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餵不飽的白眼狼:中國軍事援助朝鮮的歷史與現實

薩沙聽過一句名言:看看一個人的朋友,就知道他是什麼人!

這句話用在國家上也完全靠譜!我們的偉大盟友朝鮮,就是一個餵不飽的白眼狼。上周,朝鮮又在中朝邊境不遠處進行了一次核試驗。中美韓俄各國政府,一致表示譴責。相比其他國家,中國更是氣憤之極。我們對於朝鮮的援助時間長達70多年之久,數量巨大,內容極多。但援助卻沒有換來朝鮮的友善,而是一味一意孤行。大家聽薩沙好好說一說。

我國一直反對朝鮮擁有核武器。這不但會導致朝鮮問題升級,還會讓美韓有藉口繼續部署先進武器系統,對中國造成威脅。在之前的2016年3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朝鮮的投票中,中國並沒有投棄權票,而是投了贊成票。這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我們的憤慨。

我們的憤慨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們給了朝鮮無數援助,卻根本無法影響朝鮮的決策。

中國對朝鮮的援助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在解放戰爭時期,朝鮮支援給解放軍2000多火車皮作戰物資,有的是無代價支援,有的是通過物資交換。類似的援助還有很多,比如:1946年,當我軍放棄安東、通化時,有1.8萬餘傷病號和家屬以及後勤人員撤離到朝鮮境內,有85%的戰爭用物資轉移到鴨綠江以東。在我軍放棄安東、通化撤退時,我方轉移到朝鮮境內的戰略物資達2萬多噸。

解放戰爭時期

在解放戰爭中,朝鮮作為蘇聯和中國物資的中轉國,給予解放軍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當時解放軍很多單位設置在朝鮮境內,南滿和北滿的解放區也通過朝鮮進行聯繫,至於軍火物資的援助更是很驚人。從蘇聯控制的大連運到華中的軍火和其他物資,很多是用朝鮮貨船。這些都寫在薩沙的《黑白林彪》中,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看,這裏不再多說。

對於朝鮮的幫助,解放軍是很感激的,很快投桃報李。

在解放戰爭還沒有結束的1949年,解放軍將序列中的164、165兩個朝鮮族師,配備解放當時最好的武器(1萬320人的166師就配備長短槍7000支,輕重機槍近400挺,衝鋒鎗900支,各種火炮150門,非常驚人了),完全移交給朝鮮。這兩個師被改名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和第6師,是後來進攻韓國的最精銳主力。

稍後的1950年,我們將已經南下正在作戰的156師和全軍所有朝鮮族官兵合併,全部交給朝鮮,這就是朝鮮人民軍第12師。

換句話說,在韓戰初期中,突襲韓國的人民軍有超過三分之一都是中國朝鮮族官兵。這些官兵已經在中國作戰多年,經驗豐富,戰鬥力極強,甚至可以說是老兵油子。其他沒有作戰經驗的人民軍新兵,根本無法跟他們相比。正是依靠這支強悍的中國朝鮮族部隊,人民軍勢如破竹,打的南韓軍無法招架。他們甚至擊潰倉促趕來的美軍,直逼釜山,差一步就將美韓軍趕入大海。

這可謂中國對朝鮮最初的援助。

-----------------朝鮮的T34坦克,都是當年志願軍留下的。

韓戰期間

解放軍公佈的官方數據,韓戰期間,我們先後使用了190萬大軍,犧牲巨大。

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基本覆滅,後方也被美軍基本搗毀。韓戰幾乎所有戰役都靠志願軍作為主力來完成,補給也都是中蘇提供。

據齊德學的數據,抗美援朝的軍費極為驚人,幾乎等於新中國1950年全年財政收入。在1951年財政預算總收入69.5億元人民幣中,軍費支出為33.4億元,佔48%。

從朝鮮撤退時,志願軍將不下10個師的武器裝備和其他武器轉交給朝鮮,價值至少3億美元。

韓國方面認為,這些武器裝備包括近7萬支衝鋒鎗、900多門大炮、1000多輛汽車和大量戰鬥機、坦克等。

直到今天,朝鮮仍然保存中國無償援助的250輛T34坦克作為教學使用。

志願軍撤退之前,自己節衣縮食,提供了2000萬斤糧食和60萬件衣物,軍隊醫院為朝鮮人治病近200萬次。

戰爭結束時,中國許諾朝鮮不用償還戰爭時期的高達14.5億盧布的債務,同時計劃在1954年到1957年無償援助朝鮮16億盧布。此時朝鮮的東歐盟友也大力援助朝鮮,援助金額總數2億盧布,而蘇聯許諾援助10億盧布。換句話說,韓戰後短短几年內,我國援助金額超過蘇聯和東歐國家總和。

