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茅于軾:畢福劍有批評毛澤東的權利

作者:

 

茅于軾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就是是非觀。人類社會經過幾千上萬年的發展慢慢地搞清了對和錯的標準。這一點至關重要。要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有了一致的是非觀才可能有社會的安定和秩序,否則就會發生衝突。至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種宗教的是非觀還沒能完全一致起來,這是當今世界衝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我們中國而言,我們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培養了我國所特有的是非觀。有了它才可能維護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存。這是我們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財富。我國的是非觀和西方國家的是非觀雖然有細微的不同,但是沒有原則上的衝突。

但是在改革前的一段時期,提倡階級鬥爭,批孔批儒,用殘暴代替仁愛,用造反代替秩序,發生全國性的是非觀的倒退,造成極大的混亂。社會失去了一致的是非觀,導致全社會的迷茫。改革後雖然試圖恢復傳統的是非觀,還引進了西方現代價值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至今中國社會中對普世價值的看法還有極大的分歧。在高級幹部中,是提倡和諧社會,還是搞階級鬥爭,也是陣線分明,無法協調。當然,觀點不同在任何社會中都是正常的,但是基本是非觀的對立則是危險的。

最近發生的畢福劍事件,因為他罵了毛澤東,引起軒然大波。贊同和反對的雙方十分對立。造成對立的原因是兩方面的。一是由於不同的是非觀;二是各自根據的歷史事實不同。例如毛領導建立了人民共和國,毛髮動了反右運動,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鬥倒並逼死了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人。這些事實應該說很少有人不承認。但對這些事實的是與非看法是很不一致的。比如已經入獄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認為這些事基本上做得很對,所以要唱紅打黑,繼續文化革命的做法。但是中國的前總理溫家寶就不這樣看。以他們兩個為首下面各有一大群人跟着。

對毛澤東看法不同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歷史事實的不同認定。有的認為毛髮動的大躍進餓死三千多萬人。也有的認為餓死人完全是造謠,至少是誇大事實。到底是不是餓死了人,餓死了多少人,這麼大的事當權的政府絕不會毫不知情,可就是至今還不願意發佈真情,弄得百姓中各執一詞,互不服氣,成為當今中國社會一個不穩定的隱患。

試看世界上各個國家對自己歷史人物(不論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的看法,固然有些不同,但很少像中國這樣的對立和互不服氣。這說明中國這種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如何消除這種極不正常的狀況?我認為唯一的方法是開放言論自由。經過一段時間的公開討論,是非會慢慢搞清楚,事實真相逐漸明朗,意見也會慢慢一致起來。中外歷史中對重要人物的評價,就是經過透明的討論逐漸趨於一致。相反,越是限制不同意見的發表,越是隱瞞真像,社會也越是混亂,中央政府越是沒有權威性,它的話越沒人信。

由於中國長時間對言論的控制,社會上只有一種聲音,大家很不習慣於出現不同認識的新觀點。對毛澤東的看法很典型地說明了中國所特有的這種言論空間。這也說明,言論自由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更是百姓是否習慣的問題。對毛澤東的看法私底下早已議論紛紛,見怪不怪,但是在公開場合中議論毛澤東還很少見。所以畢福劍的話引起巨大反響。我覺得每一個人都要承認別人有發表不同於自己觀點的權利。這是你自己能夠有言論自由的前提。認為「錯誤」的言論不可以發表,這種意見似是而非。誰有權判斷哪個言論正確或錯誤?每個發表意見的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或錯只能在自由討論中見分曉。

一個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中必須謹言慎行,但是在私人場合也這樣要求有點過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把私底下說的話傳播給還不習慣於言論自由的公眾,是不是有故意挑起是非的動機,這個動機是好是壞,那是很難說的。

這件事給大家上了一課,那就是允許每個人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不同於自己觀點的看法,這就是社會進步。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423/54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