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廣州衰落 中國正在發生一場巨變

客觀來講,放眼中國主要的幾個城市群,像珠三角這樣一個城市群同時出現三個等量齊觀的超級城市(穗深港),還僅此一例。

廣深兩城,同處這樣一個高度互補的都會區,其互相依存的意味遠遠超過競爭的意味。地緣的因素,決定了「廣深之爭」只是一個偽問題,「廣深之融」才是更為本質的真問題。根本上講,「廣深之爭」之所以引起不少人的焦慮,往往出自這樣一種偏見:資源是有限的,一山不容二虎,老二的崛起必然打壓老大。但現實情況往往不是這樣,谷歌崛起了,微軟老闆仍是世界首富;浦東崛起了,浦西繁華依舊。蛋糕會越來越大。同樣,深圳崛起了,廣州為什麼一定會衰落?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規律,中國近代史上,無論是開放港口、革命起義、還是改革開放,都是從廣東開始的,比如自明清開始廣州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港口城市,後來有孫中山在廣州領導人民起義,建立了國民政府;再後來有鄧小平在此領導中國改革開放,這些足以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廣東人的開放和先進性。

而廣州自秦朝開始,一直就是中國廣東乃至整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也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當時的廣州被歐洲人叫Canton,廣州有專門為阿拉伯和波斯來的商人劃分的專屬區域。

到了清代,嚴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卻規定對外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口,廣州的「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又叫「洋行」,業務十分發達,是世界第四大貿易之都。

當時十三行里的潘、伍、盧、葉四大行商,其家產總和比國庫收入還要多,是真正的「富可敵國」。當時廣州不僅吸引了大量海外商人,對國內商人也雲集至此,仿佛這片土地特別適合經商,廣州是當時中國商人魚躍天空的最好平台。

當時廣州是中國最開放城市,沒有之一!

建國之後,1957年新中國百廢待興,當時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中國急需打開一條通往國際市場的道路。「廣交會」應運而生,世界商人們的目光再次集聚在廣州。廣州再次成為建國初期全國唯一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

甚至到改革開放之後,由於臨近香港的便利以及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廣州的開放最及時:第一批個體戶、首家超級市場(廣州友誼公司)、第一家倉儲式商場(廣客隆)、最早的現代購物中心(天河城),廣州在商貿領域創下了眾多國內第一,對外貿易始終在全國領先,連續問鼎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當年叱咤商海風雲的十三行,一直長期霸佔着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之一的位置。

然而到了現在,無論是從GDP總量、增速、創新還是產業格局上,廣州的風光越來越暗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究其一生,廣州這位武林高手一生遇到了三個對手,分別是上海、深圳、和杭州。

在近代,上海是中國是對外開放的後起之秀,搶了廣州商埠的風光,在中國近代迅速崛起;

在現代,深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台面,搶了廣州的開放政策,並且中國只有一個省份有一線城市,而且這個省份還有兩個一線城市,那就是廣東。所以廣州和深圳必然擺脫不了兄弟相殘的命運。

而當下,杭州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發源地,又搶了廣州的對外貿易份額,並且線小交易越來越往線上集中,阿里巴巴的交易額已經超過四川省,這給傳統貿易帶來了巨大衝擊。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廣州正在失去「開放」的靈魂。看一個城市是不是足夠的包容,你跟當地人交流就能看出來。你在廣州跟本地人交流,聽到的往往是粵語。而在深圳跟本地人交流,聽到的基本是普通話。誰的包容性更強?可見一斑!

那麼,中國城市的格局正在如何演變?

OK,我們就來先來看看中國三個准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

先看看北京

我們知道,中國城市發展基本上都是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的。而中國上一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其發展方式其實就是「權力經濟」。

北京,其實是「權力經濟」的極端產物。中國上一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其實不是完全的開放,只是開放了一部分權力,依然有很多權力是沒有外放的。因很多地方政府、企業辦事都得跑到北京來審批,「駐京辦」就這樣產生的。全國的錢都往北京送,全國的有錢人都想往裏擠,北京房價能不高嗎?