之後直到文革中蘇決裂期間,中國始終保持很高的援助水平。

根據朝鮮方面統計,這一階段朝鮮經濟建設的資金,有百分之三十幾來自外國援助,其中一半來自中國。

除了無償援助以外,我們還同朝鮮進行所謂的進出口貿易。

我方以低廉的價格將朝鮮急需的糧食、棉花、煤炭、橡膠等等資源出售給朝鮮,然後以遠高於市場的價格進口朝鮮的海產品、鐵砂、化工原料和蘋果等等。

以海產品和蘋果為例,我國進口以後顯然不能高價賣,只能以較低的價格供應給本國民眾,連續虧本兩次。

還有一些商品,中國明明不需要也無法轉賣,也大量從朝鮮購買。諸如碳化鈣,到1957年已經從朝鮮進口數萬噸,倉庫中堆積如山。當年,中國才被迫拒絕朝鮮繼續出口3萬噸的要求,改為進口8000噸。

----------------朝鮮空軍至少三分之一飛機是我們援助的,其中107架殲5、159架殲6、40架殲7、80架轟5。其中轟5在當時是中國主力戰術轟炸機,殲7更是最先進的戰鬥機。

毛澤東時代

從1960年開始的中蘇決裂中,朝鮮左搖右擺,以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

中朝的援助加上本身資源比較豐富,在五六十年代,朝鮮經濟甚至不亞於我們。

根據朝鮮自己統計,1959年朝鮮人均工業品和農產品數量,已經超過東歐中相當發達的捷克斯洛伐克,僅僅比日本稍遜。

在三年困難時期,我們一些朝鮮族或明或暗的回到了朝鮮,因為他們生活水平更高。

即便如此,這經濟嚴重困難的幾年,我方繼續援助給朝鮮6229萬美元。

尤其是國內糧食問題最嚴重的1960年,我國仍然無償援助朝鮮高達23萬噸糧食,真是勒緊褲腰帶了!

在三年困難時期的最後一年1961年,我國財政出現11億人民幣的巨大赤字,重工業總產值下滑百分之五十,輕工業下滑百分之二十。這種情況下,我國仍然按照約定,保質保量無償援助給朝鮮大量煤炭。當時將這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規定一噸也不能少,甚至在12月額外多交付了8萬噸(將國內企業用煤調撥給朝鮮,導致自己缺煤嚴重)。為什麼這麼做?是因為朝鮮完全依靠中國煤炭發展重工業。即便如此,朝鮮竟然還抱怨煤炭裏面摻有石頭,要求調換。

如果說這是中國人主動給的,朝鮮主動的索要並不少。

1961年到1962年,朝鮮主動索物品眾多,其中包括:鋼管28000噸,10萬個紗錠。當時中國鋼管也奇缺,還需要向蘇聯進口。為了朝鮮這個小兄弟,我們咬牙答應提供一半。至於10萬紗錠中國實在拿不出,只能將邯鄲等地的第3第5棉紡織廠全部設備拆卸,將12萬個紗錠提供給朝鮮。

1963年,朝鮮向中國提出以3萬噸大米換6萬噸小麥的要求,原因是朝鮮大米在資本主義國家銷路不好,賣不出去。鑑於當時中國國內小麥尚不夠供應,如要供應朝鮮,中國只能從澳大利亞購買。外貿部經請示中央後決定同意交換。這樣一來,小麥的買價、運費、保險費加在一起,中國要虧損外匯16萬英鎊。中國政府非但沒有要求朝方補償外匯虧損,還主動提出連同朝方大米的運費中方也一併負擔。

可以說,我們為了援助朝鮮也是玩了命了,連家底都拆了。

1961年到1964年,中國繼續無償援助給朝鮮高達4.2盧布的貸款(不包括實物援助)。

相比起來,蘇聯則比較硬氣,對於朝鮮的索要和無償援助等要求明確反對。

1961年朝鮮從蘇聯購買30萬噸小麥,事後想要賴賬。蘇聯堅決反對,以停止軍事援助威脅,朝鮮被迫用儲存的黃金支付。

不過,就軍事援助上,蘇聯對朝鮮仍保持很大力度。

為了爭取朝鮮,蘇聯於1970年前後提供給朝鮮650輛T54/T55坦克和300輛的零件。同一時期,為了不少於蘇聯援助數量以爭取朝鮮,已經陷入文革大混亂中的中國,仍然提供給朝鮮500輛59式坦克和175個底盤。

相比中國一味講究政治,蘇聯則比較算經濟賬。

稍後朝鮮提出蘇聯繼續無償援助潛水艇、米格-21殲擊機,並幫助其建立12個地對空導彈師,花費1億盧布,蘇聯就拒絕了。朝鮮只能轉而向中國求援。

文化大革命影響,中朝曾經在1966年到1968年短暫的決裂期,1970年就徹底恢復。

從1971年開始,中國援助相比之前提高了5到10倍,尤其軍事援助內容極為豐富,涵蓋了海陸空各兵種。

朝鮮現役的米格17戰鬥機、米格19戰鬥機、坦克、潛艇、巡邏艦等重武器,都有大量為中國無償援助!

