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一位博士的過年返鄉筆記:我們回家是為了什麼?

1.故鄉

「有故鄉的人回到故鄉,沒有故鄉的人走向遠方。」

我很慶幸我有故鄉,可以隨時回去,尤其可以回家鄉過年。因為我的根在那裏,我的親人在那裏,我的生活經驗和記憶在那裏。

我的家鄉在湖北的大別山區,L縣。我導師王曉明教授在2004年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L縣見聞》,寫的就是這個地方。王老師以我家鄉為對象,揭示了當時農村的破產狀況,人的精神的頹敗,以及鄉村文明的沒落。

我家所在的那個村子,是一個東西兩座大山夾住的狹長谷地。一個村子由十來個「壪子」組成,一個壪子有幾十戶人家,我家那裏叫王家壪。

直到現在,我每到一個地方,凡是碰見兩山相夾或兩排高大的建築物相夾,我的第一意識就是,這兩座山或兩排建築物,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經常迷路,尤其在城市裏。

上海7號線有兩個靠得比較近的站:「長壽路」和「常熟路」。我好幾次下錯站,以致現在每到這兩個站就緊張,怕弄錯了。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家鄉的方言裏,「長壽」和「常熟」是完全一樣的讀法。

人要靠語言來思維,這個事情讓我意識到:對有家鄉的人來說,是用方言來思維的。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群,群里90%的同學只讀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經過十七八年的積累,很多同學在城市裏有房有車,有的還有了自己的事業。平時在群里,他們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問題,車子問題等,言談中總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個同學忽然在群里說,他已經三年沒回家過年了,另一個同學緊跟着說,他五年沒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說起回家的情況。

有一個說:不管怎麼樣,今年過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個說:如果能在家鄉找一個兩千塊錢的工作,就回去算了。還有一個說:能找個一千塊的工作,我這邊什麼都不要,也願意回家。

我有一個從小學到初中的同學,已經十年沒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對我說,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為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媽用臘肉下面給他吃。

這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他還記得,其實我知道,這是因為他太想家了。

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師主持來滬青年工人的社會調查,最近在訪談工人。其中有一個打工者說:

我真希望沒有搞改革開放,我也願意日子苦些,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過年,其實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一件事。套用賈平凹的話來說:家鄉對我們的影響,就像烏雞的烏,那是烏到了骨頭裏面。

2.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時候,從大西北到武漢,坐的是那種編碼沒有字母只有四個數字的綠皮火車,22小時,通常要晚點兩三個小時。西北往武漢的路線,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運那個擠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後的想像。

好在那個時候,學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體訂票,買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幾乎全都是農民工。每次上車的時候,無論有票的還是沒票的,都一窩蜂往車上擠。

我對過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個包,提着一個包,與同學一起,從第一節車廂狂奔到第十幾節車廂,然後被後面的人推着擠上了車。

上車後一分鐘,車就開動了。我記得火車廣播裏號召大家發揚風格,讓站着的乘客擠一擠。大家真的很友好,四個人的坐位,擠了五六個。火車過道里人貼着人,想蹲下來都沒有辦法,連廁所里也擠着好幾個人。

男乘客還可以想辦法,可苦了女乘客。記得有一次我身邊坐着一個在西安讀書的大學生,他要小便,就脫下外套讓我給他擋住身體,想把尿撒在礦泉瓶里,但他很緊張,用了十幾分鐘才勉強撒出來。

我還記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個從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婦女,儘管有位子,但她實在太困,太想睡覺了,就把位子讓給別人坐,自己鑽到座位底下睡覺去了。

應該要肯定,我們國家這十幾年間的鐵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鐵路線路的增加,尤其是動車和高鐵的開通,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火車站、火車上,起碼不會像過去那麼擁擠了。

過年回家那種路途的遙遠、時間的漫長、競爭的激烈、擁塞以及不安全感,讓我對「男兒有志在四方」的觀念產生了極大厭倦。

所以,本科畢業時,我找工作堅決要回到湖北。後來我就在家鄉隔壁的縣城一中當老師。自2004年到2011年來上海讀研之前,我再也沒有遭受過年回家難的痛苦。儘管從隔壁縣回家的汽車在過年時依然被塞得滿滿的,但畢竟只有兩個多小時,實在擠不下,還可以花兩百多塊錢請出租。

我在上海讀研的這幾年,其實也沒有遭受回家難的痛苦,因為上海到武漢的高鐵和動車很多,普通車也有幾趟,買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車,不是高鐵就是動車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那種速度慢、見站停的普通列車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誰在乘坐普通列車?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給出答案:除非沒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學生不會坐,城市人不會坐,主要是那些底層的老百姓,比如農民、農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選擇坐慢車,16個多小時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車,看看慢車上還是不是過去那個樣子。

