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核潛艇躲在哪裏比較好

作者:

中國深知核潛艇性能有限,才追求在遠離美國的中國近海部署,並用導彈射程彌補這弱點。

近日,筆者翻閱到一張圖,圖上標明了美蘇核潛艇在不同時期,使用射程不同的潛射導彈攻擊對方本土時的發射陣位,突然聯想到一個少有人注意的問題。

蘇聯潛射彈道導彈射程很近時,必須潛入到美國附近海域才能發射。這當然是劣勢。後來射程大大增加了,在蘇聯附近的「堡壘區」就能發射,當然極大地增強了這種「二次打擊」能力的威懾力。中國核潛艇從「巨浪1」到「巨浪2」也經歷了這種飛躍。

然而,萬事有利必有弊。從反導的角度來看,潛射彈道導彈只要一出水,就能被導彈預警衛星發現,從而一路掌握其彈道,為己方提供預警和攔截機會。敵方導彈出水越早,己方得到的反應時間和攔截機會就越多。

相反,這些導彈裝在核潛艇內水下航行時,雖然核潛艇本身也面臨對方反潛力量的搜索和攻擊,但比起導彈出水就能被衛星發現來說,核潛艇隨時被準確定位、跟蹤的概率畢竟要低得多。

從攔截來說兩種情況區別也很大。彈道導彈速度極快,但對手的攔截彈也一點不慢,即使在大半個太平洋這麼大的空間內,也可以迅速接敵,迅速摧毀(命中概率另說),整個攻防過程都不過在半小時左右。而反潛力量要擊沉核潛艇,必須靠近到一定距離內,搜索、反應時間和整個作戰過程都要慢很多。

因此,在對方有較強反導力量,而己方潛射導彈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核潛艇發射潛射導彈其實越晚越好,越抵近對方越好。這又可能將前幾十年核潛艇發展的方向倒轉。

當然,對抵近發射的核潛艇,如果噪聲等性能不過關,儘管和平時期有權在對方近海活動,如果通訊能解決,需要核報復時也有機會在對方擊沉自己之前將導彈全部射出,但也有被對方全程盯防,並在有意先發制人時搶先擊沉的風險。

中國正是深知自己的核潛艇性能有限,才更追求在遠離美國的中國近海部署,同時用導彈的射程來彌補這個弱點。但現在潛射導彈一出水就沒有隱蔽性,顯然是更大的問題。或者說,在反導面前,對海基核力量的生存力必須有新的理解——只有彈頭能生存下來,海基核力量的生存力才有意義。

當然,對反導又可以用突防和數量優勢來應對,適當增加彈頭數量,中國海基核力量還不至全被反導抵消,但畢竟在反導方面壓力也越來越大,而核潛艇和彈頭數量的增加在財力和指揮控制上同樣有壓力。

「艇」和「彈」兩大要素各有不同的戰場環境和對抗特性,最理想情況是相得益彰,但中國在這兩方面要與美國抗衡都還不現實。即使一定要發展,也必將是一個相互牽扯,在規模和財力投入上滾雪球式的過程,還與對手的投入和實力關係密切。

相比靠提升陸基核力量的射程和生存力已經取得的核反擊威懾力,中國是否應該追求海基核力量甚至「三位一體」核力量,一直值得探討。然而中國核力量至今還被視為偉大領袖的英明決策、大國地位的護身符,核潛艇也沉浸在毛澤東「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豪情之中不能自拔,全社會充斥着不與美國全面核對抗就難稱大國、強國的野心,結果是這一領域很少聽到冷靜思考,這又談何全面核對抗?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414/72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