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誰還有實力拯救東北 誰還願意在東北就業

—我為什麼不願在東北工作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中國式拯救套路。先是大魚救小魚,然後,大魚救不動了,最後,中央出手拯救大魚。不過,10餘年過去了,拯救大魚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從2014年開始,東三省經濟增速急轉直下,全國排名墊底,今年上半年,遼寧甚至出現負增長。然後,各種聲音紛紛出爐,「東北危矣」「拯救東北」,不一而足。甚至有專家大膽設想,東三省和南方發達省份合作共建,結成對子,劃定合作特區,由南方省份派出幹部、調動資本,共管、共建。

東北經濟需要擺脫低谷,但是,怎麼擺脫?在「拯救論」眼中,無非是依靠外力「救東北」,或者依靠來自中央政府的洪荒之力,或者依靠外地的先進經驗與資本。但是,這些論調都迴避了一個基本的現實問題,東北的盤子越來越大,誰還有實力拯救?

而且,這也會製造新的地域不公平。東三省需要拯救,同樣陷於經濟危機當中的山西需不需要拯救,甘肅、寧夏等還不如東北的落後省份需不需要拯救?

「救東北」也是種病,得治。東北的未來不可能繼續依靠權力意志拯救,而是需要一場深入靈魂的自救,就像開黑車的張師傅和不願留在東北的大學女生一樣。

行政意志再也救不了東北

就在這兩天,東北特鋼集團進入了破產重整程序。

為了拯救東北特鋼集團,遼寧曾經動用了一系列手段,但是,上半年以來多次債務違約,讓一切拯救行動走到了山窮水盡。最終,這家有着111年歷史的東北大型國企只能走進破產重整程序。

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等於在東北宣示了行政拯救的失敗。將東北特鋼未來的命運交給市場和法律,既是最不壞的解決方案,也有助於擺脫救助失敗國企的路徑依賴。

東北特鋼是家很有象徵意義的公司,本來是為了拯救更小規模的鋼鐵國企而生。

原來東北並沒有東北特鋼這家公司,只有大連鋼鐵集團、撫順特鋼以及北滿特鋼。用東北話說,這三家公司的歷史老悠久了。建廠最早的大連鋼鐵集團成立於1905年,撫順特鋼和北滿特鋼分別成立於1937年和1952年。

東北經濟困局:我為什麼不願意在東北就業

在這三家鋼鐵公司中,撫順特鋼最先不行了。2002年,撫順特鋼陷入生存危機。這個時候,遼寧省政府決定讓大連鋼鐵來拯救撫順特鋼。撫順特鋼先是交由大連鋼鐵託管,然後,兩家公司合併成了遼寧特鋼集團。

不到一年,成立於日本侵華時期的黑龍江北滿特鋼也不行了。2003年,北滿特鋼嚴重虧損並全面停產。這個時候,黑龍江和遼寧商量了一下,決定讓新成立的遼寧特鋼來拯救北滿特鋼。還是老辦法,先把北滿特鋼交由遼寧特鋼託管,一年之後,2004年9月,兩家鋼鐵企業順理成章合併,成立了東北特鋼集團,總部在大連。

在正常的市場當中,一家大型企業兼併了另一家大型企業之後,一兩年時間未必都能磨合到位,東北的地方政府卻讓大連鋼鐵接連吞下兩家同等體量的鋼企。這會吃壞肚子的,倉促而又弱弱聯合的東北特鋼未來能好到哪裏去?

不過,東北特鋼的成立趕上了「好時候」。就在一個月前,也就是2004年8月,中國政府提出了第一個振興東北計劃,大量資源向東北國企傾斜。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中國式拯救套路。先是大魚救小魚,然後,大魚救不動了,最後,中央出手拯救大魚。

不過,10餘年過去了,拯救大魚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一系列來自地方和中央的行政救濟,並沒有帶來東北的國企改革,並向現代企業治理模式演化,反而讓大量的東北國企把爛攤子越做越大。

2007年,東北特鋼成立後不久,因為環保問題,總部需要搬離大連市區。大連新基地的總投資被確定為56.4億元,其中約40億元來自於大連基地老廠區的土地出讓金,其餘部分則由公司自籌。

