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怎樣堅持讀書?我有5個最簡單的技巧

作者:

經常聽見人問,怎樣才能堅持讀書?

不知道這裏的‌‌‌‌「讀書‌‌‌‌」是否專指讀‌‌‌‌「專業書‌‌‌‌」或經典的大部頭。我倒是覺得這樣的問法,就暗示着在提問人心目當中,讀書是一件苦差。

從來沒有人問過‌‌‌‌「怎麼堅持打遊戲?‌‌‌‌」或者‌‌‌‌「怎麼堅持玩手機?‌‌‌‌」

——因為大家潛意識裏就覺得這是在‌‌‌‌「玩‌‌‌‌」,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可以去‌‌‌‌「玩‌‌‌‌」。

所以想養成讀書的習慣,不是四處找方法堅持,而是找到這件事的樂趣所在,一旦讀書成為了‌‌‌‌「玩‌‌‌‌」,你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時候,就會把讀書當成消磨時間的手段。

最近還很流行學習‌‌‌‌「如何建立自己的讀書體系‌‌‌‌」,大部分書讀得好的人、甚至是大家,其實並未刻意建立過所謂‌‌‌‌「讀書體系‌‌‌‌」。

反倒是平時不常讀書的人,如果以為有了‌‌‌‌「體系‌‌‌‌」一樣的框架,就能提高效率,反倒容易喪失讀書的樂趣。

讀書是和飲食口味類似的一件事,有的人追求營養價值,有的人偏好鄉土風味,沒必要逼迫自己順從別人的品位,或刻意模仿他人的讀書習慣。

讀書也無需攀比數量。

假如我一年讀一百本書,都是小說詩歌散文;他一年讀十本,都是管理學讀物;還有人一年只讀一本,但那一本是古籍經典。那麼在讀書這件事上,誰又能輕易評判:誰的效率更高?誰的收穫最大?

我們平時看的書大致可分三類:

第一類是消遣讀物,可以讓自己娛樂放鬆,比如偵探小說,都市文學,還有各式各樣的網絡文學、通俗易懂的雞湯書、勵志書。讀消遣讀物,最貼近於‌‌‌‌「玩‌‌‌‌」;

第二類是‌‌‌‌「有用‌‌‌‌」讀物,包括技能類書籍、思維方式類和流行經管類書籍。讀後往往能帶來某種實際‌‌‌‌「用處‌‌‌‌」,要麼幫我們學會了某項技能,要麼擴展了現有的知識體系或視野。

第三類是‌‌‌‌「經典‌‌‌‌」讀物。包括文學、藝術、社科、自然科學各個領域內的經典款。它們往往‌‌‌‌「長銷‌‌‌‌」甚於‌‌‌‌「暢銷‌‌‌‌」,沒有什麼實效性,讀完後也不會有立竿見影的‌‌‌‌「用處‌‌‌‌」,卻能提高智識和思維的厚度。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的粗略分法,並不嚴謹。這個分類更多是為了讓我們審視自己平時所讀的書,究竟是消遣的,還是經典的.當然有不少書,既可以算經典,又可以歸為消遣,那麼究竟算哪一類?不必太過深究,硬去歸類。

我們平時所謂的閱讀,其實往往以‌‌‌‌「消遣‌‌‌‌」為主,有用為輔,至於經典,少之又少。越是邁入職場,工作繁忙的人,可能越是如此,頂多會在消遣和有用之間尋求平衡。

有人覺得‌‌‌‌「消遣讀物‌‌‌‌」不算書,讀起來也沒有進益。

我覺得恰恰相反,拯救我們於各種數碼化產品、和無需動腦娛樂節目的,往往就是消遣讀物。

它們至少可以讓你覺得讀書‌‌‌‌「挺有意思‌‌‌‌」的,你覺得有意思的事情,才可能長久地堅持下去,否則就是反人性的。

有用讀物可以幫助我們直接解決某種問題,但這類書最‌‌‌‌「有用‌‌‌‌」的時候,是在積累了相關實踐經驗後閱讀,效率最高,否則很可能是一種浪費。

很多時候我們聽了某某大牛的推薦,興致勃勃的找過來翻看卻發現:讀懂了裏面的每一個字,但合上書,其實真正留下的有價值內容並不多。

這很可能是因為書里提及的問題領域,你從未有過初步思考,那麼看了別人的現成答案,也未必能有沉澱下來的價值。

我自己感覺,‌‌‌‌「有用的讀物‌‌‌‌」起到的往往是‌‌‌‌「索引‌‌‌‌」作用。

即便看了沒有記住,也不必覺得‌‌‌‌「浪費了時間‌‌‌‌」,因為當你未來遇到這個領域的難題時,索引就會發揮作用,這時根據你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去看書,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收穫。

經典的書籍往往是我們生活當中最無用、也最有用的書。

說它‌‌‌‌「無用‌‌‌‌」,在於不可能讀完之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它們一般也不會具體介紹某種技能。而所謂‌‌‌‌「有用‌‌‌‌」則在於激發人思考,或引領我們審視不同的思考深度和角度。前人的所有智慧其實都蘊含在經典的讀物里。

