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重回延安梁家河

「今天回來,心裏很激動……」

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陝西。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一同前往延川梁家河村,這裏是習近平曾經插隊的地方。

當日,「學習粉絲團」官方微博從中午12時10分開始連發7條微博,用數十張現場圖片、視頻以及簡短的文字報道了習近平回到年輕時插隊的地方、看望鄉親們、並在過年前向大家拜年的消息。

「學習粉絲團」13日晚些時候發佈的微博稱,習大大帶着家人回梁家河看望鄉親們,習大大說,今天回來心裏很激動。1969年來的(梁家河),不滿16歲,也就是人生第一步邁出來就到這裏,來這裏一下子待了7年,1975年走的,雖人離開了梁家河,但心留在了這裏。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離開梁家河村時,站在車上與送別的人群揮手告別,時間仿佛又回到1975年的那個秋冬時節。

90年代編訂的《延川縣誌》記載,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識青年來該縣落戶插隊。這些知青其中一個就是習近平。習近平曾在福建省外大學校友會等機構編撰的《福建博士風采》中稱,「1969年,我從北京到陝北的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

對此,2014年6月,澎湃新聞(曾刊文《習近平在這裏「脫胎換骨」:延安梁家河插隊7年哭過兩次》,文章引述的一段過往採訪視頻顯示,10年前,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接受採訪時,流露出對延安故地的深情懷念。

採訪談及習近平去延安插隊的初衷。由於文革,習近平家庭受到衝擊,習近平被關進學習班,只得提出去延安插隊暫避風頭。

當時,北京1300多名知識青年到延川縣落戶插隊。習近平說,臨行時,冬天火車站台上,全是哭成一片即將出行的知青,站台上只有他一個人在笑。親戚們都不解,他告訴送行的親戚,當然要笑。「不走才哭啊。留下來有命沒命都不知道,走不是好事嗎?」。

出於暫避風頭的目的,剛到梁家河的習近平是漫無目的。知識青年們來到農村,首要任務是勞動。延安方言中,把勞動叫做「受苦」,與平原地區不同,黃土高原上山多、地少、缺水,耕作條件分外艱苦。他說到了梁家河後自己「不上工、不幹活」。因勞動時有抽煙時間,為了偷懶,他們還學會抽煙。當時他和當地鄉親格格不入,看到老鄉坐自己的炕,心裏還特別彆扭。

從北京到梁家河,巨大的反差讓習近平僅僅待了三個多月,就跑回北京。

然而,在北京被作為倒流人口關了半年之後,習近平已舉目無親,唯一的出路就只能回延安。

習近平說,從那一次之後才真正融入群眾。

在梁家河,習近平碰到的第一難關就是小小的跳蚤。當時的陝北農村,人們除了每年夏天在村前小河洗上有數的幾次澡之外,一年四季幾乎再也洗不到澡,虱子、跳蚤等寄生蟲根本無法消滅。

習近平皮膚很敏感怕跳蚤,被咬了要起泡還長瘡。不過最後,習近平也得習慣這種生活變成他所說的「牛肉馬皮」。幾年的生活,習近平從什麼都不會,學會了捻毛線,勞動什麼都會,200斤一挑十里山路;從怕別人坐自己炕,到和四五個老鄉小伙一起睡。

村民們回憶,當時習近平穿一件藍色的舊棉襖,農曆二三月,陝北冰雪初融,他常常捲起褲管、光着腳,站在冰水中打垻,「手上磨得都是泡,沒聽他叫過苦」。

七年,是脫胎換骨,彼時,習近平已經被推薦上清華大學,1975年深秋,習近平離開梁家河。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214/51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