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15個技巧迅速提升你的專業閱讀水平

學會閱讀確實是個奇蹟。在小孩子的時候,我們的腦子開始認識書頁上那些有着奇怪形狀的字。後來這些字變成聲音,聲音變成詞,詞又變成概念,這一切都因為我們的腦子能夠識別單字。今天我們很多人可以在一分鐘內輕而易舉地掃過數百個字。多麼奇妙啊!但是不管我們閱讀得多好,我們總是還可以不斷提升。

在本文中,我會提到15個幫助我閱讀書籍的技巧。讀讀我的技巧,吸取對你有用的,然後加以修改以合己用。

1.學習速讀

成熟的讀者會遊刃有餘地調整不同的閱讀速度:從很快地瀏覽文章,到研讀,到對文章進行默想。這往往意味着我們需要訓練大腦進行更快地閱讀。

一個讓你閱讀更快的簡單方法是用手指指着讀,加快手指移動的速度直到它促使你的眼睛比平時讀得更快。一直讓你的手指移動得更快,直到你在某個速度下可以舒服地閱讀。剛開始時,你可能會覺得不容易做到,但是慢慢地,速讀會變得更輕鬆。

由於人有不同的理解速度,不是每一個讀者都可以讀得非常快。那也沒關係,因為有很多書是不應該讀得太快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學習讀得更快,就試試吧。

2.調整閱讀速度

成熟的讀者知道什麼時候速讀、什麼時候慢讀。閱讀就像開着一輛搬家卡車在山區公路穿行(我做過這事)。有時需要低檔艱難地上坡,有時又需要換高檔滑下坡。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地形,我們閱讀的時候,速度也當改變,就像開車上下坡一樣。久而久之,你會開始感覺到一本書的地形,學會怎麼使用不同檔位,一本書的有些部分可以讀得比其他部分更快些。敏銳的讀者可以識別地形並據之換檔。

3.建立預期

在你開始讀一本書之前,要決定它在你生命中的目的。你為什麼讀這本書?什麼使它比其他上萬本你不讀的書更好?你視之為精神食糧,還是為了個人的改變,或者只是為了好玩而讀?清楚地確定閱讀的側重點是很關鍵的。

一旦閱讀的側重點清楚了,就是問具體問題的時候了。寫下五到十個你希望作者回答的具體問題。通過在開始之前提出一些問題,你首先就為為什麼讀這本書建立了一個客觀的基礎。當你閱讀的時候,這些問題會使你更容易確定讀書是否達到了目標。

4.了解背景

在我讀一本書之前,我會在網上快速搜索一下,瀏覽書店評論,找找簡明的總結摘要,讀讀推薦語,查查為這本書所做的高調宣傳。

這一步可以讓我熟悉作者。他們是誰?在哪裏工作?他們代表什麼世界觀?這個關鍵的步驟幫助我為所要讀的內容做好準備,並可以讓我了解到作者的動機。這個背景了解往往僅需要幾分鐘時間,卻很值得。

5.準備一隻筆

當我閱讀的時候,我會在耳後夾一支筆,因為我除了是一名讀者,還是一個木匠,而那是所有好木匠放筆的地方。但是我發現作為一個讀者,這個習慣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它是很好的預備,並且帶我進到一個充滿期待的心境之中。如果手裏沒有筆,我就會忘記腦子裏閃過的想法。在我拿書之前先拿支筆,這已是我的習慣。

6.透視一本書

現在,是時候揭開封面,聞聞新書的墨香了;或者,也許你面對的是最喜愛的電子閱讀器上溫暖的、閃爍的、沒有氣味的映像點。在我開始讀書的第一頁之前,我會花上三十到六十分鐘提出廣泛的結構性問題。艾默德寫道:「每一本書的封皮之間都隱藏着一副骨架。」我就試着用X光來找到那個骨架的結構。

首先,我研究目錄,看看章與章是如何構建的。然後,我瀏覽這本書和小節標題。接着,我讀分章概要,甚至結論性的那一章。任何看起來像簡短的總結的東西都會先讀(坦白來說,我經常在讀第一頁之前先讀最後一頁)。然後我才準備好開始讀序言。

讀者常常很想一頭扎進書中,但是用X光檢查一本書需要耐心。慢慢地查看一本書所花的時間是有回報的投資。這一步也會保護我沒有浪費時間去讀平庸的書!

花時間找到書的骨架,為了做好這一點,需要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

7.確定一個閱讀策略

在我用X光找到它的架構之後,我已經很清楚書的要點。現在我必須確定我要怎麼讀它。不同的書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讀。弗朗西斯·培根寫過這樣的名言,「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這是很有道理的。那對於某一本特定的書,我應該怎麼做呢?在仔細地查看之後,我會有四個選擇:

①像吃牛排一樣咀嚼消化。這個方法意味着:是的,這看起來像一本能回答我問題的好書。我要從頭到尾仔細認真地讀。

②像吃奶昔一樣吞下去。是的,這本看起來像一本能回答我的問題的、對我有幫助的書。我想整本都讀,但以比較快的速度讀。我不想在這本書上花太多時間。

③像吃奶酪拼盤一樣嘗一嘗。這個要吃,那個不要。書里有些部分似乎與我的問題無關,但是其他部分看起來很有用。那就只讀書的某些部分或者某些章節,這並沒有錯(這樣做能讓你的閱讀更專心,而這種專注可以使你不至失去興趣。最重要的是,這個選擇會讓你從「書必須從頭讀到尾」的陋見中走出來,你沒必要那麼做)。

