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一線城市房價暴漲就兩個字:挖坑

—大陸學者解讀大陸房價暴漲原因:挖坑者有特殊目的

作者:

在房源仍然嚴重消化不良的情況下,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傳了來無法用常理理解的特大好消息。房價「叭叭」地急升,據說近一年來,深圳房價上漲幅度超過100%、上海房價上漲幅度超過60%,炒房的美好時代又來了。有的房子一天提價3次,有的樓盤開盤,購房者要裹着被子去排隊。各地也紛紛出台刺激房產交易的新政,首付一降再降待等優惠措施迅速出台。當年,房價升得過急時,各地政府調控措施都很難出台及認真實施,廉租房、保障房等誰都沒有辦法,但到了鼓勵房價上漲時,各地政府組合拳都非常有力,可以幾天功夫就讓房價上漲初見成效。

這樣的狀況,又是過去地方政府、銀行和房地產商聯手玩的小把戲。不需要真有人買,只要把房價必漲的氣氛造出來,炒房團坐不住了,自然有人會跟風接盤。中國的樓市並非真正的市場化,正像股市一樣,是人為操縱的,根本不需要考慮基本市場規律。只要政府怎麼玩都不用擔心破產的問題,不要說瘋狂,就是癲狂也沒有半點關係。所以不要說一年漲100%,就算一年漲1萬倍,也能成立。

有人為此憂心忡忡,其實大可不必。房子既然是用來炒的,那就和炒蘭花、炒普洱茶或古樹茶、炒藏獒、炒海狸鼠、炒奇石等沒有任何區別。只要有人能夠編故事,磚家和媒體跟着起鬨,那把價格炒到天上去,都是正常的一件事。中國缺少好多東西,惟獨不缺跟風的傻子。而已經買了房的人,還真心擁護房價大漲特漲呢。

重新加碼炒高樓價有幾大好處。其一,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就又被激活了。其二,房地產商和購房者又可以大量從銀行套取貸款。你的房子值500萬,銀行大約可以貸給你至少兩三百萬;如果值1億,貸給你四五千萬是可以的。所以,你的房子如果現在值500萬,最後一夜之間掛牌1個億。銀行算起來,如此借貸是安全的。其三,銀行也感到倍兒爽。如果樓市低迷,許多房地產商和購房者按例無法增加貸款。銀根緊縮,那些根本還不起賬的企業與個人,就會立即變成壞賬。但房價變高了,又可以變作戲法提供新的貸款,或增加貸款額度,那麼,借款人又可以用借來的錢還款付息,那賬面上就顯得很正常了,銀行壞賬的危險就暫時消除了。這玩藝越搞越大,幾年後問題更大,那有什麼關係呢?反正銀行主要是國企。將來的事讓將來的人去解決吧。其四,經濟增長數據又會好看了。其五,有可以借房價推高物價。這對地方債和企業債都大有好處。貨幣大貶值,好比物價上升50%,你原來欠別人1萬元,實際就只欠5000元了,等於無形中偷了別人一半的錢。偷的誰的錢呢?就是那些小百姓了。

這不明明是給中國經濟挖坑嗎?對,就是挖坑。只要掉到坑裏的不是我,那又有什麼關係?挖坑,對一些人絕不是貶義詞,而是代表小聰明、大心機。在我們這個神奇的國家,只有善於挖坑者才能生存,才能呼風喚雨。所以,在股市,有人要連續給股民挖坑;在地下錢莊,要連續以高利貸的方式給中小企業和急需資金的人挖坑;在互聯網、集資、保健品市場等,要想方設法給想掙快錢的人和怕死的人挖坑;在收藏之類的市場,要變着花樣給有興趣收藏的人挖坑。一次次挖坑,一次次社會財富重新分配,善於操縱別人的人就一夜暴露了,成為社會上的牛人,成功學的象徵。而被坑的人們,除了少數想不開自殺身亡的,最終都能咬咬牙活下來。

挖坑的人,有的純粹就是為了一夜暴富,富了還要富,有的則有些其他特殊的目的。或者是想把社會問題向後推,推到後來的人身上,或者就為了搞亂中國吧。中國不亂,對某些人來說,是沒有機會的。他們究竟要幹什麼,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但在他們的意念中,有些事非干不可。歷史上,為什麼頻頻出奸臣?因為他們就是偉大的挖坑大師。往往到了重要歷史關口,國家生死存亡之計,或者反腐鬥爭的關鍵時刻,就是挖坑大師顯露才智的最好時機。反正在某些奇特現象背後,必有奇奇怪怪的人在上其手,動用他們奇詭的歪腦筋。而註定要被坑的人,根本逃無可逃,避無可避。有些人哪怕預見到前方有坑,也還是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掉進去。有些大坑就生生橫在你家大門口。你只要敢向前走一步,你就必然成為坑中客。

對事態、現象、問題,我現在決定超然一些看待。凡事自有定數。面對一些不正常的狀況,不是你呼籲、生氣、反對或抗議就能制止的。你得明白天理公道和基本規矩有些人是根本不在乎的,而且你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你也得明白有能力制止他們的人,通常是容易上當受騙的,或者也稀里糊塗變成他們一夥的。你還得明白苦難這個字在有些國家和有些民族是很難掙脫的,不獨是我們這地界。你且再得明白荒唐與錯誤的歷史,常常是必須一再重複,一再要重蹈歷史覆轍的。所以,就當欣賞戲台上的悲劇好了。看那些小丑與妖魔亂舞,觀人間血腥的悲歡離合,你不喜不悲,無驚無訝,大約也就得道成佛或登仙了。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博客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303/70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