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紐約時報:「幾股重要勢力拔出刀來,等着習近平」

—中國股市下跌增加全球經濟風險

上周五北京的中國投資者。自從中國股市在6月12日沖頂以來,已經約有2.7萬億美元的市值蒸發。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香港——在將近三年的時間裏,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讓違抗政府的人噤聲,甚至時常把他們關押起來,以此壓制反對者。但這種不可戰勝的光環已被股市投機者破壞,政府努力阻止股價大跌,卻受到了投機者的嘲弄。

全球經濟正艱難應對希臘難以償還外債,甚至可能脫離歐元區的困境。此時中國股市的損失——過去三周下跌超過四分之一——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更多風險,而且危害可能更大。自中國股市於6月12日沖頂以來,股市蒸發了將近2.7萬億美元(約合16.9萬億元人民幣)。這相當於希臘全部外債的六倍,或希臘11年的經濟產出總額。

到目前為止,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對政府穩定股價的每一步動作都表示不屑:降息、威脅要懲罰造謠者,允許全國社保基金購買股票,甚至計劃對押注股市下跌的做空者開展調查。這些舉措效果欠佳,致使習近平政府全盤掌控局面的光環黯然失色,陷入令人難堪的境地。本周,中國政府再次發力,期望這會消除熊市的悲觀情緒。

政府推出了進一步的舉措,希望先發制人,預防股市周一再次出現暴跌:21家券商周六同意設立一個價值至少194億美元的基金,購買藍籌股,兩家證券交易所都停止了所有新的IPO項目。

周日,政府拉來央行中國人民銀行,以及該國主權基金的一個投資部門,對該舉措給予支持。

負責監管股市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央行將為國有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以「增強維護市場穩定的能力」。該公司向券商提供貸款,而券商則將錢借給那些想要買股票的客戶。

此外,中國主權財富基金旗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其網站發佈信息稱,該公司已於近期買入交易型基金,並將會繼續在「市場操作」方面發揮作用。中央匯金通常投資於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這可能是政府無所不能的形象受到挑戰的例子中,最公開、最明顯的一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中國金融政策的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我認為,過去幾個星期確實表明,不,他們沒有能力事事都做到。」

近期股市蒸發的市值相當於中國三個月的經濟總量,去年中國經濟總量為10.3萬億美元。經濟學家們越來越擔心,這種損失可能會導致中國消費者急劇減少支出,因為他們損失了大量儲蓄。

隨着房地產市場疲於應付數以百萬計的空置新公寓,數以十萬計的出口導向型工廠面臨疲軟的海外需求,中國經濟已經出現放緩,消費者信心遭受重挫可能會令其雪上加霜。而且中國目前是大宗商品的主要市場,對於德國等製造業巨頭的出口來說,中國也是增長最快的買家,所以中國股市的暴跌可能會對全球各地的經濟增長造成損害。

「儘管希臘的動盪局勢最近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但最終事實可能會證明,中國股市的下跌對全球經濟的破壞性更大,」滙豐銀行(HSBC)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稱。

這也可能造成政治方面的影響。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客座教授何漢理(Harry Harding)是中國政治方面的專家。他說,中國股市的暴跌可能會產生三波連續的衝擊。首先是散戶的投資蒙受損失,其次是經濟增長放緩,最後是對習近平和他的班子形成政治反彈。

與其前任胡錦濤不同,習近平直接控制了經濟政策的制定。迄今為止,他和中國第二號高官總理李克強,對股市的困境都沒有公開表態。習近平還開展了一場無情的反腐運動,完全不怕給自己樹敵。

「有幾股重要勢力已經拔出刀來,正等着他摔跟頭,」何漢理說。

中國家庭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影響。中國五分之四的股票都由散戶投資者持有,這一比例比機構投資者佔主導的西方市場高得多。中國投資者在滬市有1.12億個賬戶,深市有1.42億個賬戶。今年春天,新股民競相加入這場全國性的投機熱潮,滬深兩市的新開賬戶均有2000萬個左右。

