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政令不出中南海 習李王〝年底算總帳〞?

—巡查政令暢通 關鍵在找原因

根據中紀委官網披露,中央第三輪巡視已進駐教育部、國家統計局、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共青團中央、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等14家單位。此輪巡視檢查的重點,將放在中央政令是否暢通。

十八大之後,中央推出一系列的改革設計方案和黨政公職人員行為準則,但並非所有的改革都被不折不扣的執行了。此前,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多次會議中,改革要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這當中包含了對中央政令不夠暢通的層面。與此同時,李克強總理就「處長把關中央政令」等方面多次嚴厲發聲,這也說明當前改革須破除一個頑疾--如何保持從上到下的政令暢通。

在許多人的印象之中,中央政令被一些部委機關或者地方束之高閣,或按他們自己的需求變通執行,原因在於歷次中央的重大改革措施,都往往受到既得利益集團和地方的抵制。最為明顯的例子,就像八項規定出台之後,不得胡吃海喝超標宴請,一些黨政人員用礦泉水瓶裝茅台的事情時有發生,再如中央力推簡政放權,不料個別地方政府假意執行,而這背後呈現的政治生態是一些人想着權力集中化,卻明里暗裏的讓責任碎片化。

從這個層面上,也就回答了中央第三輪巡視工作為何將中央政令暢通作為巡查重點內容了。因為,確保中央政令的暢通,就必須要通過巡查工作來查找到中央政令究竟卡在哪個地方,以此來通過具體的辦法解決問題。

但不得不說,這是確保政令暢通的其中一個途徑,而非全部。事實上,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在找到卡在什麼地方之後,更需要回答為何卡在此處,原因究竟在哪?除了人們以為的既得利益集團明里暗裏的阻撓外,中央政令在制定時一些相關部門之間就存在各自利益的訴求,這使得其他一些部門難以完全認同。若對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知道,一般某個改革方案,大多是相關的部委進行設計和起草,而他們在設計改革的時候很難獨立於設計者本身的利益。而當改革方案進入討論階段時,每個部委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最後呈現出來的方案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是對各個相關利益主體傷害最小的方案。

故而,在執行的時候,一些部委會因為自身利益未能充分體現而出現軟抵抗的情況。其次,中央的政令,面對幅員遼闊、情況各異、發展不均的各個地方來說,未必與地方的條件形成最好的匹配,於是在落地的時候,因為政令本身與地方情況存在出入,所以執行難免會存在偏差。

於是,在巡查過程中,必須將這些原因落實到具體,然後再反饋於政策制定與決策層,尋找出一個解決的途徑,比如一些涉及黨政幹部工作態度、生活作風等原則底線性的政令,中央在政策出台時必須保持足夠的強硬,對於部門間的不同意見拍板決斷,而不是讓各個平等部門自己協調折中。

與此同時,在一些經濟改革、社會改革等因地制宜的政令涉及出台時,是否需要給一些地方、一些部委留下一定的參與空間,包括能否參與方案制定,能否一定程度上修改完善方案,讓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解決。而中央只需要進行督導和引入社會對政策落實進行評價。這樣既能避免一刀切的執行帶來政策不能落地,又能保證中央政令暢通。

中央政令的通暢,一則來自於全局性、普遍性、原則性的政令絲毫不差的執行,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二則來自於地方社會發展遇到體制障礙之後需要中央對體制進行變革,這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打通中央政令的暢通,實際上便是打通推動改革的兩個渠道。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華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103/63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