的確,主要是農民、農民工在坐慢車。

對農民工來說,選擇坐慢車,比動車起碼節約一半的錢,比高鐵節約三分之二以上的錢。從深圳到武漢,高鐵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車硬座不到兩百。尤其對於全家在外打工的人,從深圳到武漢,可能要節約一千多元,這對農民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

不過,慢車也沒有過去那麼擠了,因為農民工雖多,但很多都被動車和高鐵分流了——既有主動的分流,也有被動的分流,因為價格便宜的慢車越來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網站通告的春運期間的加班車,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動車高鐵。這個安排還是挺人性的,因為說到底,加班車就是為了農民工而加,低價位的車符合他們的需求。

而且,你會發現,普通火車與動車的氛圍完全不同。

在動車上,相對比較安靜,大家不是玩電子產品就是睡覺,相互間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車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熱烈地交流,還有打牌、吃東西的,做什麼的都有,也有用劣質手機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擔心打擾到別人,也沒有人認為別人的做法對自己是一種干擾。慢車上的風格是粗獷的,是人間生活的那種氛圍。

對比動車高鐵與普通火車,很容易就能發現這裏的階層差別、生活方式的差別。

而且你還能感覺到,底層人的心理,比我們想像的要樂觀得多,健康得多。底層的狀況雖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還是很聽話地活着,這裏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還有家園可以退守。

開私家車回家過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來越普遍。我待會進一步講這個事情,因為它的意義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騎摩托車回家的情況,大家可能在新聞里看到了。每年過年,總有摩托大軍回家過年。我的一個表哥,每到過年時就讓他的兒子坐汽車回家,而自己騎摩托車帶老婆回家,路上要兩天一夜。

另一個表哥也是騎摩托帶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還是被訛詐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賠了一萬多塊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這樣沒有了。

3.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失落

我覺得,當前農村的親情關係,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輩建立的關係維繫着。在老一輩那裏,這種關係處在一種相對穩定的時空裏,但對年輕一代來說,大家的關係早已被現實割裂了。

比如,我和我的眾多表哥,小時候一起上山捉鳥,下河摸魚,關係好得不得了。但這一二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讀書和工作,一年最多在過年時見一次,平均下來每年還沒有一次,因為他們不是年年都回家。

拜年的時候,大家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在親戚家吃飯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現在大家都騎着摩托車拜年,去親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東西,客套幾句,就要離開了。

平時的生活啊情感啊什麼的,都沒有來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為了親戚間互相走動,饋贈禮物,交流感情,而只是為了完成傳統和長輩交代的一項任務。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輩都不在世了,新一輩的聯繫也就慢慢斷了。

更讓人悲哀的是:農村的日常生活充滿着深刻的悲劇。

自打工潮於九十年代興起以來,很多農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來與父母團聚的時間,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來天。很多農村老人倒斃在田間地頭,病死在床上,兒女都不在身邊。沒有來得及為父母養老送終,成為許多人終身的悔恨。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邊的老人搖搖欲墜的樣子,我就覺得心裏難受得很。

如果一個人為了生存,連愛父母愛子女的機會都被剝奪了,你怎麼可能指望他去愛別人,愛社會,愛自然?你怎麼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錢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價值?所以我想說:

現代生活是一種讓人心腸變硬的生活。

在農村,還有什麼可以將農民動員起來?

(1)過年的力量。

親人團聚,過年拜年。過年的力量,親情的力量,是當下動員中國人最有效的力量。這也是過年最讓人感覺溫暖的東西。當然,以前過年時的各種集體活動,都已消失殆盡了。

(2)祭祀。

中國農村還是保持着過年、過十五給祖宗上墳「送亮」的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給祖先點蠟燭,燒紙錢,放鞭炮,與祖先交流。很多已經在城市安家的人,也會趕在大家三十這一天開車回老家給祖宗上墳。許多曾被廢棄的祠堂,這些年也逐漸恢復起來了。

(3)葬禮。

很多老人沒有挨過冬天。過年前後,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時段。喪葬在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對今天的社會來說,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

媒體上動不動就喜歡報道某某地方為舉辦葬禮大肆揮霍,讓大家誤以為這是普遍現象。其實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喪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簡化了。「貴生重死」的觀念早已失衡了。

大家越來越貴生,對於死,不再有敬重,不再讓死者享受哀榮;對於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喪禮,在現實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快過年的時候,本家一個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親戚來給他守喪,守喪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過節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況、見聞和感想,稱讚政策譴責腐敗……深夜裏交談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守喪完畢,大家集體出力,將他抬到山上,讓他入土為安。

社會學者經常用「原子化」來形容今天農村的現狀,說白了就是,農村原有的那種共同體已經消失了。

人與人之間不再像原來那樣有着密切的關係和交往,不再像過去那樣每到過年時相互串門,集體上街玩等等。為死者守喪和送葬,在農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團聚和交流的一個契機。這也是我在家鄉看到的唯一能夠讓大家團聚的方式。

