是不是逗我呢??

外國學生想報考清華大學

只要通過一個叫做HSK的

漢語水平小測試就可以了

那麼這個HSK測試

到底達到了多麼高深的漢語水平呢?

來看幾道HSK真題↓

聽力題:

排列順序題:

把這些詞連成句子:

HSK的考試要求裏面寫着:

「達到HSK漢語四級水平,

需要掌握1800個漢字」

我想問

這就是清華大學

設置給外國學生的入學門檻嗎…

是不是太簡單了一點?

看來這個時候

我必須要貼出一張

我國教育部設置給大陸考生的高考題了↓

如果你是一個中國人

如果你想上大學

你就必須把這道題給答對

但如果你是一個外國人

你只需要考那個

炒雞簡單的HSK

就能輕鬆進入中國的名校!

真是逆天了

外國命就是比中國命高貴是吧?

對於這個事情

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劉震

作出了回應,他說:

「這麼做,是為了與國際大學的入學申請接軌」

這句話就更令人疑惑了

我們都知道

想去美國上大學

需要一個很高的SAT筆試成績

同樣的

想去英聯邦國家的名校

需要很高的雅思分數

想去日本、韓國的高校

要有很高的JLPT、TOPIK成績

但凡國外有點名氣的高校

他們的筆試都極為嚴格

所以」與國際接軌「

接的是哪門子軌呢?

似乎是越來越與國際脫軌了呢

同時,這位劉震主任

還說了另外一句話:

「取消筆試,還可以有效避免

同一張試卷對不同國家的學生產生的不公平。」

劉震主任

您為什麼不看看國內的情況呢——

我們中國十三億人

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

生活在天差地別的地理、教育、經濟狀況中

都在做同一張高考試卷

按照您的邏輯

我們就應該取消高考嘍?

您的表態

實在不能令我信服!

正當我的心中憤憤不平的時候

另一個勁爆的消息

把我徹底引爆了——

清華大學對國外考生的政策里

還有一條更誇張規定——

所有報考清華大學的外籍考生,

均可申請政府獎學金;

已經在北京就讀高中的外國留學生,

可以直接向清華大學申請獎學金。

真是厲害了

只要你有一本外國護照

只要你報考清華

你就可以申請中國的獎學金

然而你知道國內的考生

申請清華大學的獎學金

有多難嗎!!↓

「對高考成績居全省第一名

或者高中階段獲得國際奧賽金銀牌的學生

給予一等獎學金」

中國人拿自己國家的獎學金

竟然比外國人難了一萬倍…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

有很多網友

對清華這一系列不公平的政策

表達了強烈不滿:

看來被激怒的中國人

遠遠不止我一個…

儘管如此

我們又能改變什麼呢?

最後,我只想說一個

70年前發生在清華的小故事——

1946年,

三個孩子報考國立清華大學,

全都落榜了。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

清華建築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

文學院長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

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

希望今日的清華

再次調正公平的槓桿

不論背景

不論國籍

對所有考生一視同仁!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六分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216/88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