讀本科時,因為政治學老師的要求,我讀了費孝通幾本社會學的書。讀完後再看自己當時學的那門課,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想法。

十年後,社會和經濟環境劇變,前些日子又翻到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裏面的許多觀點仍能幫我們理解今天社會的許多現象和趨勢。

經典書的力量就像是水,呈現的是一派‌‌‌‌「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讀書人本來面貌。隨着你的年齡在變化,人生經驗的積累,每次從經典中汲取的力量和溫度也截然不同。

分享一些我過去的一些讀書經驗和習慣,以供大家參考:

一、尋找興趣的階段,允許自己追隨樂趣而讀

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興趣所在,培養閱讀習慣。

你會發現自己的興趣比預期中的要多得多:一會喜歡這個,一會喜歡那個,還可能通過一些漫無目的的閱讀挖掘出讓自己大吃一驚的偏好。

二、讀100本有用的書,也無法取代一本經典

這句話不是指‌‌‌‌「只要讀一本經典,那麼就相當於讀了100本有用的書‌‌‌‌」,而是指:

一個人如果只讀那些所謂‌‌‌‌「有用‌‌‌‌」的書、並把目光投放在通過讀書解決當下的問題,那麼其思考的深度和高度,其實很難有本質上的提高。

經典讀物雖不能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有助於累積你對問題思考的厚度。慢慢的,思想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熟。

近年來市面上大部分‌‌‌‌「暢銷書‌‌‌‌」,其實都是打着經典招牌的短效‌‌‌‌「有用‌‌‌‌」書籍。當時讀完後可以解開許多疑惑,但讀的多了,難免有‌‌‌‌「瓶頸‌‌‌‌」的感覺,會讓人不甘於只得到作者做好的餐食,還希望能窺探到所謂‌‌‌‌「術‌‌‌‌」後‌‌‌‌「道‌‌‌‌」的部分。

而那些所謂的‌‌‌‌「道‌‌‌‌」,其實需要在更高一級的層次思考,才能得到,這些往往都蘊藏在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一些非常經典的政治學社會學的著作里的。

三、別人的推薦+自己的興趣=你自己的書單

我自己習慣的做法是:

在豆瓣上維護一個叫購書單的豆列。一旦碰到有人推薦書籍、或者分享書單,隨手就挨個在豆瓣讀書里搜索一下,看看更多人的打分、評語和目錄。如果這些操作完成後,我仍然對這本書感興趣,那麼我才把它加入到我的‌‌‌‌「購書單‌‌‌‌」里。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把平時零星碰見的好書記錄在一塊,而且綜合考慮了許多人的建議,和自己的興趣需求。再碰到網站打折時就可以避免衝動購書。買錯的書可能不貴,但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

四、從全盤輸入,到輸出型閱讀

和很多人一樣,我從小到大對書也很愛惜,連一個角都捨不得折。但慢慢地我發現,如果在讀紙質書的時候,你能拿着一根筆去讀,則效率大有提升。

讀的過程中,經常看到一兩句醍醐灌頂的話,或者因為作者說了什麼,你一下子有了什麼樣的感悟——但這樣的感覺稍縱即逝,如果不立刻用筆在書上標註出來,可能轉眼就忘掉了,即便再讀第二遍,同樣的感受也不會再出現。

所以最好就是邊讀邊批註。立刻把自己所受到的啟發,或者是你在當時那一瞬間的感想,以最簡單的文字記錄在旁邊。

不要太在意書的品相,因為越是‌‌‌‌「有用‌‌‌‌」的書,其所在的領域知識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因此不必執着於這本書要珍藏多久多久。

就算一本書需要再三閱讀,好的方法肯定是:下一次的閱讀,在上一次閱讀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又從零開始,這樣標註起到了記錄思考的作用。

有用書籍的讀法應該是:從厚讀到薄。

可能三百多頁的書,對你的價值不過兩三頁紙。整本書讀完、畫花後,再用印象筆記拍照存檔,相當於只記錄精髓和收穫,才便於以後調取。

閱讀是我們成人後一切能力的基礎,它形成了我們思考的基本習慣,也為我們學習獲取更迭的技能,賦予了最簡單便宜的途徑。

我們在生活工作中所用到的表達能力,演講能力,溝通能力,思維能力,無不與閱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讀書讀多了,相貌都會改變,你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那些書都已經忘懷了,成了過眼雲煙,但它們仍和你同在。在你氣質里、談吐里,也會流露在你的生活和文字當中。

梁啓超曾寫過一本《讀書指南》,裏面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讀書,並不是想專向現時所讀這一本書里討現錢現貨的得多少報酬,最要緊的是涵養成好讀書的習慣,和磨練出善讀書的腦力……從苦閱歷中磨練出智慧,得苦盡甘來得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卻最真切。這是好處。‌‌‌‌」

責任編輯: fangzhou  來源:wenyanhello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123/87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