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余曉平:當今中國的霧霾 比當年「非典」嚴重上百倍

—霧霾當前 中外治理有何不同

作者:
中國人從來都是這樣,當沒有明顯侵害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永遠保持的是沉默狀態,真正得癌,也沒那個精神去折騰了。於是人們在霧霾當中一個接一個地悄悄死去,或許還等着大救星來解救自己。

中國人常說,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就比中國圓,當然外國的霧霾也跟中國差不多,只有霧霾發生地的人文環境不一樣。我們都知道,霧霾是人製造的,也是人消滅的,人不一樣,未來的結果便會大不一樣。

第一點不同,國外有敢於揭露霧霾真相的良心媒體和科學家,在中國不是沒有,而是被消滅了。應該大家還記得,率先披露PM2.5概念的是美國大使館,當年從外交部發言人,到各大新聞媒體都認定那是故意抹黑中國。媒體人柴靜自費拍攝《穹頂之下》,沒放幾天就被封殺了,相關行業的科學家有站出來說句話的嗎?各大新聞媒體對此統統保持沉默。

而國外就完全不一樣了,看當時美國各大新聞媒體對洛杉磯的霧霾進行大肆報道,並對受害者進行深入追蹤。當時加州理工大學教授——荷蘭化學家阿里·哈根·施密特勇敢地站出來宣佈自己的研究結果,他的結論嚴重威脅了那些大資本家的利益。

社會輿論是防止霧霾的第一道防線。良心科學家的堅持,勇敢記者的不懈努力,讓老百姓明白霧霾的根源。而中國百姓非但不明真相,還要被御用文人大灌迷魂湯,什麼‌‌「空中有霾,心中無霾‌‌」,這是狗屁邏輯。

第二點不同,人們關於霧霾產生的邏輯不一樣。當時洛杉磯霧霾的研究結果是汽車尾氣造成的,美國人的邏輯是,我用全價購買了車輛,交足政府稅款、保險和牌照費以後,每天24小時使用是我的權利。造成尾氣污染的是汽車生產廠家和煉油廠,如果限行就等於剝奪我購置車輛的資產。

而中國的邏輯是,每個老百姓都是霧霾的製造者,要做到綠色出行,不但要支持單雙號限行,更要閒置私家車。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概念。汽車企業、煉油企業、鋼鐵企業獲取巨額利潤,保障產品和生產過程不產生霧霾是他們的責任,這和消費者無關。

民眾的覺醒是防止霧霾的第二道防線。

第三點不同是。製造霧霾的人要為此買單,而不是受害的老百姓買單。老百姓有權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憑什麼要我自己花錢買口罩,憑什麼要我自己花錢買空氣淨化器。我全價買的汽車,全價上稅,憑什麼讓我開一天停一天。

洛杉磯治理霧霾的時候,他們是直搗源頭,那就是汽車生產企業和石油大亨。加裝尾氣排放設備,提高汽油標準,這要讓霧霾的源頭付出的代價比所有百姓多得多。

中國霧霾的源頭都是國有企業,怎麼對他們下得了手。就拿鋼鐵企業來說,國際上對中國鋼鐵反傾銷,也就是說中國製造霧霾的鋼鐵企業用白菜價賣給別人,還遭別人徵收高關稅,這種害人害己的缺德事已經足夠了,然後他們還產生霧霾。石化行業不也是這樣,中國的汽油本身就有問題。

說白了就是政府的產業結構出了問題,導致產能過剩,停掉會造成浪費和工人下崗,不停的話又不斷產生排放。這是根子上的問題,政府去整治,人家說這是你當年給我批的項目啊,你現在讓我關了,我怎麼辦?銀行怎麼辦?這不就成了一個死結了嗎。

政府對霧霾源頭企業的干預是防止霧霾的第三道防線。

第四點不同,老外絕對不接受自己這一代去犧牲概念,霧霾發生之日,也是百姓走上街頭抗議之時。根據歷史記載,洛杉磯霧霾引起全美的抗議行動,注意,是全美國,不是僅僅的洛杉磯,不是僅僅的加州,而是全美。也就是沒有霧霾的地方的人們依然抗議政府的不作為,倡導環境保護。如今中國深陷霧霾當中的人們還保持沉默,唯一站出來抗議的是成都人民,似乎還被以維穩的名義抓了起來。

這裏講講老外的邏輯,為什麼要抗議政府?霧霾到底和政府有什麼關係?當人們意識到製造霧霾的源頭是那些商業大佬的時候,民眾沒有能力去和他們鬥,只有逼着政府去整他們,因為百姓授權政府手裏掌握國家機器。你在台上不作為,百姓就用選票把你趕下來,換一批人上去替百姓說話。這裏讓我們看到選票的力量了。

民眾的反抗是防止霧霾的第四道防線。

第五點不同,國外霧霾受害者的集體訴訟不但發生在美國,同樣發生在英國,日本,乃至今天的印度和印尼,細心的人們完全可以在網上找到相關的報道。和霧霾相關的病患者得到相應的巨額賠償,這就導致企業對排放的重視。

中國的鋼鐵為什麼在國際上能賣出白菜價?石化企業為什麼如此腐敗?是因為侵害百姓以後他們不必付出任何代價。看到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罹患癌症死去,治療的過程導致一個又一個家庭的破產,有人能得到補償嗎?

公共健康是防止霧霾的最後一道防線。

中國人從來都是這樣,當沒有明顯侵害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永遠保持的是沉默狀態,真正得癌,也沒那個精神去折騰了。於是人們在霧霾當中一個接一個地悄悄死去,或許還等着大救星來解救自己。

在我看來,如今中國的霧霾要比當年非典嚴重上百倍,只是用了溫水煮青蛙。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109/86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