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烏坎封村 80人被抓 5香港記者被暴力遣返

廣東省烏坎村的大規模武力鎮壓行動進入第三日,當局目前仍封鎖村莊,氣氛緊張,中秋節街頭冷冷清清。早前被拘捕的村民達80人,已有少部份於15日被釋放。5名香港記者被暴力強制押返香港。網絡作家「秀才江湖」的妻子,因在微信轉載烏坎事件的報道被行政拘留10天。外界擔心烏坎消息被封鎖,可能遭受更暴力鎮壓。港媒評論,曾被賦予中國溫和改良希望的「烏坎模式」,註定是一場要破滅的幻夢。

2016年9月15日,警方於烏坎村附近的東海大道設置關卡,限制車輛入村。(村民攝)

80人遭拘捕,村莊被封鎖,打電話都抓

自由亞洲報道,一位不願具名的烏坎村民周四(15日)表示,數天以來被拘捕的近80名村民,村內所有路口仍有警察把守,出入都要檢查身份證,村民現在亦不敢外出,當局更出動無人機監視村民,大部份的店鋪及食肆繼續停業。

村民:剛剛聽說有3個學生放出來,還有一對夫婦放出來,因為(當局)知道他們與烏坎事件沒有關係,共5、6個剛剛聽說放出來。現在都是警察、便衣及警車在村裏面穿來穿去,打電話(與外界聯繫)都抓。

他表示,中秋節原是萬眾歡騰的日子,闔家團聚。但經警方鎮壓,街上就像「死城」,街上冷冷清清。由於村內大部份的菜市場已經停業,加上沒有超市,居民現在唯有與鄰居互相提供食物照應。

至今已經有5名香港記者被當局趕離烏坎村,早前當局懸紅兩萬元抓捕記者,他擔心再沒有媒體願意冒險報道烏坎情況。

5名香港記者被遣返香港

明報報導,14日又有4人被抓,有2人是在13日衝突中向警方投擲石頭、且以往亦有參加示威遊行的林氏兄弟;1人為下肢癱瘓、平日坐輪椅舉牌遊行的女村民。

除再有村民遭逮捕外,當局也嚴格控制境外記者對於烏坎村衝突的報導。14日,有2名記者在入村時因未獲得村民接應,而被警方扣查後送走;另有3名躲藏在村民家中的記者被警方發現。據明報報導,當時香港記者所在村屋被警察破門而入,記者被按倒在地,抬起扔進車中,亦有暴力動作及粗口辱罵。在被帶到陸豐市公安局後被詢問及扣押5小時,期間簽署承諾書,保證「不再違規到陸丰采訪」,之後被車連夜送返深圳。約5點抵達後要求記者返港。一同被押回的還有稍早前在烏坎村附近被攔截扣押的「香港01」網媒的兩位記者。

報道稱,與明報和南早記者同在村屋中的烏坎村民當時也一同被帶走,但不知其下落。另有消息稱,公安早前拘捕了為進村採訪記者指引方向的兄弟倆人。

這3名記者連同之前入村時被截查的記者,都於15日早晨返回香港。

另據報導,烏坎村有廣播呼籲村民舉報藏匿在村中的境外記者,而每舉報一名記者可獲2萬元獎勵。

黃美娟微信轉載烏坎消息被拘留

自由亞洲報道,網名「秀才江湖」的網路作家吳斌表示,他的妻子深圳市維權人士黃美娟周三晚上突然被警察帶走調查,指她涉嫌「散佈謠言」,於網上發佈烏坎村的消息,於周四起行政拘留10天。

消息被封鎖,外界擔心烏坎遭更暴力鎮壓

蘋果日報》9月15日發表評論《別讓烏坎村變成韓國光州》表示當局封鎖消息,使村外的人特別是中國國內其它地方的人根本不知道村子發生了什麼事,不知道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人正被打成暴民,被暴力鎮壓。

文章認為,對所有專權政府來說,把武力不斷升級以遏制反對者是他們唯一會做、懂做的事,再加上全面封鎖了消息及對外通訊,當權者使用武力時更肆無忌憚,令人不禁擔心堅持抗爭的烏坎村村民會面對越來越殘暴的打壓。

文章表示,陸豐市政府始終沒有正面回應村民的訴求,沒有徹底追究侵奪村民土地利益的財團及官員,或把土地權益歸還村民;反而把事件變成政治、治安事件,認為抗爭的村民是在擾亂秩序及公共安全,不斷派出公安到村內滋擾、威嚇村民,逼他們放棄行動。甚至將矛頭指向致力維護村民權益的烏坎村村代表林祖戀及他的家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拘捕,再導演一場認罪秀把林祖戀判處入獄,好令村民的抗爭失去一個重要的領導及支持力量。

「烏坎模式」註定破滅

刊登在《動向》雜誌2016年8月號上,署名野渡的評論文章《烏坎──臆想模式的破滅》認為,「烏坎模式」——溫和改良的道路,註定是一場要破滅的幻夢。

2011年9月,烏坎村民因質疑村官通過非法土地交易謀取私利而舉行了大規模遊行,並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官方在壓力下為平息事態被迫與村民妥協。村民們一人一票選出了自己的村長——林祖戀。一些人認為此事件為化解中國的官民矛盾、基層民主自治提供了「烏坎模式」,《金融時報》曾在頭條中宣稱:「烏坎為中國提供了民主典範」。

但該評論文章認為,這種「不授人以柄,不冒犯官方,不挑戰官方政治正確,不質疑官方的執政合法性」的「烏坎模式」只是民間主觀作出的美好願景。事實上,這5年來,官方的承諾流於紙面,烏坎村民無法用選票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被非法侵佔的土地依然無法收回,參與抗爭的活躍分子被秋後算賬⋯⋯

文章進一步表示,烏坎村民希望以唱國際歌,揮舞紅旗的去政治化抗爭手段,實現經濟利益的訴求,但它並沒有觸動官方控制社會的底線。當時官方的妥協,只是為了有效減輕國際輿論的壓力,避免事態擴大影響到主要官員在翌年「十八大」上的政治前途,而進行的緩兵之計,從來就沒有成為過官方化解官民矛盾的「模式」。

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916/80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