最有代表性的,可謂無償幫助朝鮮建立潛艇工廠和提供全部技術。

在1971年,我軍將自己最先進的033型常規動力潛艇(羅密歐級)提供給朝鮮,將朝鮮一個小漁村馬養島建設成一個可以年產4艘潛艇的大型工廠。

為此,我軍不但提供了巨額援助(朝鮮潛艇項目是70年代中國對外僅次於非洲坦贊鐵路的第二大援助,這條鐵路花費10多億人民幣)和大量技術人員。

為了保證1974年朝鮮自行組裝的潛艇下水,我國甚至將江南造船廠準備提供給解放軍海軍的潛艇半成品,緊急運往朝鮮。

除了武器以外,我們還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和戰略物資。

僅僅以石油援助為例,根據中朝協定,從1971年開始到1976年毛時代結束,每年援助50萬噸,占朝鮮進口石油總量的的百分之八十。

根據朝鮮方面統計,從戰後到70年代,朝鮮一共得到21億美元援助,中國援助佔百分之三十。大家要記住,這是當年的美元,不是現在的美元。

-------------朝鮮目前最先進的22艘羅密歐級常規潛艇,基本都是中國援助或者提供零件由朝鮮組裝的。時至今日,它們仍然是朝鮮潛艇部隊的主要力量。

改革開放以後

改革開放剛開始,中國對於朝鮮的軍事援助並沒有減少。

1983年,中國將20架殲7I戰鬥機無償送給朝鮮。要知道,當時中越戰爭還在進行着,裝備老舊的解放軍空軍也急需新式戰鬥機。中國每年僅能生產40架這種戰鬥機!

除了武器以外,我們還提供技術。

朝鮮當年比較先進的自研發武器,幾乎都有中國技術影子。如著名的天馬系列坦克雖是仿造T62坦克,其中很多技術就來自我們。

此時蘇聯已經解體,繼任的俄國停止軍事援助,還要求朝鮮還清大量的欠債,由此俄國援助基本中斷。

中國成為朝鮮唯一的依靠。

90年代開始,朝核問題逐步嚴峻,中國開始逐步減少對朝鮮的軍事武器的援助,卻提高了物資援助的水平。

1999年到2002年,中國在自己需要大量進口石油的情況下,仍然提供給朝鮮175萬噸石油。

到了朝核問題白熱化的2003年,朝鮮不在乎我們的意見,一意孤行的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不過,當年我們仍然提供了47萬噸石油,價值7646萬美元。

至於糧食援助更是可觀。從90年代開始,朝鮮陷入嚴重糧食問題,餓死了很多人。

我們立即開始大量無償援助糧食,僅次於美國和歐盟成為朝鮮糧食援助第三位。世界糧食計劃署曾發佈報告稱,從1996年至2009年間,中國對朝鮮糧食援助總計約為345萬噸左右,佔到世界援助總額的26.9%。2005年,我們援助朝鮮糧食53萬噸,占當年國際對朝糧援的92%。

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龍山認為,朝鮮糧食缺口的一半,是靠中國援助解決的。

除了糧食以外,朝鮮要求的援助項目從日用物資到工業原料,無所不包括。

韓國方面認為,僅僅2001年到2005年有據可查的中國援助物資,就高達7億美元。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根據中朝公佈的消息統計,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對朝鮮援助至少在15億美元到37.5億美元之間。

至於實際援助了多少,對於中朝兩國仍然是機密,不會對外公佈。

-------------朝鮮除了濫用我們的援助反咬一口以外,還做了很多齷齪的事情。目前東北的冰毒,相當一部分來自朝鮮,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朝鮮官方製毒販賣到東北,賺取巨額利潤。還有就是,大量朝鮮入境的假人民幣。至於幾乎明搶一樣對付在朝鮮投資的中國商人,相比這些就是小事了。

關鍵是,朝鮮善用了我們的援助嗎?顯然沒有。

韓國媒體稱,2012年朝鮮用於金正日偶像化工作就高達1.1億美元!僅僅平壤萬壽台修建了高達23米的金正日銅像,其製作費用高達1000萬美元。在建於朝鮮全國主要交叉路口的永生塔(約3200個)上刻上金正日3個字的工程,花費了2500萬美元;更換讚揚主題思想的馬賽克壁畫花費了1500萬美元;為更換超過2000萬個的金日成和金正日肖像畫,花費了2000萬美元等等。

如果用這1.1億美元,可在國際糧食市場購買38萬噸玉米(每噸290美元)。這可以填補聯合國推算的朝鮮今年糧食缺口(50萬噸)的大部分。而當年中國援助朝鮮糧食、建材等,價值高達6億元人民幣。按照中華糧網和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東北大米和玉米的批發價,6億元人民幣可以在中國購買15萬噸大米或者26.5萬噸玉米。

換句話說,朝鮮只要拿浪費的1.1億美元和中國援助的6億人民幣,就完全可以當年的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據說前國家領導人訪問朝鮮,看到巨大嶄新的偉人像以後極為不滿,還說:這些都是濫用我們的援助建的!

有一個台灣網友說的很好:老百姓養條狗還可以看門,養頭豬還可以吃肉。老共花了這麼多錢養了朝鮮卻被反咬一口,那還不一刀剁了做狗肉火鍋啊!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薩沙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919/80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