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葉匡政:孔慶東又犯病了?

作者:
我猜測,可能是他的腦前額葉受傷,導致性情大變喜怒無常,否則的話,實難理解他身上這種以罵求名、以賤求敵的娛樂精神。孔慶東的狂妄無忌,並非一日之功。很顯然,他是從謾罵中獲得了樂趣、享有了名聲,於是便把自己的後半生,完全押在了這種粗口文化中。他佯裝痴狂也罷,表面在攻擊漢奸、記者,實際倒像在阿諛他心目中的主子。否則實難解釋,他那些背離道義和良知的言行。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假狂士,竟也有人追捧,只能說是時代的悲哀。

葉匡政:孔慶東又犯病了?

比起孔慶東(左)的大量出格言論,吳曉平(右)的言論確實算得上溫和。

很久沒注意過孔慶東。今天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孔慶東竟然起訴南京電視台的主持人吳曉平,訴其在節目中侵害其名譽權,所謂侵權言辭一是「他今天之所以在全國有一些名氣,完全是靠罵人罵出來的」,二是「教授還是野獸,到底是教授還是野獸?」,並索賠20萬元。北京海淀法院一審駁回了孔的訴訟請求,認為吳曉平是有針對性的、有誠意的,並無相關證據證明吳曉平存在藉機損害孔慶東名譽、進行人格侮辱的惡意。

天下之大,什麼荒唐事都有。這位靠罵人起家的教授,竟起訴別人罵他,真讓人大跌眼鏡。記得早些年,這位教授曾一口氣對《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連罵三個「他媽的」,被人稱為「孔三媽」。後來,鬧到有北大學生寫公開信,要求校長辭退辭退這個「五毛教授」。記得當時信中的理由就是,不僅因他常「爆粗口」,「更嚴重的問題是他多次在公共領域宣揚暴力」,信中稱在孔慶東的視頻中,常稱要把某人幹掉,這種對其他公民的暴力威脅,已遠超言論自由的範圍,更違背教師基本倫理。

比起孔慶東的大量出格言論,吳曉平的言論確實算得上溫和的了。我對孔慶東了解不多,早年只知他自稱「北大醉俠」,近年通過微博,才發現他習慣用歪話、狠話、大話、髒話雷人,儼然成了教授圈裏的宋祖德。他的言論也多出現在報紙的娛樂版,可見大家並未把他的言論當真,只圖一樂。我猜測,可能是他的腦前額葉受傷,導致性情大變喜怒無常,否則的話,實難理解他身上這種以罵求名、以賤求敵的娛樂精神。

好玩的是,這位來自黑龍江的孔氏後人,常自稱是孔子的第73代直系傳人。孔子是強調「慎言」「訥言」和「非禮勿言」的,這位常把儒家掛在嘴邊的孔慶東,竟喜歡以暴力言語示人,顯然有違孔家的祖德祖訓。說句玩笑話,最應處罰孔慶東的,當是孔氏家族。記得明洪武年間,當時朝廷曾賜孔氏族長一支藤杖,令其主持家族事務。據說藤杖至今仍在,孔氏族長如要維護孔家聲譽,就該杖責這位有辱斯文門風的孔氏後人。

孔慶東的狂妄無忌,並非一日之功。很顯然,他是從謾罵中獲得了樂趣、享有了名聲,於是便把自己的後半生,完全押在了這種粗口文化中。記得孔慶東當年開博客,還自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初犯我,我讓三分。人再犯我,我回一針。人恆犯我,斬草除根。」看他今天的作為,這幾句話倒成了扇向自己的嘴巴。他常稱記者為「無良記者」和「國家公害」,在我看來,一個教授如此言行,才真稱得上「無良」,任其恣肆蔓延,更有可能淪為「國家公害」。

在我看來,孔慶東真正恐懼的,是自己的言論沒有反響。此次起訴吳曉平,大概也是為了博得一些關注,否則實難解釋他的這一訴訟行為。他一直把吸引媒體注意力,當作了自己發言的動力,哪怕是瞎說胡扯、大放厥詞。長此以往,他把那個常在媒體上出現的極端形像,看作了真實的自己,被媒體虛構的那個形像所奴役。這是從好的方面揣測他的心理變異。從壞的方面推想,這種假扮的狂放不羈,倒顯出了某種居心的險惡。他假冒醉俠也好,他佯裝痴狂也罷,表面在攻擊漢奸、記者,實際倒像在阿諛他心目中的主子。否則實難解釋,他那些背離道義和良知的言行。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假狂士,竟也有人追捧,只能說是時代的悲哀。

北京海淀法院在駁回孔的訴訟請求時,特別指出,孔慶東系近年因罵人事件引發不少爭議,應屬社會公眾人物之列。基於公共利益的考慮,應允許相關公眾對公眾人物的行為提出合理的質疑、指責甚至刺耳的批評,不能簡單地認為僅是質疑和批評本身就構成侵犯公眾人物的名譽權,除非發言人發表相關言論時具有明顯的惡意。因此,公眾人物的人格利益在法律保護上應適當克減,公眾人物對於媒體不具惡意的批評、質疑亦應有一定的寬容度量。法院的這番表述,已把此案的法理說得很清楚了。

孔慶東不明白的是,吳曉平所言,代表了大多數公眾的觀感。既然你不甘寂寞,想劍走偏鋒,用一些肆無忌憚的胡言亂語來娛樂公眾,別人對你自然也有嘲笑和批判的權利。當公眾人物的名譽權和私隱權與民眾的知情權發生矛盾時,顯然應以尊重民眾的知情權為主導,這體現的其實是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公眾人物比普通人佔有更多的社會資源,當他們利用這種資源獲得利益的同時,也應承擔比普通人更多的社會義務。公眾人物的影響力,使他們的社會和生活行為,會對社會和民眾會構成影響和示範,所以對公眾人物的私隱權和名譽權進行限制,也是社會監督的一種方式。這種監督自發地來自於社會輿論,一個人的影響力越大,他被限制的私隱權、名譽權也會越多。

不知道孔慶東通過此案,以後會留些口德呢,還是會再掀更大的罵名。總之,一個喜歡罵人的小丑,起訴別人罵他,也算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笑料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221/48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