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郭賢源:如此上將,劉亞洲快趕上周小平了!

作者:

適逢蘇俄餘黨生日之際,位居上將軍銜的劉亞洲撰文《精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表示慶祝,很多門戶網刊登了原文。細細讀來,給人印象是不知所云,滿嘴跑火車,其罔顧事實、胡編亂造的功夫,已經可以趕上周小平了,甚至比肩而立、不相上下。周某人以低劣投機,逢迎形勢,恬不知恥,明智之人早已視而不見了,奈何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畢業於武漢大學英文系),位居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的人,居然也時常發表滿嘴跑火車、不顧事實、顛倒黑白的文章,這到底是在暗示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呢?

一、上將軍劉亞洲的編造故事

對於劉亞洲,聽聞他的名字,是十年前的事,而且是從那個毛左大憤青張宏良的文章里看到的。記得,張在自己的文章里對劉亞洲抨擊激烈,認為他是一個表現賣國嘴臉的人,處處不強調民族精神,講究「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是「有奶便是娘」的倡導者。幾年以後,再接觸到劉亞洲,才知道他是改革左派李先念的女婿,會發表一些開明的言論,偶爾也會主張憲政和民主。應該說,一些人對劉亞洲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至少接受着他那種憲政改良意識。但是,這樣一個人在十八大以後卻出現了很多逆轉性的言論,其風格為之一大變。比如,去年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劉亞洲撰寫的幾篇文章就涉及到稀里糊塗、睜眼說瞎話的現象。

新近,劉亞洲的《精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顯然又上了一個級別,代表着新的高度,瞎編亂造的地方幾乎充斥整篇文章。試轉載作者原文一些段落,以饗大家,如下:

特別是共產黨員,內心極其強大。起初日本人並不在意,在打了一段交道後才引起重視。史料表明,日軍曾煞費苦心研究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比如,凡聽到別人說話就起立者,不是黨員就是幹部;詢問出生年月,回答「公元某年」而不是「民國某年」者,多是黨員,並受過教育。日本人對共產黨越是了解,就越是敬重。日本武士有尊重偉大對手的傳統。

日軍攻上狼牙山主峰,目睹了五位八路軍戰士跳下懸崖的壯舉,肅然起敬。日軍排成整齊的隊形,隨着一個軍曹的號令,向五壯士跳崖處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楊靖宇將軍生前和死後都受到日軍的極大敬畏。他陷入絕境後,日軍派叛徒向他勸降,他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這句話至今在天地間迴響。它讓人觸到了信仰的力量。

……毛澤東還摒棄前嫌,果斷地建立統一戰線,國共開始合作。中國團結之日,就是日本衰敗之時。日本軍閥此時認為不能再拖了,於是匆忙發動全面戰爭。當時,八路軍的武器還不如甲午戰爭時的清軍,但軍事思想非常先進,連美軍都派人到延安學習八路軍的軍事思想。毛澤東不僅是戰爭大師,更是戰略大師。日本是一個強盛國家時,毛澤東堅決拒絕與其談判,甚至不承認它是一個國家;日本戰敗後,成了非正常國家,毛澤東反而主動與其交往。

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毛澤東在《研究淪陷區》和《目前形勢和當前的任務》中兩次指出,日本妄圖「消滅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他對抗大學員說:「我們『抗大』人,不能有一個是不抗戰到底的!不能有一個是不反對投降的!」他提出「論持久戰」,是精神上的長征,也是大戰略。毛澤東是以思想家的眼光去把握戰爭風雲大勢的,能夠高屋建瓴地抓住問題本質,而他手下將領如彭德懷劉伯承等,則從另一個角度對待戰爭。他們的戰爭智慧,體現在對戰爭細緻過程的見解上。劉伯承、彭德懷起自行伍,有很深的連排長情結。他們對局部細節的追求,完全是一種連排長的眼光。毛澤東善於把大仗當小仗打,他們善於把小仗當大仗打。理解一個士兵,懂得一個排長、一個連長,也能贏得一場偉大的戰爭。

二、如何看待劉亞洲的跑火車內容?