④像喝到過期牛奶一樣趕緊吐出來。不,這看起來不是一本能回答我問題的書,或者至少沒有另一本書那樣好。我要往前走,找本替代的。

成熟的讀者知道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書。

8.繞過問題

下面是我平時怎麼讀非虛構類書籍的方法。既然現在我對於書的結構已經有個大概的了解,是時候閱讀了。我開始讀第一章,快速地往前讀。如果有什麼讓我困惑或不理解的地方,我會做個小標記,繼續往下讀。

在書的空白處,我會記下我不同意或者質疑的東西。在這章結尾,我會回到標記的地方。通常等我通讀到那一章結束時,之前的許多問題常常已經被作者回答了。我不會一有問題就停下來,這樣會節省不少時間。

9.找到中心思想

每一本非虛構書籍都有一個骨架,因為它是從一個核心思想(總結作者主要觀點的一句話)中發展出來的。每一章都應該有個中心句。有時候這個中心句很容易看到。

比如,在約翰·加爾文的一本新傳記中,作者在序言中這樣問:為什麼寫加爾文的另一本傳記?他的中心思想可能就植根於那一段。有時候沒有這麼簡單。如果你能找到書的中心思想,就用下劃線標記出來,或者在空白處標個星號。如果你找到一章的中心思想,劃個圈,在那個地方做個筆記。記住這個中心思想,然後思考作者是怎麼支持它以及為之辯護的。

10.知道什麼時候停止閱讀

對於書的評定不能等到把書讀完才做,讀者讀到一個地方必須停下來。一本書的價值常常在前幾章中就能顯示出來。讀者在停止閱讀之前要走多遠?一百頁減去你的年齡」法則在這裏起作用了。這個法則認為讀者應該以一百頁開始,然後減去他們的年齡。如果你是二十歲,在退出之前你應該給那本書八十頁的機會。如果你是五十歲,給它五十頁。年齡越大,閱讀經驗越豐富,你合上書擱回書架之前所需的時間就越少(這也意味着,當你一百歲時,你也許可以隨便根據一本書的封皮來評定那本書)。

所有的書都應該在你閱讀的過程中證明它們的價值。不要讓沒有讀完的書成為你內疚的原因。對一本書當心存忍耐,但是需要的時候,也要放棄,然後往前走。

11.標記金子

我讀非虛構類書籍是為了在某一個主題上有所發現。我投資在閱讀上時間以獲得信息的回報(有時候是段落、句子或者詞語),這信息往往會改變我生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約翰·派博(John Piper)曾經如此解釋道:

從大約二十年認真閱讀的經驗中,我所學到的是:改變我生命的是句子,而不是書本。改變我生命的是對於真理新的洞見、強而有力的挑戰和長久困境之中的解答。這些常常集中在一兩句話當中。我所讀過的內容99%我都不記得,但是如果我記得的每一本書或文章的1%是改變生命的洞見,我決不吝嗇那99%。

當你讀到的1%是改變生命的金子時,在其他99%中篩選的辛勞就不是那麼令人討厭了。不管什麼時候我讀到這些金塊,我就會標記它們。

12.簡要複述

在我們擁抱作者的觀點或者拒絕作者的結論之前,我們必須首先理解作者所說的。這就是簡要複述的作用。在一章結束後,複述本章的內容。本章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用一句話說明。在書的結尾,用兩到三句話重述主要觀點。這裏的目的不是評論而是簡單地重述(儘量客觀)作者嘗試表達的觀點。

13.找到缺失的部分

評價作者所寫的需要洞察力,而要發現作者沒有寫到的則需要更強的洞察力。一本書致命的瑕疵,往往不是作者對他所談的話題講得不好,而是他壓根沒有提到最重要的部分。哪些是沒有講到的?哪些方面書中沒有?你開始閱讀之前寫出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就顯得非常地有用了。通過回到你開始的問題,你可以判斷就所談論的主題作者是否略過了什麼重要內容。你甚至可以寫信給作者,友好詢問

14.讓塵埃落定

在你完成了一本書之後,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再做最後的評價。讀書就像在碎石路上開皮卡車,會在腦子裏擊起很多塵埃(細節)。在我們評價書之前,讓這些塵埃都落定是很有用的。幾天之後你的腦子已經處理了細節,書的價值常常變得更加清晰。縈繞在你腦海中的想法,往往就是你想要抓住。回去在書的封面內頁或者在筆記本上寫下這些想法。

15.收集、儲存金子

有些人收集硬幣和棒球卡片。我收集別人的思想。當我讀到一個重要的句子或者段落時做完標記後,把它存到我電腦上的一個主題數據庫中。

如果你記性不好,那你需要一個地方收集你希望留存到將來的句子和段落。有些人用複印機和文件夾,有些人用手寫的日誌,我使用簡單的微軟Excel數據庫。我收集引言,逐字打出來,通過主題分類編排。從個人經驗我可以告訴你,當一個你收集的想法後來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時,它會激起你裏面繼續閱讀的渴望。不管什麼方法,對你有用就好,總之要找到一個方法來儲存你的金子。

現在回顧一下,有哪些技巧是你可以實踐並用於你的法律專業閱讀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生命之光讀書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825/60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