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信仰 > 正文

新疆講經場所被毀 襲擊頻發源於無望出逃境外

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喀爾賽鄉一維族村民自辦的可蘭經講經點,不久前被當局出動推土機強行推倒房屋。據本台維語部報道,兩名提供講經場所的維族男女及一位教師被拘留。當地派出所周三接受本台採訪時,沒有否認事件,但拒絕提供詳情。

xinjiang-muslim-koran

圖片:一本迷你版可蘭經。(法新社資料圖片)

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喀爾賽鄉一維族村民自辦的可蘭經講經點,不久前被當局出動推土機強行推倒房屋。據本台維語部報道,兩名提供講經場所的維族男女及一位教師被拘留。當地派出所周三接受本台採訪時,沒有否認事件,但拒絕提供詳情。另外,一知情者向本台披露了新疆最近發生的多起襲擊事件背後的原因。

據本台維語部星期二報道,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喀爾賽鄉一座維族村民的房屋被公開拆毀。這座房屋被用來當作學習可蘭經的校舍。當地官員表示,拆毀這座房屋是要打擊支持地下講經的宗教活動,向公眾明確表示絕不容忍非法宗教活動。當地居民表示,大約500名周圍鄰居和外村人被官員帶到現場,觀看推土機、挖掘機拆毀房屋。房屋的27歲主人和妻子已經被拘留,另一名講授可蘭經的教師也被拘留。這所地下讀經學校共有9名學生,年齡從7歲到22歲不等。

本台就上述事件,星期三致電縣政府、縣宗教局及鄉政府,但都無人接聽。一位維族居民接到記者相關查詢時,不敢多言,均稱不知道。記者致電喀爾賽鄉派出所查詢,對方並沒有否認事件,但在電話中,欲言又止,最後叫記者「不要問」。

記者:前兩天是不是搗毀一個地下講經點。

公安:請問你是哪裏?

記者:記者,想了解這件事。

公安:你不要問,問不着。

記者:聽說那兩個夫婦都拘留了,是嗎?

公安:你不要問,好吧。

記者:那誰在負責?

記者尚未問完,對方逕自掛斷電話。

記者再次致電該派出所,接聽電話的是另一位公安。

記者:問一下是誰在負責搗毀地下講經點?

公安:你是哪個地方的?

記者:我是記者,想問一下。

對方再次掛斷電話。

當地一位漢族居民賀先生稱,在七五事件後,新疆當局對伊斯蘭家庭聚會的打擊,非常嚴厲。上述情況屬於嚴重案件:「政府肯定不允許,現在不僅是地下講經,(宗教)學習班、你想搞宗教信仰,都要干涉,就說是非法宗教。我媽媽是基督教,他們不允許在家裏聚會,必須要去大教堂,他們是干涉家庭教會。更何況伊斯蘭教」。

記者:像這種情況抓人,一般是治安拘留還是刑事拘留?

回答:這在新疆來說,這種事情算是比較嚴重的,會被嚴厲處罰。

記者:是不是在七五事件之後,這種情況更嚴重了?

回答:對,對,對。

烏魯木齊居民張先生說,當局對宗教活動的控制,非常嚴厲:「如果說家庭教會沒有經過當局同意的,當局都稱為『非法』,這些敏感問題,他們(官方)一般不會告訴外界的。就是在以前,他們也是把影響大,掩蓋不了的事件講出去,現在看來,不但不像以前那樣,就算是影響大的,也掩蓋不講,裝聾作啞」。

今年1月以來,新疆地區暴力事件頻繁發生,而官方甚少披露,即使發生在昆明、廣州等地的襲擊事件,當局對民眾關注的襲擊者身份,也閉口不提,甚至刻意隱瞞。

據一位與當地維族人有直接聯繫的匿名人士告訴記者,2013年10月28日,新疆阿克陶縣一維族家庭不滿家鄉的清真寺被強拆,駕車撞擊北京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後,當局在該村展開大規模抓捕行動。所有參與反對拆清真寺的維族人,均遭到通緝。目前該村已經人去屋空。維族村民試圖逃亡境外,他們在遭到攔截之後,因走投無路,於是在各地展開自殺式襲擊。這位不希望記者錄音及披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還透露,南疆阿克陶縣被追捕的維族人原本身心善良,待人熱情,但也愛憎分明。該人士還披露了,維族人經特別通道的逃亡路線,包括廣東珠海,廣西及雲南邊境等地。

居民張先生說,當局拒絕披露發生在新疆地區的襲擊事件,可能有多種考慮:「現在是不是怕無法掌控(新疆)局面,所以這些事情他們不再向外報道」。

此外,新疆進一步加強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監管。據新疆都市報星期三報道,從今年起,自治區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將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個人不能保管本人或他人人事檔案。報道稱,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5月1日起,檔案保管機構不再直接接收個人保管或攜帶的人事檔案。個人保管或轉遞的人事檔案可交原檔案保管機構,按人事檔案相關要求進行轉遞。

張先生說,烏魯木齊市內的各種崗哨沒有撤離的跡象:「一些重點地方,他們(政府)還是比較嚴厲,如學校門口、市場門口、商場門口等,我看還是和以前一樣,比較嚴的」。

烏魯木齊市內各路段、學校、商場、地下通道及公交車站,均有武警設置路障、崗哨及檢查站,並用儀器檢查顧客全身及手提物品,賓館客房不得擺放火柴等。

(特約記者:喬龍;責編:胡漢強/申鏵)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402/53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