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毛遠新VS林立果:毛林培養太子的不同途徑

毛遠新毛澤東二弟有紅軍財神爺之稱的毛澤民之子,文革中作為毛家第二代唯一身新建全的男性,毛澤東對其寄予厚望,一度有立為「太子」接班的想法。林立果,作為毛澤東寫入黨章的接班人林彪的獨子,可謂「太子」的「太子」。兩人文革中,一個從軍,一個從政,地位顯赫而又寄託了兩個家族的希望,對其的培養毛林兩人各有不同,最終卻又殊途同歸,一身死,一入獄。本文選自萬維讀者網,作者方丈。

文革中毛遠新與毛澤東、江青合影

毛家傳位和林家接班

毛澤東的家族傳位,在中國和周邊國家不是新鮮事。我們知道,蔣介石金日成都傳位成功。李光耀也成功。所以毛澤東認為自己的傳位應有很大的把握。但是他失敗了。這一失敗算是中國政治的一大進步。當然很多人會說,這算是什麼進步?但是我們要看看中國的現實。中國的政治進步就是這麼慢。袁世凱當了總統,還是要當皇帝,還是要傳位給兒子。實際上孫中山也有傳位傾向。只是因為太子孫科沒有進入軍界,只好讓蔣介石代為傳位。實際上蔣可以算是孫的外戚。以外戚扶持太子,歷史上屢見不鮮。後來蔣果真扶持孫科。孫科當了行政院長,自己有了一派勢力(政學系),也曾企圖作民國總統,但是因為沒有軍隊而不可能成功。所以說在毛澤東之前,中共領導人的繼承,一直就是家傳。只有共產黨內部實行了能人領導。這也是共產黨能戰勝國民黨的原因。蔣經國李登輝接班,算是變成能人領導,才改變了家傳傳統。政治進步非常緩慢。所有國家都是如此。能人領導已經算是共和政治的一種。如果共產黨能夠保持能人獨裁,也還算是保持了共和。但是毛澤東發動文革,就是要破壞能人接班,而欲謀家人傳位。他失敗得很徹底。毛澤東的太太和繼承人毛遠新都被抓起來。從那之後就沒有傳位和家天下的問題了。鄧江胡都沒有把自己的兒子太太搞出來當大官,也都沒有企圖傳位。而是利用改革開放,讓孩子們進入商界,賺足幾代的財富。同時讓能人接班。這就是進步。我們再看看「傳位動機」在文革中的作用。

古代帝王傳位不止是為了兒女當權,也是為了在老皇帝年老能力減弱的時候,由兒子以太子的權威,護衛老皇帝的地位。毛澤東的情況與此相同:他的傳位和保位是一體化工程。為了保位必須建立江毛(遠新)的權威。建立了毛江權威,就幫助了他們即位。一般如果帝王的兒子年紀比較大,就可在老皇帝健在之時,就讓小皇帝接班,然後讓小皇帝培養自己的勢力。蔣介石、金日成和李光耀都是這麼一種接班形式。毛澤東也這麼作了。他用文革的十年時間,幫助毛遠新擴大勢力。除此之外,毛澤東採取了雙保險辦法,就是使用太后和顧命大臣。我們知道,小皇帝年齡太小,就必須讓皇后垂簾聽政。等小皇帝長大了,皇后就可以移交政權。

但是皇后作傳位中間人有危險,因為皇后很可能自己的把住政權不放。比如呂后、武后和慈禧太后。所以又需要顧命大臣。顧命大臣掌握部分軍權政權,在小皇帝弱小的時候,顧命大臣可以幫助他,直到小皇帝長大,自己建立自己的大臣隊伍。

毛澤東曾想讓林彪當顧命大臣。毛澤東對江青信心不足。不足的原因一是他知道在中國沒有軍隊不能當權,二是認為江青和毛遠新到底沒有血緣關係。如果毛澤東真是要讓林彪接班,那麼在實行全國軍管之後,應該說接班已經基本成功。但是毛澤東實際是想讓林彪當個顧命大臣,沒想讓他接班。

這時林彪突然花大力氣培養林立果,並堅持要當國家主席。國家主席就是國家元首。如果元首再掌握了軍隊,就足以對毛澤東的傳位計劃形成威脅。毛林之間的衝突因此激化。林彪也根本就不想當過渡人物,他的老婆和集團,都沒有把毛遠新放在眼裏。都把林立果當作林彪的接班人。

