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共控制債務風險將衝擊中國經濟

一年前,中共總理李克強承諾將化解中國債務風險,暗示這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眼下,這項複雜的任務似乎將反過來衝擊中國經濟

李克強周四將在全國人大發表年度施政報告,可能提供有關化解債務風險的新情況。他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概述了這些任務。不過他可能不會明說,在實施金融紀律的問題上,說比做容易。

中國去年年底頒佈了一系列規定,旨在削減地方政府的表外融資,地方政府已經負債纍纍,他們是中國借貸狂歡的主要源頭之一。規定要求,各省應當通過發行債券和與私營企業合作的方式為基礎設施項目融資,而不是建立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類有隱性國家擔保的影子機構,從銀行和其他貸款人處舉債。

建立新的融資系統需要一定時間。但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支出下降意味着已然放緩的經濟增長將受到進一步制約。

如果嚴格執行地方債的相關規定,意味着中國將徹底禁止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借款。據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估計,這可能導致中國基礎設施支出大幅下降,中國基礎設施開支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5%。

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中國將放鬆地方債規定的實施力度,以便為正在推進的項目提供支持。而放鬆力度事關重大。太過寬鬆則控制地方債的努力可能遭到破壞。據2013年年中的最新統計數據,中國地方債已經相當於GDP的30%左右。中央政府目前進行的新一輪審計結果料將較2013年的數據大幅升高。

然而,新項目融資將成為一項挑戰。中央政府的指導意見為新投資建立了一個兩級系統。在第一級中,省政府將被允許出現赤字以及發行市政債券為學校等公共福利項目融資。這些債券與在美國市政債券市場發行的一般責任債券類似。

省級政府必須表明它們的收入來源足以支付未來的利息。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主要收入來源土地出讓金已經枯竭,許多省份財政狀況脆弱。

另外中國歷史不長的債券市場對新債的消化能力也將限制市政債券的發行規模。縣等更低級別的政府則不允許發行債券,因此一些計劃支出可能無法獲得融資,據瑞銀(UBS)估計,這些支出大約佔GDP的2.3%。

在第二級中,地鐵和水利系統等具有商業回報的項目則將通過公私合作的方式獲得融資。這些商業項目所發行的債券將不會獲得擔保。債券償付將以項目產生收入為條件。

此類公私合作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理論上,這種方式為地方政府從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獲得資金提供了一種方式。

然而可能很難說服民營企業建立此類合作關係。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顏湄之指出,政府可能被認為權力過大,能夠隨時改變遊戲規則。潛在投資者還會希望能以好價格參與項目,但這可能會與中國的政治氛圍產生衝突,會被認為是賤賣國有資產。

地方政府的預算亂麻不可能一夜之間理清。向新系統的艱難轉型只會成為預期中國經濟會持續放緩的又一個理由。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304/52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