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陳破空程曉農:退出TPP 川普送習近平大禮?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第一天就大刀闊斧,廢除了奧巴馬政府耗費巨大心血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TPP曾經被認為是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其宗旨是由美國來主導21世紀的全球貿易規則,通過在人權,政府透明度和知識產權等方面設立高門檻而將不守規則的國家排除在外。美國前國防部長卡特曾經表示,TPP「與航空母艦同樣重要」。與此同時,就在川普宣佈退出TPP的同一天,中國宣佈,已經準備好承擔世界領導者的角色。美國退出TPP,是否意味着美國全球領導力的削弱和中國地位的上升?是否會傷害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信用和戰略地位?

參加討論的四位嘉賓分別是: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員鍾偉鋒博士;北美世界日報副總編魏碧洲先生;政論作家,時局分析人士陳破空先生;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先生。

陳破空表示,川普下令美國退出TPP,讓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國家感到遺憾。儘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呼籲中國加入,但預料中國不會加入。因為TPP門檻太高,包括完全開放市場、保障勞工權益、保護知識產權等條款,都是北京難以接受的。北京可能趁機力推由中國主導的RECP(區域全面經濟關係夥伴協定)。川普決定用雙邊貿易取代自由貿易,乃是基於美國的嚴峻現實:產業、工作和科技成果的嚴重流失。要重振美國,川普必須最大程度地保護美國利益。對美國而言,這是必須的,但也是暫時的、階段性的。如果各國都能遵守國際規則,美國隨時可能回到全面自由貿易的舞台。

陳破空說,中國媒體炒作「中國領導世界」這個話題,既是說給中國民眾聽,也是說給川普政府聽,都是北京的「忽悠」之計。中國具備相當的經濟能力,即硬實力,但要擔當世界領袖,這遠遠不夠,還必須具備文明水準和道德形象,成為世界的楷模。這種軟實力,恰恰是中國最欠缺的。中國尚不具備世界領導者的資格,大多數國家也不會接受中國的領導。川普退出TPP,並不意味着美國退出亞洲,相反,在南海、朝核等問題上,美國將會更強勢。川普強化與俄羅斯的關係,將在地緣政治上,完成對共產中國的全包圍。

鍾偉鋒表示,川普退出TPP一般人分析得失是從兩個層面來考慮,一個是國際戰略角度,比方美國前國防部長卡特的觀點;另一個是經濟層面。TPP在很多領域開創先例,如讓電子商務貿易全面自由化等,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是現在則不會發生,所以經濟上是個遺憾。TPP在電子數據跨境自由流通,對國有企業的限制、知識產權的保護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門檻,所以中國不見得加入。至於川普用一對一貿易談判取代多邊貿易談判,我認為是一種損失。多邊貿易因為跨區域性,涉及範圍廣,因此更有價值,而一對一貿易談判因為涉及多個國家,規則不見得統一,對於與美國做生意的企業來說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會影響它們長期的投資和決策。其實,在多邊貿易中如果出現問題,世貿框架內是有解決途徑的,遺憾的是,奧巴馬政府過去幾年沒有積極推動這樣的手段。

鍾偉鋒說,美國對付中國的下一步,川普政府的說法是要保持「不確定性」。首先的可能是把中國定位為貨幣操縱國,但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具有標籤作用;然後是貿易戰,增加關稅,不過對全球經濟都有損害,不會有贏家;最後更可行的就是通過協商雙贏。美國中西部失業者把川普送進白宮,但是川普通過增加對中國的關稅並不能幫助這些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比如讓中國開放農產品市場,美國中西部農民將獲得就業機會。中國過擔心糧食安全,所以沒有開放農產品市場,但是這是過時的政治邏輯。中國放開對農產品的限制將利於中美貿易。

魏碧洲指出,不認為川普退出TPP是錯誤,而是戰略轉折,是回防佈局。這些年,中國崛起帶來了挑戰,加上美國國內出現的一些問題,都是原因。其實,說川普廢除TPP並不完全準確。奧巴馬推動的這個協定目前為止一直沒有送到國會批准,而共和黨佔多數的國會也說過不會批准,所以即使沒有川普,這個協議也沒有辦法通過。美國退出TPP反映的民意,與英國脫歐可以說異曲同工。美國為什麼沒有通過TPP?是因為沒有提出解決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如果往前走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在戰略方面,美國退出TPP是否犧牲戰略聯盟?我不擔心美國會放棄過去的國際發展格局,美國僅僅是暫時削弱,但是很快將回來。川普的理論是首先發展美國,只有美國站穩腳跟,才能成為全球發光的例子,成為別國眼中的楷模。他也說,並不用主觀理念去影響別國,而是要用實際行動做出表率。川普沒有、也不會放棄美國理念。

對於中國是否準備好擔任國際領導者角色?魏碧洲認為,沒有準備好。中國站上國際舞台是2008年金融大蕭條之後。整個過程中,中國一直在學習,尤其在金融操作中付出了很多學費,數目可以說無法估量。這如果發生在民主國家,領導人要下台,很多人會被問責。美國少數黨領袖舒默主張要將中國定性為貨幣操縱國,隨後進行關稅懲罰。但是關稅懲罰並非一蹴而就。這個議題一旦提出,美中雙邊會協商,各自決定作出什麼讓步和妥協。這是個協商的過程,並非黑白分明和立即宣戰。總之,中美都會互相盤點自己的利益和訴求,目前是這個過程的開始。美中雙邊談判是川普手中的工具,可以用來改善中國的政治、經濟、人權現狀,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程曉農認為,川普決定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只不過是放棄了TPP那種貿易規則的跨國集體協商,改為國家之間一對一協商。那種認為美國退出TPP,就為中國創造了主導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機會」之說法,非常幼稚。中國會為了維護自由貿易的國際規則而放棄自身的利益嗎?美國這樣做了,中國卻不會這樣做。按照中國16年前加入WTO時的承諾,中國早就該開放金融產業、資本市場,並取消政府對產業的管制、補貼等等,但現在均未兌現;最近中國為了保住外匯儲備而加強外匯管制,不惜造成進口商支付資金的困難,外企的利潤也不能自由匯出。顯然,中共當局不在乎國際貿易規則,只看重眼前的實際利益。無論從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以來的歷史看,還是從中國當前的對外經濟政策看,它的基本做法是,利用有利於自己的規則,儘量獲得利益;等到必須兌現那些不利於自己的規則時,便千方百計地拖延扯皮。一句話,多佔便宜,少守規則,不講公平。如果讓中國來主導國際規則,最終必然是出現具中國特色的經濟全球化,或者是全球貿易規則的「中國化」,有幾個國家想要這樣的結果?

程曉農說,由於美國是淨進口大國和市場提供國,今後與相關國家之間開展雙邊貿易談判,美國的談判地位強,比較容易獲得有利的貿易條件。在中美貿易中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約佔美國全部貿易逆差的一半,今後川普行政當局可能就中美之間美國巨大的貿易赤字展開談判,設法縮小貿易赤字。雖然中國拒絕兌現對WTO的全面開放經濟的承諾,WTO也無可奈何,但在中美貿易談判里,中國可能必須作出讓步。因為中國對美出口佔中國GDP的3.8%,而美國對華出口只佔美國GDP的0.6%,中國經濟的對美依存度是美國經濟的對華依存度的6倍多,如果發生全面貿易糾紛,美國吃虧有限,中國則會傷筋動骨。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128/87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