當時林立果自己的班子,比毛遠新的大得多,也張揚得多。雖然林立果的地位遠不如毛遠新。林立果在69年的時候,只是空軍作戰部副部長,軍級或副軍級,雖然權力很大,但是職務並不高。直到他死,也就是這個職務。而毛遠新在68年已經是瀋陽軍區第一政委,屬正兵團級。毛遠新在68年出道的時候,就是總理聯絡員,已經是部級。但是不知道是林彪身體太不好,自己糊塗,還是葉群主事,目光短淺。他們一家誤解了毛澤東的意圖,真以為毛澤東自己不想傳位,而讓他林彪建立家天下。

自以為聰明絕頂的林彪,怎麼就會犯這樣的大錯誤,在毛的面前,明目張胆地「大樹特樹」林副部長(立果)。實在讓人不解。筆者以為過去一段公案在林彪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段公案就是毛和張國燾之爭。一四方面軍會師之後,張國燾主持紅軍總司令部(任紅軍總政委),毛眼看大權不保,即看準機會,帶領林彪彭德懷的一、三軍軍團突然過岷山北上,逃離四川張國燾的控制。這一三軍團只是紅一方面軍的一半,另有五、九兩軍團沒走。但是一三軍團是毛的井岡山嫡系。據說他們突破臘子口的部隊,還是張國燾之前支援他們的四方面軍的部隊。當時一方面軍人員太少,張國燾給他們支援了一批人和槍、彈(每團給四百人,每人帶一百發子彈)。

到了陝北之後,毛的力量仍然很小。但是,這時蘇聯突然派回一個人,假名張浩,實為林彪堂兄林育英。我們看看下面這段文章(作者:汪幸福,原載《文匯報》),就知道林育英對毛的大恩:1935年7月,林育英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團成員,出席了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當時共產國際與中共中央的電訊聯絡中斷,為了向長征途中的中共中央傳達共產國際的七大精神,並恢復聯繫,共產國際決定派林育英回國。林育英裝扮成商人,帶着密電碼,牽着駱駝,化名張浩,與在蘇聯受訓的密電員趙玉珍踏上回國之路。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行走,11月初,他們到達陝西定邊縣,並與定邊黨組織取得了聯繫。鄧發代表黨中央把林育英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12月中旬,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林育英在會上傳達了共產國際七大會議精神和在莫斯科制定《八一宣言》的經過。

瓦窯堡會議後,毛澤東用商量的口氣對林育英說:目前,中央有兩件大事需要你來做。一是黨的白區工作沒有負責人,你能否將中央白區工作委員會書記擔當起來;二是中央和紅軍領導人團結問題也急需你來幫助解決。你是共產國際派回來的,目前只有你做這項工作最合適。林育英這才知道,10月5日,張國燾公然在卓木碉另立中央,自任主席,走上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毛澤東說:「你現在回來了,可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配合我們做工作,要儘快設法將他們拉回來。」林育英怕這工作做不好。「也許不能起作用。」毛澤東說,「目前張國燾與我和聞天、恩來的關係很僵,我們發電報,他聽不進去。朱德徐向前等同志在那裏很為難。張國燾比較相信共產國際,你如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做工作,他有可能會聽。」

1936年1月16日,林育英根據毛澤東、張聞天的意見,以「共產國際代表」的名義,給張國燾發去了一份電報。電文中說他奉共產國際委派,回國解決一、四方面軍發生的分歧,並帶有共產國際七大對中國問題的意見和密碼,可與國際直接通電。張國燾很快收到了林育英的電報,但他仍然不願意帶領部隊北上。1月22日,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於張國燾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決定》,並去電命令張國燾立刻取消他的「中央」。林育英出席了會議。為配合這個決定,毛澤東、張聞天又建議林育英以共產國際代表的名義,給張國燾、朱德發去了《共產國際完全同意中共中央路線,張國燾處可成立西南局》的電報。張國燾看到這封電報,心裏頗不是滋味。林育英的電報肯定了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這就意味着自己的主張和做法是錯誤的。他不得不考慮,自己再一意孤行,就要背「違背共產國際指示」的罪名。與此同時,在朱德等人的勸阻下,張國燾不得不重新考慮他的南下計劃。

