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魏則西生前怨恨:買印度便宜藥不讓入關 難道等死?

在知道上當受騙後,兒子只有輕描淡寫的一句「特別生氣。」不過,魏則西的怨恨至少還有一次。他說自己那是他第一次有如此深層次的怨恨。他要吃一種藥,在香港買是四萬四千元一個月或者40天,他吃不起,但在印度買的話只要五千塊,可是不允許入關。「難道我等死?」魏則西如此寫道。

2016年4月13日,陝西咸陽,魏則西的墓上擺滿了他生前愛吃的水果、餅乾、巧克力。本版圖片/CFP

4月13日,陝西咸陽,魏則西的遺體被推去火化,父母坐在殯儀館外等候。魏則西父親說:「以後只有我們兩個相依為命了。」

4月12日,22歲的魏則西死了。留下那個關於「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的故事。

兩年前,即2014年的4月,魏則西被查出得了滑膜肉瘤。這是一種惡性軟組織腫瘤,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生存率極低。當時,他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讀大二。

生病前,他的夢想是大四之後去美國學計算機;生病之後,他唯一的夢想就是能夠活下去。

癌症鬥爭期間,他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破滅。他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排名領先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武警北京二院),曾4次前往這裏進行生物免疫療法,這個療法曾像「救命稻草」一樣被魏則西和父母緊緊握在手中。

不過,這是百度醫學信息競價排名,這個號稱「斯坦福」先進技術的生物療法也不像百度搜索中說得那樣好,甚至是被國外臨床淘汰的技術。他的病情擴散很快。

魏則西的死,捅破了百度醫療競價排名、莆田系承包科室現象、醫療監管漏洞等諸多醫療亂象的窗戶紙。

而魏則西背後,是眾多百度醫療競價排名的受害者。

「要培養出正視一切災厄的偉大心靈」

4月13日,魏則西葬禮,高中同學、大學同學和老師趕來送他。沒有人想過這個剛剛22歲的生命會就此停止。

2012年,魏則西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他成績優異,排名在班級前5%。

剛入校那會,很多同學叫魏則西「學霸」、「學神」、「西哥」。他覺得自己還差得很遠,在QQ空間中回答:「現在還不是,希望明年可以這麼叫我。」

魏則西喜歡鑽研數據模型,即使在做過一次手術之後的休息階段,他還自學了《數據結構》,「那門課非常難,聽老師講一遍也就聽懂一半,他在家把那些程序都自己寫了一遍」。魏則西的班長馮洋洋對新京報記者說。

除了計算機,魏則西從小喜歡看歷史、政治和文學類書籍。QQ空間中,他經常用詩句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也成了他日後與癌症抗爭的精神支柱。在醫院的病床上,他讀《論語》,讀王陽明的心學。他想:「要培養出正視一切災厄的偉大心靈」。

大學老師趙有光(化名)非常欣賞他:「在課堂上討論時事問題,他的表達跟大部分同學不一樣,他的觀點很中肯、視野廣,很全面,他的陳述,我和同學都很服。」

在生病休學以後,魏則西在QQ空間中給自己打氣:「我之前一直在為未來而活,為夢想而奮鬥。我最快樂的日子是高考前那段金子般的歲月,還有在西電的那段歲月。每天晚上十點半,自習室關門,從C樓回到竹園,暢想未來,希望以後還有機會,雖然同學變成了學長。」

「去吧,偉大,去超越」

魏則西從小身體不好,不過高中以後慢慢變好,很少生病,在2014年4月發現腹部有腫塊的前一天,他還跑了5公里。

檢查結果出來,那不是普通的腫塊,是「滑膜肉瘤」,一種軟組織腫瘤,當時已經是中晚期,死亡率極高。

父母和醫生瞞着他,魏則西只知道需要手術切除。手術之後,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8月15日,他接連做了4次化療,25次放療。

放療的痛苦難以用語言形容,但魏則西從來沒想過死亡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2014年6月,他寫道:「也許我正在經歷一生中最黑暗的歲月,但我別無選擇,我只能去面對它,……勇敢的面對這一切吧,不要再像個懦夫一樣哀怨於自身的不幸,抓住這個機會,鍛造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只要撐過這段日子,日後的一切又算個什麼呢,去吧,偉大,去超越。」

