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再來四萬億?李克強頻遭「暗箭」幕後

海外挺習黨媒多維/在中共總理李克強剛剛視察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後,一場波及中國經濟的「海嘯」隨之而來。4月19日,央行宣佈「普降+定向」的降准策略,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普降1個百分點,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定向額外降准1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這是2008年11月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准,也是央行今年2月4日宣佈全面降准並定向降准以來,第二次出手全面降准並定向降准。這一動作各方解讀不一,大陸股民高喊讓牛市來得更猛一些,大陸經濟學家視其為李政府的「經濟新政」,一些海外分析人士解讀為「李克強遭逼宮」,是他在面對困難經濟局勢下不得已之舉。無論是「再來四萬億」,還是「逼宮說」,都是對中國政府今天經濟調控手段的「誤解」。

李克強頻遭「中傷」

在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後,媒體將其稱為幅度「史上最猛」。有分析稱,這是繼證監會緊急澄清「不是鼓勵賣空、打壓股市」後,中國政府力挽今日股市暴跌的重大措施,顯示李克強對依靠股市吸引資金、刺激經濟的重視。更有人將其稱為「逼宮」,暗指李克強違背不對經濟進行強刺激的「承諾」。

李克強開始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心針」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李克強首度遭遇「非議」,從身體情況到執政手段,李頻頻遭遇四處飛來的「暗箭」。

李克強與以鐵腕著稱的「鐵血宰相」朱鎔基擁有諸多的歷史機緣巧合,多次在不同場合喊出「壯士斷腕」的豪言壯語。2013年9月,復旦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在《李克強,朱鎔基第二?》中比較朱鎔基與李克強的處境具有極大的相似性。與20世紀90年代相類似,如今的中國面臨着如山積的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債務、不斷升高的財政和金融風險、制度改革的不確定性以及下降的中央政府收入。他說,朱鎔基和李克強確實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在中國發展面臨關鍵點時上任的。但是,朱鎔基需要和地方官員角力以增加中央政府的權威和收入,從而穩定經濟、釋放中國的潛力;而李克強必須與地方政府協調以創造在各個層面培養和保護創新與經濟活力新源泉的制度。正如朱鎔基二十年前的改革奠定了今日增長的基礎,李克強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20年中國經濟的軌跡。與直觀的給人以鐵腕印象的朱鎔基一樣,李克強也曾為改革遭遇利益團體杯葛而大動肝火。據稱,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過程中,面對中央部委和監管部門的阻擊,李克強被爆出曾怒氣沖沖地拍桌子。

的確,李克強面臨着「新舊利益集團的掣肘」,如果真要將其理解為「逼宮」,也證明了今天中國政府所進行改革,打破利益集團之舉在法理上的正義。逼宮之後殺出血路,是中國歷任有作為總理必經之路。

經濟新政

伴隨中國實力的增長,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都開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判斷今年中國經濟的「開局」?4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會上,他「把脈」中國經濟並首次提出一個判斷: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產業呈爆發式成長。但目前新舊產業與動力轉換還沒有銜接到位。

李總理的講話中已經充滿憂慮。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0%,增速較去年四季度回落了0.3個百分點,創六年來單季最低增速。雖然首季經濟最終站穩在7%這一目標之上,國家統計局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表示,短期內國際調整格局以及國內經濟調整格局不太容易改變,中國經濟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經濟轉型這一步如何不「邁空」,考驗這個北大經濟學博士。

「窮則思危」,連續的降准之後,學者普遍認為,李克強政府的「經濟新政」初露端倪。

一談「經濟刺激」,總會讓外界想起2008年胡溫時期的「四萬億」刺激。在當時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2009年一季度,出口轉為兩位數負增長,且工業生產大幅下滑,發電量零增長,大量中小出口企業關閉,沿海地區失業潮出現。「四萬億」之後,中國經濟開始重新騰飛,但也後患重重,以至於「四萬億」也和溫家寶本人一樣,爭議重重。

而李克強在上任之後,一改前任治病樂用「虎狼藥」的特點,經濟調整步步唯穩,以至於民間有「溫(溫家寶)是強刺激,強(李克強)乃溫刺激」一說。

「溫刺激」就意味着李克強仍然會在經濟領域「有所作為」。在2015年兩會之際,多維新聞就曾分析,面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質疑,中國政府試圖告訴外界這並不是問題。中國已經有了「一個穩定器,兩個引擎」來進行應對,分別是「就業、公共服務產品和創新」。可以說,以反腐為先鋒、改革為基本盤、法治為保障、就業為穩定器、公共服務產品和創新為經濟增長點的「新政」已顯露崢嶸。

李克強的「經濟觀」中,在宏觀領域,李克強將「就業+創業」作為施政重心。「就業」是保證一個國家和社會能夠持續太平的「穩定器」,沒有這個穩定器作保障,任何改革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此番,李克強在強調就業的同時,在1小時40分鐘,1.8萬餘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成為最大變量,共提了38次。

聚焦在細處,李克強更傾向於利用「工具」進行經濟調控,而非「運動式」的「四萬億」。例如3月李總理答記者問時曾表示中國政府這幾年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運用政策的迴旋餘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這也是很多國際經濟學家對於中國經濟仍然樂觀的的重要原因——中國政府的經濟調控工具箱中的工具還有很多。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李克強仍然能夠臨危而不亂,頻遭「暗箭」而未傷。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海外挺習黨媒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421/54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