過了幾天,張國燾連續給林育英發了三封電報,氣焰沒有先前那麼囂張了。這一時期,林育英單獨或與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聯名給張國燾等人發了數封電報,要求他們取消第二中央,儘快率部隊北上。經過毛澤東、林育英以及朱德、劉伯承等人的鬥爭,張國燾被迫取消「中央」,同意北上。9月27日,朱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聯名致電毛澤東、林育英、張聞天,表示尊重共產國際和中央的指示,部隊前來與一方面軍會合,決不再改變。

林育英完成了毛澤東交給的任務,毛澤東高興地說:「你這位共產國際代表沒有白當,你為黨和人民立了一大功。」10月19日,林育英從保安啟程,代表中共中央趕往寧夏同心縣城迎接二、四方面軍。林育英得知朱德、張國燾還在關橋堡鎮,又前行30公里,見到了朱德、張國燾等領導人。在關橋堡,林育英與張國燾單獨作了長談,消除了他的一些疑慮。1936年12月16日,朱德、張國燾回到了保安。

我們知道,當時共產國際還存在。世界共產運動為一家。所以共產國際說了就算。另外,我們也不能認為這是張浩自己的想挺毛,應該想到當時斯大林也可能看中了毛。或者說,斯大林終於看中了毛。因為斯大林一直看不上毛,但是,斯大林到底是個蓋世梟雄,他看出毛雖然難以受控,但是五次圍剿的經驗證明,中國非毛不能共產。

正是因為斯大林看中了毛,之後才會有對王明的整肅。如果斯大林還看重王明,毛也不敢下手。很可能因為這事,林彪認為毛家天下,本有其一半,這次又依靠他整肅了彭德懷和劉少奇,在毛死後,理該讓他接班。而他之後是林立果,至於毛遠新江青,根本不是競爭對手。特別是文革前期的事情,更說明這個問題,文革開始中央文革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四處造反,結果在什麼地方也當不了政,只讓他林彪軍管,整個中國,除了上海,盡入林家之手。

我們再看毛遠新:他當了瀋陽軍區政委之後,林彪就像看不見他一樣,從來不曾花些許氣力,在軍內「大樹特樹」遠新同志的權威。不但林彪自己不去參見太子,連林立果及其一夥,也從來不到瀋陽拜大哥。卻派人到瀋陽軍區去選妃子(在瀋陽選中兩名,由某醫院院長送到北京)。

現在很少有人研究68――73年林彪集團和毛遠新的關係。實際上這一關係是文革大轉折的關鍵。

我們或許可以說林彪一家昏了頭腦。如果林彪當時不把林立果搬到台前,如果林彪能盡全力巴結毛遠新和江青,讓葉群攜林立果到瀋陽拜見毛遠新,那毛澤東可能就會讓林彪順利接班,充當台灣嚴家淦和新加坡吳作棟的角色。文革也就算是成功了。或許林彪在毛死後――林彪到底比毛年輕很多――再把毛遠新和江青趕走,自己傳位給兒子,也是可能的。

所以林彪之敗,第一敗在其「得意忘形」:以為軍管之後,毛澤東已經對其沒有什麼辦法,他們已經可以建立林家天下。第二敗在太小看了老周(恩來)。這老周實在比林彪高明不知多少倍。現在人說毛逼林走,實為周逼林走。周在離間毛林關係方面,可稱為世紀絕謀。

二十世紀兩大謀略家,一為斯大林,二為老周。老周早知如果毛林聯合,則中國必然退回到袁世凱時代,毛死後必然是軍閥混戰。現在不少人給林彪作翻案文章,多是不明白林彪人品低下,有將才無帥才,排斥異己任人惟親,比蔣介石還差得遠。他最糟糕的地方是不能容忍其他派系的幹部。一、二、三野的幹部他都不能容。如果他來接班,必然導致其他山頭的拼死一搏,很可能形成軍閥混戰。這就是袁世凱死後的情況。如果毛死後林彪接班,幾乎肯定性出現混戰局面。所以老周自從文革一開始,其總戰略就是離間毛林,只要毛搞掉了林,則封建政治後繼無人――再沒有人有林彪的力量和野心。如果沒有林彪擋路,中共內部還貯存着不少優秀人才,可能接班。在他們手裏,政治就能進步。至於怎麼離間毛林,這事除了老周任何人也作不成。最主要的辦法,是讓林彪權勢擴張,使他忘乎所以,也讓毛認為林成為自己傳位的威脅。