同時,北京壟斷了全國最得力的資源,包括全國最高端的教育、醫院、文化等等資源,一點不願意不往外放,導致很多人的理想只有在北京才能實現,「北漂」就這樣產生的。

這是中國上一階段的經濟體制問題,再加上發展速度之快,導致北京之大實數世界罕見,其各項隱患和大城市病,也將隨着中國經濟結構的再定位而減緩。

這種「權力經濟」也導致在北京的人心態都是「扭曲」的,在北京隨便見一個人,都說自己認識這個認識那個,這也能幹那也能幹,再大的事到他們嘴裏都是小菜一碟。腰裏不懷揣着幾個億的項目,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但是,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接下來就將解決權力的問題。李克強總理要就申明了:要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裏。再加上反腐的強化、審批流程的縮減、政府職能的轉變。中國將迎來下一個嶄新的時期:今後的企業家將更加注重創新,而不是搞關係,政府更注重服務和搭建平台,而不是掌控和指揮。

再看看上海

全國的錢都往北京送,然後這些錢都送到上海運作。這就是政治中心和是經濟中心的區別。

準確說上海應該是「金融中心」。所有的商業模式發展最後,就是錢如何生錢的問題,這就是金融的本質,它位於食物鏈的最高端,所以上海人均GDP永遠是最高的。只要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不動搖,永遠都是最富裕的城市,這是定位決定的。

這些錢運到上海後就需要錢生錢。因此上海的金融公司多如牛毛。沒錯上海人眼裏都是錢,所以會更加物質和現實,上海的小資情調和虛榮也是無與倫比的。是一個適合成功之後再來運作和揮霍的地方,它缺乏對成功過程的欣賞,也就是缺乏對勤奮的認可、對年輕人的包容。

而這一點形成了上海最嚴重的詬病:太缺乏創新和創業精神了。

最後看看深圳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如果你想讀懂中國歷史就去讀北京,如果你想讀懂中國近代史就去讀上海,如果你想讀懂中國現代史就去讀深圳!

深圳的定位應該是「科技中心」,科技最講究的是什麼?就是創新!

中國電子類、家電類、智能產品往往都分佈在這裏,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國的所有科技巨頭,其實要看「中國製造」的水平和前景,就看這座城市的創新能力了。

這就是北京、上海、深圳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一線城市的原因,它們各有各的定位,北京代表的是權力、上海代表着資本、深圳代表的是科技,三者各司其職,各領風騷。

所以有時候真的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你生下來就處於某個環節。你的環節定位既跟你的區域有關,也跟你的背景、環境、學識、能力有關。無論你在某個環節做到多麼極致,永遠還只能停留在這個環節。

比如很多人從技術員做到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特級工程師,依舊還是技術工人……其實很多道理都是如此,真正的改變現狀是「跳出去」,這需要你能從更高的高度看待一系列問題。

除了先天條件之外,後天政策也是一大驅動。比如中國的改革開放,其實就是把一些政策給了沿海城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五大計劃單列市,就是這樣產生的。

它們自南向北分佈,這種外力性的「政策驅動」在上一個改革開放階段發揮着巨大作用,極大的影響了中國城市發展格局。

但是,這種「政策驅動」在接下來的格局變化中將逐漸失靈。中國的城市之前是投資驅動,今後必須依靠城市內生驅動力。這也就是使我們說的,中國今後的發展,行政干涉的作用會越來越弱。

比如:1978年鄧小平在珠三角的南疆畫了一個圈,後來深圳特區現代化的大都市。1990年4月,江澤民在長三角的浦東畫了一個圈,後來浦東後成為上海經濟的引擎。

2003年,中國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畫了一個380平方公里的圈,輔之以2萬人口的首鋼整體搬遷。但自2003年啟動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填海造陸超過230平方公里,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高峰時期號稱日均投資4億元,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單體工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它不僅承載着唐山城市和產業雙重轉型的「藍色之夢」,更被視為重塑京津冀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之舉。然而大規模的投入建設了十幾年之後,這個「圈」卻不靈了,曹妃甸陷入鬼城風險,平均每天要償還的利息高達1000萬元!

直到現在,像天津和重慶這種依靠政策介入的城市,依然像「老漢拉車」一般。我們整天看到兩座城市的新聞,官方給的GDP數字也很高。但是這些都是表面,其實探討一個區域或者城市的前景,我們只要推敲一點就可以:這個城市的定位究竟是什麼?它有沒有內在的張力?

