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違約衝擊波!中國債市迎來史上最猛烈評級下調潮

縱觀歷史,中國信用債發行市場從未遇到現在的場景:評級下調狂潮。

中誠信國際對信用債公開評級變動的跟蹤結果顯示,今年迄今,發行人主體評級已發生至少33次下調,較去年同期的17次幾乎翻倍,創下有相關數據統計以來的新高。除中誠信自身進行的評級調整,上述統計還涵蓋了大公國際、聯合資信等國內主要評級機構公告的評級變動。

中誠信國際表示,主體評級下調次數增多,表明債券市場整體信用風險仍在加深。中誠信國際近日曾撰文分析稱,產能過剩行業企業的基本面持續惡化以及公司治理風險仍是兩大主要因素。

彭博社援引市場人士的觀點指出,隨着公司業績惡化,信用債降級高峰會延續至二、三季度。投資機構規避違約風險和低評級債券需求將使信心已經受挫的信用債市場面臨更大調整壓力。

「二季度的評級下調會多於往年同期,今年可以說是債券違約元年。信用風險的爆發正處在蔓延階段,」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何謙接受彭博採訪時說。他表示,儘管其目前配置的債券資質良好,評級下調潮對全市場信用債估值形成的負面影響仍令他擔心。

隨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負債高企的中國企業在去槓桿、去產能和去庫存壓力下,盈利能力受到顯著影響。在這種環境下,今年以來中國債務違約頻發。目前,主要債券品種中已有25隻債券實質性違約,涉及16個發行人,今年已有11隻債券違約,違約速度明顯加快。違約品種涵蓋了超短融在內的所有債券品種,違約主體從民企擴散至央企,再到地方國企。

中誠信國際在近日的文章中還稱,短期債務償還風險、發生兌付危機企業的存續債務償還風險以及對那些級別大幅下調,且存續期債券即將到期的主體違約風險也需要特別關注。彭博模型顯示,在一年內有債券到期的420家上市公司發行人當中,西寧特鋼的違約風險最高,違約率約為5.7%,甚至高於已經發生違約的東北特鋼5.61%的違約率。

更為嚴重的是,債務違約已經影響到了一級發行市場。4月1日至25日,至少有103家發行人取消或延遲了共計1173.8億元人民幣的債券發行計劃,金額是去年同期的約3.4倍。華爾街見聞稍早提及,3月份448億元的取消發債規模為去年同期3倍。

取消債券發行集中在盈利比較差的行業,如採礦能源行業以及建築相關行業的傳統行業。

發行人取消債券發行,一方面是由於債券發行利率上升,發行人出於降低融資成本的目的推遲發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投資者變得謹慎(尤其是對於低資質發行人),債券需求驟然下降。

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近期境內債券取消發行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金額也在持續上升,尤其是國有企業違約事件比以前多,對市場情緒有負面影響,料債券取消發行潮仍會持續。

華爾街見聞昨日援引付鵬的觀點稱,中國債券違約可能已經觸及到了整個市場的底線——對政府信譽的信心。中鐵物資的債券違約是個最關鍵的節點。在此之前的違約最多是量的問題,而該公司債券違約打破了債市對央企的「信仰」,直接導致大家開始意識到信用違約事件目前可以說是無視企業性質、所在行業,即便是隱含政府信用背書的央企也是可以違約的,這對整個市場的底線產生了巨大的裂痕。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427/73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