傳位方式

我們知道,古代開國皇帝和開國元勛之間,有兩種關係。一種關係如東漢劉秀,和唐朝李世民,曾和開國元勛約定,以後世代通婚,互相扶持。另外一種關係如劉邦朱元璋,其特點是大殺功臣,以防他們謀篡帝位。等把大臣殺光了,以後可以善待他們的後代,作為補償。劉邦殺了大臣,讓太太呂后幫助兒子繼位。毛澤東的傳位方式類似於劉邦。我們知道劉邦是怎麼殺功臣的。劉邦也是毛從來最欣賞的一位帝王,劉邦也和毛澤東一樣看不起知識分子。(毛澤東曾對毛遠新背誦劉邦的大風歌)。毛的文革基本是一場對元勛的大規模整肅。因為這些人對傳位是一大威脅。朱元璋殺大臣的時候,他的太子表示反對。朱元璋就找來一個帶刺的樹枝,讓太子用手拿起來。太子面有難色,朱元璋就說,我現在殺大臣,就是把這樹枝上的刺給你砍掉。結果太子說︰上有堯舜君,下有堯舜民。意思是你作事作的好,部下不會反對你。朱元璋氣得不管樹枝上的刺,拿起來就追着打太子。毛太子遠新,沒有朱太子的那麼書呆子。毛夫人也沒有朱夫人馬皇后那麼吃齋念佛有善心。所以這殺大臣「砍樹刺」行動,也就搞的史無前例地轟轟烈烈。

家族權力鬥爭是文革的重點,「路線鬥爭」「思想鬥爭」「文化鬥爭」,全是煙幕彈。家族權力鬥爭必以親疏劃分陣營。在文革中親疏關係成為了一切問題的關鍵。親疏程度決定你是那個陣營的。也決定你是升官還是被整肅。這關係想改也很難改。親疏是可以放大的。比如林彪和自己的老部下為親,他的老部下自己又有老部下。如此一層層下去,就形成關係網。文革之中突然凸現關係網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在津津樂道地說着人的老關係。所有關係中最密切的,是家庭關係。所以所有大官的太太都或明或暗地參政,幾乎所有軍區和省一級的領導,都由太太們直接參政了。領導們的兒子都順利上升,成為接班人。所以毛劉林的家庭權力之爭,演變成派系的權力鬥爭。當然這派系只是家庭的伸延。在林彪當權之時,四野幹部,特別是林立果所在的空軍,地位迅速上升。其他山頭的幹部地位則下降。等到林彪被解決之後,一二三野的幹部的情況才有所好轉。毛澤東躲過林立果(派魯實行)的半路襲擊(從上海回北京的路上)之後,乘火車安全到達北京,先去了一趟陳毅的家裏。說明對陳毅的重新啟用。也是用陳毅的三野的山頭,對抗林彪四野的山頭。但是陳毅等人對江青毛遠新繼位這種事,堅決不認同,其態度屬於「你有大功勞,給你保駕。我是共產黨,不讓你傳後」。所以陳毅不能作顧命大臣,後來也沒有被毛重用。在林彪死後,毛澤東只好讓江青和毛遠新自己培養自己的力量。在這方面江青比毛遠新幹得好得多。江青培植了上海幫,在林彪死之後,都被提拔到最高職務。其中王洪文成為中共副主席,有成為新一代接班人的可能。他們還在上海建立規模很大的工人民兵。在毛死後,四人幫被解決之時,江青系人馬計劃在上海武裝起義,作困獸之鬥。但是毛遠新系列的人,就沒有一點表示。據說在毛澤東死後,汪東興為了嚇唬華國鋒,說毛遠新從瀋陽調了兩個師進京,已經到了山海關。這迫使華國鋒同意立即解決四人幫。但實際上毛遠新沒有作這事。毛遠新在瀋陽軍區根本就沒有可靠的下級。沒有人能說出毛遠新的嫡系人馬是誰。我們知道林立果的手下「死士」,還有這麼幾個。所以說毛遠新真是沒用到了極點。又說回來,如果不是這麼沒用,也早就和林立果一樣,曝屍荒野了。正所謂阿鬥自有阿鬥福。

