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馬雲向董明珠宗慶後狠狠地甩出3大巴掌

1月3日下午,阿里巴巴披露了2016年度納稅情況等七項數據,其中阿里和螞蟻金服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台納稅至少2000億元,創造了超過3000萬的就業機會。這一數字也給唱衰電子商務的兩位「納稅大戶」——董明珠和曾慶後有力的一擊。

事情回溯到2016年12月25日,董明珠和宗慶後在參加央視財經《對話》欄目時,對馬雲在雲棲大會現場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理論提出質疑。宗慶後不客氣地說道:除了新技術,其他都是胡說八道。(馬雲)本身不是(從事)實體經濟的,(能)製造什麼東西?

而董明珠更表示:90後喜歡開網店、不願到實體企業工作是「國家隱患」,會給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衝擊。

幾位大佬對馬雲的這一抨擊立刻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不過阿里巴巴方面很快對此作出回應,向董明珠和宗慶後狠狠地甩出了三個響亮的「巴掌」,大力哥以時間倒序的方式帶您回顧一下:

第三掌:「納稅大戶」不過是阿里帶動稅收的零頭

眾所周知,格力和娃哈哈都是「納稅大戶」。董明珠在2016年初回應格力2015年營收利潤「雙降」的時候提到,格力2015年納稅近150億元,累計納稅683.38億元,連續14年位居中國家電行業納稅首位。

董明珠認為,格力在行業內的競爭處於劣勢,就是因為注重「社會責任」,簡單來說就是稅收。2015年格力電器營收1005.46億元,納稅總額148.16億元;競爭對手美的營收1384億元,納稅總額83.23億元;海爾總營收897.48億元,納稅總額72.72億元。格力的納稅總額接近後兩者之和,營收僅為兩者的一半。

娃哈哈也算得上是納稅大戶,連續十餘年位居國內飲料行業第一,2014年納稅超60億,2015年56億,2016年上半年納稅31億。

不過,宗慶後並不以納稅為驕傲,其連續多年在公開場合指出,中國的稅費太重,呼籲少收稅。在12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宗慶後直言:「營改增說降低稅收,我看一點都沒有,說稅下滑了5000多億,我看是收稅收不下來,把沒有收上來的稅收當做降稅的指標了。」

然而,就當兩位傳統企業大佬抱怨稅費太重的時候,馬雲在做什麼?阿里連續多年公佈自身的納稅情況:2013年,阿里以70億元的納稅額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納稅第一名;2014年,阿里納稅總額首度邁過百億大關,為110億元;2015年納稅178億元;2016年納稅238億元。

在阿里創建初期,馬雲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宏偉願望」:「每天收入一百萬,每天盈利一百萬,每天納稅一百萬」,足以見得其對納稅這一公民義務的重視。

2016年,因為阿里平台產生消費增量而帶動的上游生產製造與批發增量、物流增量等所產生的稅收貢獻初步估計超過了2000億人民幣。在這個數字面前,無論是格力還是娃哈哈,只能算個零頭,又有什麼資格來質疑電商帶來的新經濟呢?

第二掌:企業沒有實體虛擬之分,只有好壞之分

10月29日,馬雲就曾對董明珠等人做出回應稱,企業沒有實體虛擬之分,只有好企業壞企業之分,我們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但是要淘汰落後的生產力。他還表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也不是對立關係,企業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實體經濟只有經歷住新科技的挑戰、轉型和創新的洗禮,才能面對明天的太陽。

「我覺得商人一定要學會如何受人尊重,必須堅持理想,必須堅持樂觀主義,必須堅持學習,我們必須自重、自尊、自信。」

馬雲還以英國的「紅旗法案」為例:最早英國發明了汽車,但由於馬車夫等傳統保守勢力的鼓動,英國推出了愚蠢的紅旗法案,:每個車裏面必須有兩個人,車前面有個紅旗,車不能超過紅旗的速度,汽車如果超過馬車的速度,汽車的牌照將會弔銷,為此保護傳統勢力的利益,保護馬車夫勢力的利益。結果德國汽車工業超過了英國,法國超過了英國,美國在汽車工業迅速把自己的國家變成車輪上的國家。

儘管並未點名道姓,但馬雲的演講對董明珠宗慶後等人的言論做出了很好的回應:如果不擁抱新科技的挑戰,那麼傳統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如果不接受新事物,再牛的商人也難以獲得尊重;如果故步自封打擊新技術,紅旗法案就是先例。

近年來的諸多案例也印證了這一論斷,在媒體領域,越來越多的傳統平媒向互聯網轉型,2017年京華時報、東方早報均宣佈停止紙媒發售,全力轉型自媒體。在出行領域,滴滴、Uber、為人們的出行創造了便利,儘管不斷遭到傳統出租行業的打壓,但卻收穫了用戶。在智能手機領域,小米憑藉互聯網思維異軍突起,引發了國產手機廠商的一致效仿,帶動國產手機行業的飛速發展……

這些行業通過技術的革新,通過思維的升級,煥發了不一樣的青春,但在這個過程中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這些打擊大多來自傳統行業的守舊派。

第一掌:借力美的,痛扇格力

無論是格力還是娃哈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直延續傳統企業的經營方式,認為發展遇到瓶頸是行業問題。

2015年,格力營收和淨利潤雙降,2016年中報顯示,上半年格力淨利潤下降44%,營收下降1.85%,企業形勢不容樂觀。

娃哈哈貌似更加糟糕,2015年娃哈哈營業收入494億元,排名民營企業500強中的第70位,相較於2014年收入暴跌226億元。儘管此後宗慶後對此作出解釋,稱「暴跌」是因為宏勝集團的拆分,但真實的下跌額度仍有53億。

一個是國內家電領域的「第一」,一個是國內飲料行業的「第一」,二者不約而同都將業務下滑的責任推給了電商的衝擊。

然而真相又是如何?

12月28日,就在宗慶後董明珠向阿里「開炮」後的幾日,國內另一家電巨頭美的發佈電商年度「成績單」——2016全年在天貓單渠道銷售額突破100億。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特意向阿里表示了感謝,從2008年開始,美的就通過阿里嘗試電商運營。通過不斷深入的合作,美的電商板塊保持高達60%的年複合增長率。截至2016年11月,美的電商佔比超過20%。

2016年4月,美的與阿里打通會員系統,實現統一內部運營、用戶、訂單和數據。目前,美的在天貓已累計收穫近166萬粉絲,成為天貓電器城被關注最多的家電品牌。

同樣是家電企業,2016年上半年,美的實現營業收入775.22億元,同比下降6.04%;淨利潤94.96億元,同比增長14.08%,數據明顯好于格力。

這一案例充分證明,電子商務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新的機遇,迎難而上者自然迎刃而解,退縮恐懼者也必將惶惶不可終日。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科技大力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104/86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