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胡平:為什麼老三屆被一鍋端都送下農村?

作者:

 

1968年12月22日,毛澤東發出最新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緊接着在全國開展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大中城市的400多萬中學生(包括高中、初中66屆、67屆和68屆,即老三屆)一鍋端,統統都被送下農村。

那麼,毛澤東為什麼要知識青年(準確地說,中學生即老三屆)統統都到農村去呢?

有人着眼於經濟。他們認為,把學生都趕下鄉是因為城市人口過剩,無法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有人着眼於政治,強調上山下鄉政策的意識形態成分:為了培養革命接班人,讓青年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同時也是為了縮小三大差別。還有人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指出,把革命小將下放到農村去,化整為零,使他們再也鬧不起事來,有利於恢復社會秩序。如此等等。

毫無疑問,上述解釋都各有道理。但是它們卻未能說明為什麼老三屆一鍋端統統都被送下農村。我們知道,早在文革前,共產黨就對中學畢業生提出了「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口號:一種準備是升學,另一種準備是就業,其中格外強調上山下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1968年7月,中央發過文件,提出大中學生畢業分配的四個面向:面向農村,面向邊疆,面向工礦,面向基層。為什麼到後來,老三屆就只有一個面向即面向農村了呢?

若說在當時,城市人口過剩,那無非是說城市無法把400萬中學生都安置工作,但安置其中一部分總還是可以的,而且也是需要的。若說培養革命接班人,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為什麼都去下農村和農民相結合呢?進工廠和工人相結合難道不也是很革命甚至更革命的嗎?事實上,大學生多半就是被分到了工廠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為什麼偏偏是中學生就只能下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呢?

另外,考慮到當時的初中生,絕大部分還未到成年年齡,小的剛十五六歲,只念完初中一年級,既不夠「知識」又不夠「青年」,為什麼不讓他們——起碼是其中的一部分——進入高中繼續學習呢?大學生都分配工作了,大學校園都空了,教學設備和教師全在那兒閒着,為什麼不招收一批新大學生呢?要說教育革命還沒有完成,學校還是資產階級的,因而不適宜上課學習,這也不是理由,可以邊學邊改嘛(後來的工農兵大學生就號稱「邊學邊改」)。再說,為什麼當年的小學畢業生又都升入初中了呢?

由此可見,把老三屆一鍋端送下鄉,一定還有別的原因,別的考慮。

其實,這中間的道理也很簡單,只要我們反過來想想就明白了。如果不是把老三屆一鍋端地送下鄉,那又該怎麼辦呢?如果要對這400萬中學生做出不同的安排,比方說,把一些人留在城裏或者是分到其他城市,把一些人分到農村;讓一些人上高中上大學,讓一些人當工人當職員當教師當小幹部,讓一些人當社員當農民,等等,那麼,不同安排的標準是什麼?誰來掌握這些標準?由誰做決定?稍加思索就會發現,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樣做必然會惹出一大堆麻煩,幾乎可以肯定行不通。

首先,在當時,基層組織的權威大不如前。過去,基層組織就被視為黨的化身,說一不二;然而文革一來,炮轟火燒,基層領導威信掃地。雖說到了68年夏秋,各地的學校都成立了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有了新生的紅色政權,但是其權威性仍然比不上文革之前,更何況在新的領導班子內部,工宣隊或軍宣隊負責人,革命師生代表和革命幹部,矛盾重重,派性嚴重,遠不如文革前的基層組織那麼統一。

其次,在當時,也缺少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過去,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政治表現,一是學習成績。在政治表現中,家庭出身占很大比重,還要看你是不是團員、學生幹部或三好生,參加各種政治活動和體力勞動積極不積極。學習成績則有統考這一道硬槓子。文革一開始,就把考試制度廢掉了。學習好壞無足輕重,政治表現壓倒一切。可是在那時,政治表現也很難評價,因為標準相當混亂。例如,共青團被打成修正主義,團員不再是金字招牌。再以家庭出身這條為例,過去,幹部子女是最吃香的,可是在文革中,各級幹部都受到很大衝擊,有的被打成走資派三反分子,只有少數被結合進新生紅色政權算是得到了革命幹部的資格認證,大批幹部則處於妾身未明的靠邊站狀態,他們的子女該算什麼出身呢?說起在政治運動中的表現,那就更說不清楚了,因為學生分成了好幾派,有保守派有造反派,造反派內部常常又分成不同的派,還有逍遙派。哪個算好哪個算不好呢?

更難辦的是,通過幾年的文革運動,學生們不像以前那麼馴服聽話。他們學會了造反,學會了和領導唱反調。儘管在革委會成立後,原來的群眾組織都宣告解散,但是大家人還在,派性還在,在幾年鬥爭中結成的關係還在,因此還擁有不可低估的集體抗爭能力。另外,同學之間,在文革中由於相互鬥爭,還留下了一大堆恩恩怨怨;其裂痕之深,是文革前無法想像的。

可以想見,如果當局決定對這400萬中學生作出不同的分配,由於它既涉及到對學生的政治評價,又涉及到個人的切身利益,勢必會引起學生與基層組織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巨大矛盾,從而導致激烈的衝突,吵得天翻地覆,此起彼伏。當局若要擺平搞定,勢必要花很大氣力,耗去很長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一刀切、一鍋煮倒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或者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乾脆叫你們統統下農村,名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就佔據了革命道義的制高點。誰敢質疑,誰敢造反?既然大家都一樣,不分紅五類黑五類,不分造反派保守派逍遙派,沒有差別就難啟爭端,就算有人想爭也爭不起來。

果不其然。毛的最新指示一下,全國各地的老三屆紛紛響應。雖然有少數學生採取躲避態度,但是沒人敢於公開反對,也沒聽說有什麼地方為此扯旗號打派仗爭吵不休。基層組織的工作變得很簡單,他們用不着給一個個學生做畢業鑑定,只消對下鄉的具體事宜做些安排就行了。此前有不少人暗中憂慮:學校搞成這個樣子,怎麼收場啊?學生們怎麼打發啊?結果,毛的一句話就解決了。

老三屆統統上山下鄉,這一招之所以管用,因為它不失為一種公平。所謂公平,就是一視同仁,就是用同一個尺度對待不同的人。高考是公平的,因為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按勞分配是公平的,因為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一刀切、一鍋煮,也算一種公平。至於說在什麼地方採取什麼標準什麼尺度為好,那是另一個問題。

不消說,把老三屆統統趕下鄉不是一種好辦法。還要指出的是,就在全體老三屆上山下鄉的同時,某些幹部仍然把自己的子女送去參軍,冠冕堂皇地躲過了下農村這一關。更不用說在下農村之後,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走後門,拉關係大行其道,同學之間為了上調工作而勾心鬥角。原有的那種公平很快就消失了,很快就變成了不公平。

應該說,老三屆統統下農村這一舉措,固然有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經濟因素、意識形態因素和社會因素,但之所以搞一刀切、一鍋煮,那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一種權宜之計。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國人權雙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14/58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