的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這一點可怕到你所在的區域也可以成為制約你發展的條件。但是,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只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世界,它就是互聯網!如果沒有互聯網,中國(包括世界)依然會按照既定的秩序運轉,但是互聯網的發展,將這一切規則都打亂了,下一個希望又到來了。

比如杭州,杭州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策源地,並且把電子商務作為支柱產業。這是一個很精準的城市定位。電子商務的本質就是重新制定一套買賣規則,無論產品是誰生產的,我就把最合適的產品第一時間送到最合適的消費者手裏,內銷有淘寶、天貓,外貿有跨境電商。

電子商務改寫了商業格局,包括我們上面講到的產業鏈。我為什麼要說那是一條「傳統產業鏈」,就是因為在互聯網時代它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如今一個品牌的誕生完全是另一套邏輯,這裏不再詳細探討了。

放眼四望,未來的社會財富不再只是產品,而是數據和信息。誰對接了消費者的需求、誰掌握了消費數據、誰就在書寫商業規則,中國倒閉了一批又一批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只能是一陣暫痛而已,就像新生兒即將誕生,總會有臨產疼痛一樣。

大家看明白了嗎?定位決定未來!

所以:有句話說,少年強,則中國強。

我今天引申一下便是:

權力強,則北京強;

金融強,則上海強;

科技強,則深圳強;

貿易強,則杭州強。

那麼排名呢?

在中國權力永遠最大、金融位於最頂端、科技改變未來、交易決定經濟。所以未來中國城市的前四強排名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再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在中國,凡是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都會有一個「經濟中心」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要比「省會」城市高。自南向北依此為:廣東的深圳VS廣州、福建的廈門VS福州、江蘇的蘇州VS南京、山東的青島VS濟南、遼寧的大連VS瀋陽

也就是說,這些省份都有一個「經濟中心」和一個「政治中心」,這叫「政商分家」。只有「政治」和「商業」分家了,經濟才能真正的發展,這也是中國第一階段改革開放的成果,沿海省份經濟碩果纍纍。

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凡是經濟欠發達的大陸省份,本省經濟就會出現「省會獨大」的經濟現象,比如:湖北的武漢、湖南的長沙、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陝西的西安、山西的太原、新疆烏魯木齊、雲南的昆明等等。這叫「政商不分」,「政治」和「商業」糾結在一起,這些地方的經濟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堆砌起來的。

這就是「大陸」跟「沿海」的區別,經濟結構不一樣。「省會一家獨大」和「兩個城市遙相呼應」相比,很明顯後者更具協調性、分工性,當然這也是改革開放的政策傾斜導致的。

而我更想說的是:對於制定政策的領導而言,為什麼那麼多大陸的省級領導依然看不到這個問題呢?

比如安徽,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舉全省之力建設一個「合肥」。凡是去過合肥的人都知道,論及外表它算是富麗堂皇了。但是一個省會的富麗堂皇跟該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沒有任何關係!更何況,合肥本地人均收入其實很低,也不能跟其外表成正比。

究其本質,是領導們太喜歡、太在乎自己的家園了,因為他們都是住在「省城」里的。他們難道不明白:要想使一個省的經濟水平得到發展,必須「政商分開」,政治的歸政治,商業的歸商業。選擇一個城市作為「經濟中心」跟省會遙相呼應,這叫分工明確、定位精準,這樣既出政績,老百姓生活又能提高。亂燉是做不出好菜的!

安徽如此,四川、湖北、湖南、陝西、山西都是如此!OK,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有些省會生產很富麗堂皇,而該省的百姓卻很窮了吧。所以大家看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不要看新聞、不要看數字、不要看高樓。我感嘆的是:如果沒有開明的思想,沒有足夠的大局觀,這些地方會一直落後下去!

還有很多城市搖擺不定,今天說自己領先中部崛起,明天喊着要融入長三角,這就好比當你發現一個人什麼都可以干時,其實他什麼都干不好。而當你發現一個什麼都幹不了時,卻總有一方面,是什麼人都比不了他的地方,只是你還沒有發掘到它的潛力!(作者:水木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408/72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