東北經濟困局:我為什麼不願意在東北就業

東北特鋼總部。

負債十幾億元,對東北特鋼本來說也沒什麼太大的風險。很不幸,東北特鋼在新基地的建設過程中,趕上了4萬億,趕上了鋼鐵行業振興計劃,結果投資規模急劇膨脹。2010年,大連基地投資增加至100億元。項目竣工投產時,實際投資額高達156億元。最終到現在,東北特鋼負債500億元。

這麼大一個爛攤子,地方政府救不起,中央政府也不願救,同行業的「接盤俠」也找不到,最後,只好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讓東北特鋼以破產重組的方式「斷尾求生」。

東北特鋼是東北國企和東北經濟的一個縮影。

救東北,救出了俄羅斯病在研究東北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東北居然也患有俄羅斯病,近年來,東北經濟的表現幾乎和俄羅斯同步同頻。

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影響,俄羅斯在2014年經濟急轉直下,2015年負增長3%,今年上半年負增長0.9%。

東三省也是在2013年經濟增速達到頂峰之後,出現斷崖式跳水。2013年,東北三省的GDP增速分別為,遼寧11%、黑龍江9.6%、吉林9%。遼寧經濟增速排在全國第一集團,黑龍江和吉林也在中游,並不落後。

2014年,各省經濟增速普遍下降,但是,東北經濟增速下滑幅度最猛,和嚴重依賴煤炭的山西組成了「墊底集團」。

2015年,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名義GDP增長率分別為-0.29%、3.41%和0.26%。

東北經濟困局:我為什麼不願意在東北就業

東三省GDP增長率。

東北和俄羅斯之所以會有相似的經濟表現,主要還是在於經濟結構類同,高度依賴資源產業和重工業,發展經濟主要依靠國企,政府主導資源配置,以及廣泛存在的官員腐敗。

數據顯示,2014年東北第二產業GDP佔比為47%,高於全國42.6%的平均水平;服務業發展則相對緩慢,佔比僅為42%,低於全國48.2%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工業總產值中的重工業佔比偏高。2014年東北重工業佔比仍維持在78%,高於全國不到70%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龍江和遼寧省重工業佔比分別高達80%和79%,且多集中在鋼鐵、煤炭、石油等產能過剩行業,產品也多處於產業鏈的底端。另外,東北經濟又高度依賴國企甚至央企。以黑龍江為例,央企佔全省工業的比重達60%以上。

不過,與俄羅斯相比,東北的經濟結構還要好一點。2014年,俄羅斯能源和原材料工業佔比高達67.2%。所以,俄羅斯在這一輪全球經濟低迷當中,跌得更狠。

當然,如果有人喜歡比爛的話,膿腫之處也會燦若桃花。東北之所以會患上俄羅斯病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歷史原因,二是錯失改革機會。

從歷史來看,東北在1949年之後,是中國最像前蘇聯經濟模式的地區。東北離前蘇聯最近,和其他地區相比接受的蘇援最多,加上礦產資源豐富,於是成為共和國天然的重工業基地。

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東北是影響最大的地區,但同時也是改革最不徹底的地方。一直到現在,企業辦社會仍然在東北普遍存在。前兩年,大慶油田對職工子弟就業進行招考改革,這只是讓招工更加公平的一點改進,只是輕輕地碰觸到了油田職工的一點點特權,沒想到居然也引起軒然大波,引發群體性事件。

在本世紀之初,受宏觀經濟影響,東北經濟低迷不振。此時,如果能夠繼續推進國企改革,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東北或許就能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但當時的政府沒有這樣做,反倒是以一副虧欠了東北人民的心態,在2004年推出了振興東北計劃。國家資源大量向東北國企傾斜。東北成為新一輪國進民退的急先鋒。

東北經濟困局:我為什麼不願意在東北就業

在本世紀之初,受宏觀經濟影響,東北經濟低迷不振。此時,如果能夠繼續推進國企改革,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東北或許就能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但當時的政府沒有這樣做,反倒是以一副虧欠了東北人民的心態,在2004年推出了振興東北計劃。國家資源大量向東北國企傾斜。東北成為新一輪國進民退的急先鋒。