休學一年以後,2015年3月,他如願回到學校,留級進入下一屆。魏則西依然認真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和同學們一起聽考研、工作的宣講會,和同學們談論未來和前途。

不過,一個月以後,他就再次休學。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校園。

6月份,魏則西的病情迅速惡化。他從家人那裏察覺出異樣:「幾乎所有的親戚都來看我,平時住院基本上一家給一兩千,這次有的直接一兩萬的給,我爸我媽成天哭。」

父母告訴了他真相,他幾近崩潰。作為普通工薪家庭的獨生子,既不知道父母該怎麼去承擔這筆巨額的醫療費用,更不敢想像自己死後父母該如何生活。

「北京一去,基本上就好了」

2015年6月30日,魏則西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提問:武警北京二院腫瘤5種細胞療法是一個什麼樣的療法?

「我做了兩次,腫瘤沒擋住,不過免疫力確實提高了,還有,很貴,不好報銷,報的也不多。」魏則西寫道。

這家位於北京二環邊上的三甲醫院,曾像「救命稻草」一樣被魏則西和父母緊緊握在手中。

患病之後,魏則西在西安的一家醫院先後接受了4次化療和25次放療,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他的父母並未就此放棄,通過百度搜索,他們看到了排名靠前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

一家人很快趕到北京,見到了一個姓李的主任,他們被告知:這個技術是史丹福大學研發出來的,他們是合作方,有效率達到百分之八九十。看過魏則西的報告單,李主任保證「二十年沒問題」。

魏則西的父親了解到,姓李的醫生上過中央電視台,「百度、三甲醫院、中央台、斯坦福」,他們覺得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在回復同學的關心時,他說:「北京一去,基本上就好了。」

2014年9月至2015年底,魏則西先後在這裏進行了4次生物免疫療法的治療。他們花光了家裏最後的積蓄,又跟親戚朋友借錢。而他的信心也很快被打破,幾個月後,腫瘤轉移到肺部,醫生通知撐不了一兩個月了。

後來,知乎美國的網友告訴他,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淘汰。魏則西的心情絕望而悲痛。

2015年11月6日,他在知乎寫到最後一次去北京治療,「此去北京,生死難料。」

大約3個月後,魏則西在知乎上以親身經歷回答了那個著名的問題——「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

他說:「希望他的回答能讓受騙的人少一些。」

「可怕的是只能痛苦等死」

面對精神和身體的折磨,魏則西不止一次想過自殺。不過,他覺得至少還要做兩件事:一是寫些東西。他的生病感受、人生觀的變化,對歷史、社會和政治的一點點想法。這本書是他計劃六、七十歲寫的。第二是,抓緊時間學學Java,寫個應用,了卻自己的一個心願——如果不幸發生,父母用着他寫的應用,也能有幾分寄託。

與此同時,他在知乎上經常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別人。

一個年青男子得了癌症,男子的妹妹在知乎上提問,如何鼓勵哥哥?

魏則西回答說:「我之前想過自殺……但,希望本身不就是最偉大的事情嗎,即使到最後因為沒有錢,我無法繼續治療……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值得我用命去賭,不是嗎?」

他說:「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能痛苦等死。」

生命最後一段時光,魏則西要依靠一粒相當於20mg嗎啡的奧施康定,換來珍貴的「不怎麼難受的時間」。

2015年夏天,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用一個癌症晚期女生的豁達開朗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當時,魏則西跟老師說,「這部電影沒有真正了解得了癌症的人心裏想法。」

電影美化了化療、陪床、身體狀況、醫院環境,他在博客上寫,「我認為,絕大多數腫瘤患者的痛苦不被尊重,即使樂觀,也是短暫的,有限的,除非找到可以治癒的把握。」

梳理魏則西的心路歷程,他大多數時間對社會充滿感激,因為幫助他的人很多。

魏則西母親轉述,在知道上當受騙後,兒子只有輕描淡寫的一句「特別生氣。」

不過,魏則西的怨恨至少還有一次。他說自己那是他第一次有如此深層次的怨恨。

他要吃一種藥,在香港買是四萬四千元一個月或者40天,他吃不起,但在印度買的話只要五千塊,可是不允許入關。「難道我等死?」魏則西如此寫道。

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江的悶聲發大財、醫療產業化的結果就是殺人,讓病人等死。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新京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503/73311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