何舞紅(音)是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之一。她是北京的一名中學老師,有一個咿呀學步的孩子。4月末5月初,她和丈夫將約合6.5萬美元(約合40萬人民幣)的積蓄幾乎全部投入了中國股市,卻發現最近幾天,他們的賬戶金額下跌了幾乎一半。她甚至都賣不出去手裏的股票,因為每天早上它們的價格都會下跌10%,導致自動停止交易。

「我的心臟受不了了,」她說。「只要股市回升,能讓我們回本,我們可能就會把股票都賣了。」

不像其他很多投資者,何舞紅沒有借錢炒股。從這一點來說,她是幸運的。過去兩年裏,證券公司提供的所謂保證金貸款增加了九倍,幫助推動了股市的回升。很多家庭從銀行、金融公司、鄰居和其他人那裏借錢入市。貸款的年利率高達20%,而借款方只需要向股市投入很少的自有資金。

這提出了中國金融體系在吸收另一輪壞賬時將如何表現的問題。該體系本就背負着向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巨額貸款的重擔,而且後者只是勉強能償還每月的利息。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史宗瀚教授估計,中國的保證金債務,包括沒反映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業務進行的非正式貸款,總計可能接近1萬億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很多企業老闆是通過以股票的價值為抵押,從銀行貸款來為擴張融資的。這些貸款的條款通常要求企業老闆在股價快要跌至貸款的未清款項以下時增加抵押品。在滬市迎來自1992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於三周的時間裏暴跌29%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都即將面臨這一問題。

數百萬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對於投機性更強的股票,其價格即使能夠回升,可能也是多年以後的事了。大企業的股票僅占滬市的三分之一,而在深市,這一比例甚至更低。

其他股票主要是中小企業發行的。這些企業往往資產負債情況不佳,且普遍存在企業治理問題。這類公司很容易被控股股東打劫,導致小股東利益受損。

6月12日,中國股市達到最高點。在那之前的12個月裏,大公司的股價漲幅達20%到30%。而越來越被大陸大公司主導的香港股市同期僅漲17%,並隨着大陸股市的暴跌而下跌4.5%。

但在那12個月裏,大陸很多小公司的股價漲了四五倍甚至更多,將滬市整體拉升了149%。

以百分比計算的巨大漲幅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一年前,數百家這種企業的股價還頗為便宜。隨着股價開始攀升,它們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投資新手。他們買股票的初衷,僅僅是因為它們漲得快,並且看上去可能會繼續這種漲勢。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外國買家和國內很多機構謹慎地轉向了規模較大的公司的股票。外國人僅佔中國股市的大約4%,並且在中國,他們做空的能力受到了嚴格的限制。錯過過去一年裏的股價上漲的一些外國投資者,現在似乎正趁虛而入:周五當天,香港的國際投資者在滬市的購買量在最高日成交量中位列第三。

曾任高盛(Goldman Sachs)合伙人的香港中文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林夏如(Shirley Lin)表示,股市下跌可能會對中國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的經濟政策,及經濟增長模式產生深遠影響。她說,政府在控制下跌時遇到的困難,可能會讓政策制定者對進一步金融自由化更加猶豫不決,且股市的潰敗可能會進一步阻礙中小企業的擴張。

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就包括這些靈敏的公司。長期以來,它們艱難地試圖從國有銀行獲得貸款卻甚少成功,轉而希望通過發售股票來籌集更多資金。現在,這些希望似乎已經破滅了。

「最先倒閉的將是中小企業,而非未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做出貢獻的國有企業,」林夏如說。

習近平的政策顧問注意到了中國面臨的風險。2012年,與習近平關係密切的經濟政策制定者劉鶴寫了一篇文章,談到了從之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吸取到的教訓:

「危機爆發後,決策者總是面臨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意識形態化的三大挑戰,」他寫道,「市場力量不斷挑戰令人難以信服的政府政策,這使得危機形勢更為糟糕。」  (作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記者。 Patrick Zuo自北京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翻譯:許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07/58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