當然,就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來說,東北恐怕也算不上優等生。今年春天,一位浙江某地的民政官員對我說,在全國的民政系統中,他們是最辛苦的,最舒服的還是東北,那邊有些城市民政系統的人員編制比他們多一倍。

在新世紀的十幾年中,東北的經濟結構單一、粗放式發展等問題,從中央到地方也不是不想改變,但東北和俄羅斯一樣,經濟好的時候沒有動力改,經濟差的時候又改不動,最終只能坐困愁城。

改革開放本身就是一場偉大的自救那麼,東北究竟應該怎麼辦?

是讓國企破產,然後,讓東北的大老爺們到帝都開黑車,或者,如有些人嘲笑的那樣,東北的姑娘們去做網絡女主播或者網紅,來拯救東北?

我要說的是,這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好。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個個自由人的聯合,大家基於自身利益,通過分工合作,而兌現自己的經濟價值。只要不是違法犯罪,任何能夠帶來收入的工作和職業,都比在殭屍企業中混日子、坐吃山空要強。

自救不是什麼恥辱的事情,而且是理智並且勇敢的行為。我們不要忘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本質上也是一場偉大的自救運動。

1978年,安徽小崗村十八位農民冒着「掉腦袋」的風險,立下生死狀,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紅手印,由此拉開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這18位小崗村村民的行為,不是政府安排的,完全是在政府和僵化的體制解決不了他們的吃飯問題之後,展開的經濟自救。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紅手印的「包產到戶」契約。

東北經濟困局:我為什麼不願意在東北就業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紅手印的「包產到戶」契約。

城市中的市場經濟,則始於返城知青和待業青年們的經濟自救。政府無法解決就業,他們也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冒着被打擊成「投機倒把」犯罪分子的風險,成了倒爺,在夜市練攤。「倒爺」們讓商品流動加速,讓市場信號滲透進了計劃指揮棒下的國企,最終撬開了計劃經濟的閘門,讓政府放開了價格管制。

說改革開放始於小崗村的村民自救,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的自救行動,一點也不誇張。

自助者方有天助。全國人民都已經自救了將近40年,東北為何就不能自救?經濟陷入困境,恰恰應該是東北自我救贖、自我拯救的開始。

政府層面的自救行動無非是,東北需要把這些年落下的改革開放功課補上,尊重市場和法治,保護民營經濟,鼓勵創新,從政府自身和國企開刀,該裁員的裁員,該破產的破產,千萬不要再有什麼天上掉下幾萬億的幻想。

民間也要擺脫對國企、政府的依賴思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固然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是,如果這份工作並不帶來更好的收益,只是混日子、等救濟,就是可恥的,也是沒有希望的。

我並不主張用開黑車解決所有東北人民的就業。實際上,很多東北國企的職工是很好的工程師、技術工人,他們如果想開了、放下了,完全可以在其他企業、在別的地方找到更好的工作,獲得更好的收入。

越來越多的東北人走出東北,到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沿海經濟發達省份開黑車、打工、做生意,對家鄉也是好事。等到有一天,走出去的東北人還會帶着資金、技術和新觀念回到東北,他們才會成為「東北救助運動」真正的主力軍。不要擔心他們不會回去,就像不要擔心中國的海外留學生不回國效力一樣。而且,他們比發達地區借調去東北的幹部管用得多。

越來越多的東北人走出東北,到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沿海經濟發達省份開黑車、打工、做生意,對家鄉也是好事。等到有一天,走出去的東北人還會帶着資金、技術和新觀念回到東北,他們才會成為「東北救助運動」真正的主力軍。不要擔心他們不會回去,就像不要擔心中國的海外留學生不回國效力一樣。而且,他們比發達地區借調去東北的幹部管用得多。

在經過10多年的高歌猛進之後,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平庸時代」。現在、未來一段時期,都不會再有一位「救火隊長」式的超級英雄出現,力挽狂瀾。1.2億東北人的幸福,就在自己手上。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023/82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