4.妻子•房子•車子

(1)妻子。

過年的時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來了。只要哪一家有適齡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謂絡繹不絕。這在鄉村已成了一門生意,農村說親,幾乎到了「搶」的地步。

如果初步說定一個,男方至少要給媒人五百塊,最終結婚時,還要給上千的報酬,有的甚至要給到兩三千。

傳統的農村婚姻,從相親到定親到結婚,要三四年時間,男女雙方有一個了解和熟悉的過程。現在卻不同,年裏看對的,過了年,馬上定親,然後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過去,女方懷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聽過一個搞量化統計的學者對農民工的調查報告,得出的結論之一是:農村孩子結婚越來越遲。

但我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因為女孩子難找,男孩子到二十歲,父母就張羅着給兒子物色對象,物色好對象之後,既怕女孩子變心,又考慮要到城市討生活的現實情況,就催着孩子趕快結婚。

可以想像:在現代社會這種動盪不安的生活中,這樣的婚姻會出現多少問題!事實上,農村離婚的情況,也是與日俱增的。

(2)房子。

農村人娶老婆要房子兩套:一套在家裏,一套在縣城。其實縣城的那套房,平時都空着,只是過年時回來住,但對年輕人來說,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種代表。

過年時,有的也會把父母接到縣城過年,但父母住不慣,在縣城過了大年,初一就趕回來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縣城除了那套房,什麼都沒有。

但是,為了添置這兩套房,將來給兒子娶媳婦,很多家庭是舉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3)車子。

近些年來,對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農村青年來說,對一種東西的渴求,可能比對房子和妻子更為強烈,那就是車子。車子不一定要多麼好,五萬,八萬,二十萬,各種檔次的都有。

老百姓不認識車子的牌子,不知道車子的價位,只知道這些車叫「小車」。不管什么小車,關鍵是要有!

在農村,房子是一個媒介,車子更是一個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動,車子卻可以四處招搖,表示衣錦還鄉。

很多二代、三代農民工,當下最大的期待就是買一個車子。尤其對那些好些年沒回家的人來說,他再次回家,必須要有輛車,否則他怎麼證明自己?

過年的縣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這些車子絕大部分都是從外面回來的,與此同步的情況是:物價飛漲。

5.知識的無力感

這十多年來,外界對於農村的關注主要集中於農民工身上。眾所周知,他們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裏的老人和孩子往往無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在農村日子過得較為殷實的,也恰恰是這些有幾個成員在外務工的家庭。(僅僅只有一個成員務工,通常不足以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應該說,他們的辛勞和淚水還是得到了適當的回報。

倒是有兩類家庭,他們處於最困難的境地,卻往往被忽視。一類是孤寡老人。一類是舉全家之力,把子女培養成大學生的家庭。

在第一類家庭中,這些老人的年紀一天比一天大,身體一天比一天衰敗,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日子過得異常艱難。在我的家鄉,低保的額度是每年八百。但大部分這樣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為他們處在農村的最底層,沒有人替他們說話。低保名額通常被身強體壯者拿走。

「有錢人吃低保」,早已成為農村公認的一樁怪事。過年的時候,大家也不再像傳統社會那樣,家家戶戶給這些孤寡老人送點東西。

這裏所謂第二類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這些孩子從小學讀到大學,一直都在經受教育收費的最高峰,沒有哪一坎能夠躲過。並且二十多年來,農村稅費多如牛毛,家裏一年的收入,不夠交稅。

大人內外應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為滿載家庭希望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勉強找到一份餓不死的工作時,又面臨結婚、買房等種種壓力。

可以說,幾乎每一個農村的80後大學生,都是以犧牲整個家庭的幸福為代價來讀大學的。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畢業後沒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讓不少年邁的父母繼續陷入困頓。

最近一個博士師兄請吃飯,他說他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覺很難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過年他都回去得很遲,來學校很早。為什麼呢?

因為當你一出現在村子裏,村里人其他的不問,就問一個問題:「你現在能拿多高的工資?」所以,他過年回家,基本不出門。這個體驗跟我是一樣的。你要問我過年在家鄉看什麼,其實我沒看什麼,因為一大半時間是呆在家裏看書,看電視,寫東西。

作為農村大學生,當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你童年那些夥伴都衣錦還鄉了,而你連自己的問題都不能解決,你還能做什麼呢?沒有人信任你的知識!

6.小結

說了上面這些,相信大家能夠理解,對於我這樣漂在外的農村大學生,回家過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麼?其實真的沒有刻意去觀察,但從外歸鄉很多事情的思維卻不停地在你心裏撞,也就有了些許矛盾的感受。

作者介紹:王磊光,上海大學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陳柏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205/87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