不得不說,劉亞洲的《精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很有激情,若是對歷史不熟悉,若是沒有跳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觀,若是學識不夠,人們要擺脫這麼一篇滿滿正能量的跑火車文章,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長篇大論近九千字,文章內容主要圍繞「精神」展開,海闊天空漫談,時間跨度幾千年,空間跨度幾個國家的歷史,引用人物眾多,散文詩歌般的堆磊,形成了一篇不亞於周小平「破碎美國夢」的內容。

我之所以說劉亞洲跑火車,是初讀文章開頭部分就產生的感覺。作者對中國社會和中國社會思想並未精深研究和苦讀,頭腦遺留着新文化運動那種激進、虛無中華文明的觀念,以評論、下結論式認識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口氣狂妄,目中無人,既不懂不尊重思想,也不知思想家五百年難遇——出一個大思想家非常不易。如作者在「千年以降,中國人曾失去原有的精神」中評論說,「不料,一個叫嬴政的男人毅然斬斷了中華文化的臍帶,於是他以後的男人們都漸漸雌化了。秦代留給我們最壞的遺產是,把思想的對錯交給權力評判。漢武帝走得更遠。他真的把一個最優秀的中國男人閹割了。這一道深深的刀口,是中國歷史特殊的符號,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自那以後,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至明清時情況更為惡化。」

毫無疑問,秦始皇結束了中國封建制社會,實行一套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帝制,簡稱「帝制社會」。進入帝制社會以後,由於專制君主加強思想控制,疏導思想言論,因而中國在其後兩千餘年的帝制社會裏確實缺乏自由思想,也沒有出現多少大思想家,但是這並不等於兩千餘年內沒有出現偉大的思想家——作者說的「自那以後,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我們都知道,西漢有董仲舒,兩宋有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陸九淵,明朝有王陽明,他們都是屬於大思想家級別的,但目中無人、口出狂妄之言的劉亞洲居然說「沒有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試問,劉亞洲的思想有董仲舒、朱熹、王陽明那樣的高度嗎?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65年余有出現這樣思想高度的思想家嗎?沒有,絕對沒有。劉亞洲對思想及思想家的認識,是極其膚淺和粗野的,是對知識和思想的褻瀆與蔑視。

劉亞洲第一步的立論就出了問題,那接下來不嚴謹、罔顧事實、胡編亂造的言論就一瀉千里,「日本與中國:學習與反哺」、「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是五四最偉大、最美麗的果實」、「甲午與抗日——對手一致,結局迥異」、「抗日戰爭是最精彩的序幕」、「抗日戰爭中只有兩種情景:一種是堅強,一種是非常非常堅強」、「精神一變天地寬」和「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是:不能忘卻,可以寬恕」,每一段落中都可以隨時找到相關的內容。比如,作者不顧中國抗戰歷史史實,居然說毛澤東主動拋棄前嫌去和國民政府談判建立統一戰線,他說「毛澤東還摒棄前嫌,果斷地建立統一戰線,國共開始合作。」事實上,在共黨長征抵達西北之時的1935年,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就在四處尋找共產黨,希望通過談判建立統一戰線,共同對付日寇,當時蔣介石還主動聯絡蘇俄和斯大林,想通過蘇俄與斯大林向共產黨施壓,蔣介石派出駐蘇俄大使直接對接蘇俄外交官,甚至派陳立夫前往德國指揮談判。(詳見楊奎松的相關著作,如《民國人物過眼錄》等)

但是,國府和蔣介石主動找共產黨談判的歷史史實,到了劉亞洲這裏竟然是「毛澤東還摒棄前嫌,果斷地建立統一戰線」,這種顛倒黑白、罔顧事實的行為,其心到底是何用意?又如,對於抗戰結束後,針對中國寬容日本的歷史,劉亞洲再次睜眼瞎說,「抗日戰爭過去70年了,日本仍有些人對戰勝了他們的中國人民耿耿在念,這是日本民族精神矮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哪有一個戰敗國,對徹底的戰勝國——原諒並寬恕了自己的戰勝國,這個戰勝國還放棄了戰爭賠款和對日本的佔領——過了70年,還充滿了怨婦般的憤恨?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日本人是寬宏大量的。」對日本的寬容,本身就是在戰爭結束後開始實行的,當時我國的蔣介石元首做出裁決的,認為應該寬容日本。蔣公說到,「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款,但是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污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這是我們每一個軍民同胞今天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事實勝於雄辯。在鐵證面前,任何的杜撰都是蒼白無力的,劉亞洲在《精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罔顧事實,正是無力的表現,他這樣的做法,只會令人一笑。只是,這樣的文章出自一個上將軍的筆,足以說明問題之嚴重,亦是一個民族的悲哀。一個上將軍尚且如此,何況普通人乎!若日本、若英美法德諸國,見到一篇出自上將軍的胡編文章,該是如何感想?!

2015年7月3日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07/58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