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陸港學者熱議大陸房地產問題 觸深層原因

12月3日,幾位中港金融界人士在海南三亞舉行的一次圓桌對話上針對大陸房地產分化問題展開熱議,學者直指中共土地政策以及貨幣超發問題。

土地財政引發地價高漲

經濟學家湯敏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房地產市場上,如果不解決地方政府靠賣地解決財政收入的問題,房價飆升的怪象還會不斷出現。

過去幾年裏,一線城市大量減少土地供給,這也造成一線城市房價漲得太快。

香港大學金融與公共政策教授肖耿也認為,房價是一個市場信號,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去一線城市,最好的企業都在一線城市,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卻遠遠落後於市場的需求。

今年地方政府減少土地供應的問題,被經濟界和媒體擺在枱面上,受到廣泛批評。比如上海,上海在城市規劃中規定今年「減少土地供應」,今年前七個月只完成供地計劃的30%;今年上海房價地價都出現暴漲,「地王」頻出,假離婚貸款購房者扎堆。

經濟學界批評上海政府人為製造土地短缺,勢必會製造高價土地,其背後是地方政府和官員依靠土地財政、哄抬房價,塞滿了自己的腰包。

9月末當局大規模調控樓市之初,上海《解放日報》仍然稱「再大的風浪波動,也不能讓我們隨意拋棄認準的方向」;接下來的10月8日,上海幾乎是22個城市中最後推出樓市新政的,其中規定了增加土地供應。

中共土地財政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中共地方政府和官員仰仗中共治下的土地公有制,人為增減土地供應,並高價出讓土地使用權,同時大肆開發房地產,以高房價來維持高地價,以便更多獲利,結果導致房價高漲的同時,也出現樓市過剩問題。

房地產貸款不斷增加

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認為,房地產市場火爆還與貨幣超發有關,貨幣規模在不斷擴大,貨幣創造的速度,已經趕上了經濟發展的兩倍。

對於這一點,經濟學家吳敬璉也曾表達過同樣的觀點,超發的貨幣很多流入了房地產市場,中共地方政府建立融資平台不斷獲得貸款,結果導致房價泡沫加劇、一些地區房產過剩,實體經濟受損。

有數據顯示,從1998年至今,大陸房價上漲的速度與中共央行發行貨幣的速度一致——從1998年到2015年,中共央行廣義貨幣(M2)增長了14倍,同期內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價上漲了大約15倍。

今年10月份的新增人民幣貸款中,居民房貸佔比高達75%。房地產開發商今年的融資額度已經高達11156億,是歷史上首次突破1萬億,並被曝完全依靠融資拿地。

當局今年的限貸措施包括,提高個人房貸首付比例、要求銀行理性對待房地產貸款、禁止房企將發債資金用於土地市場等。

房地產稅存在障礙

今年,房地產稅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坊間一直在討論房地產稅何時出台。

經濟學者張軍表示,房產稅已經講了很多年了,問題是房產稅現在到底能不能解決中國房價的問題。

他認為,在大陸的環境下,房地產稅具有一些障礙,主要是土地70年使用權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歐美國家徵收房地產稅的前提是土地私有化,但是中共自奪權以來,規定土地公有制,個人不能擁有土地產權,花錢買到的只是最多70年的土地使用權。

另外,財經作家齊俊傑認為,(中共)地方政府高度依賴土地財政,如果將來讓房地產稅等於地方政府賣地收入,那麼房產將成為一種負擔,很可能引發房產拋售,進而會衝擊銀行信貸系統。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205/84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