太子在遼寧作了什麼

在文革的時候,毛遠新在遼寧繼續實驗毛的公社化。劉少奇的三自一包之中,三自是自由市場、自留地和自留畜。在文革之中,其他地方沒有敢廢除這三條。可能是基層幹部都知道這三條對農民生活太重要。但是在遼寧毛遠新搞了個」趕社會主義大集」和」割資本主義尾巴」。幾乎就把這三條廢除了。其中趕社會主義大集是在75年才開始的。以前農民在集市上可以自由買賣。但是在75年毛遠新命令農民到集市上把東西賣給國家的收購站。當然那價錢比市場上低一些。農民當然不願意。不願意就抓。從城市裏面派出工作隊,在集市的外面等着,看那個老鄉提着雞蛋白菜葵花籽,花生玉米大蒜頭,就讓他放下,雞蛋是7分一個收購。在集市上可以賣到一毛或一毛一。其他的也按這種比例低價收走。有的老鄉說雞蛋是給自己的作月子的女兒的,那也不行,你不賣可以,但是要懲治你。就是把你的雞蛋打破,讓你賣不成。當時從城市裏面抽調來的工作隊員,多是在工廠裏面不幹活的年輕工人,其手段也類似流氓。收購上來的東西,本來不多,因為人們知道了這回事,都不敢來趕集。收上來的東西,大部被這些人私分。

對自留地和自留畜下手的辦法,是勒令每戶農民以國家收購價上繳一定數量的雞蛋。有的農民並不養雞。那也不管。你就是花錢買雞蛋,也得繳上。有的地方要把自留地合在一起種。實際上就是沒收自留地。

毛遠新還繼承當年公社化的辦法,大搞水利和」大寨田」。搞水利的結果和公社化的時候一樣,變成一場勞民傷財的經濟災難。當時為了表現積極性。各村都派青年人「夜戰」。就是在晚上點篝火,晚上挖水渠。要使平原」水網化」。這事情沒有一點科學性。一來是在挖水渠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地勢的高低,和水的來源。另外遼寧省的農業區正好是以前的遼河沖積平原,地下全是沙土,根本不能保水。水進了渠道,馬上都滲入地下。結果只是破壞了大量的農田。而且人在晚上幹了活,白天必然睡覺。還不如白天幹活。當時東北農村的勞動力並不富裕。這樣大量地浪費勞動力,對生產有很大壞處。

也就是說,毛遠新在遼寧,幾乎把當年大躍進的事又作了一遍。目的似乎是要證明,當年那麼干還是對的。但是實際情況與他期望的相反。當時遼寧是全國供應最差的地區。當時全國各省的食油供應,為每人每月5兩。而遼寧為每月3兩。人們戲稱陳錫聯為陳三兩。軍區幹部在作報告的時候,對群眾說,以遼寧的情況,每人三兩油已經好得很了。做到每人五兩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為了支援世界革命,每人吃三兩油就夠了。但是軍官每人可有一斤油。而且,軍隊自己有農場,每年的收穫可給軍官一些油。當時為了提高產量,種的吃的多是雜交高粱。這種東西很不好吃。只有軍官每月有三十斤大米。所以當時軍官在遼寧的地位最為崇高。姑娘們以嫁軍官為榮。軍官的生活水平確實比平民強了不少,但實際水平(絕對水平)還是相當低。當時軍官每月可有一斤肉和一斤雞蛋。如果全家分吃,也就沒有什麼了。

毛遠新也把毛澤東知識份子的態度,發揮到了極致。大家都知道有個張鐵生。這件事不能怪張本人。他只是一個下鄉青年。毛遠新把他抬起來,目的是要把已經很倒霉的知識份子,再狠狠地整一遍。從此發明了用高中或大學式卷考教授。北京大學的軍管會遲群等人就對北大教授作了一次突擊考試。並公佈成績。全國大學考教授成為風氣。並讓「工農兵學員」上學,在學校里監視管制教師。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008/62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