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岐山高效反腐這樣挨槍 這種反骨思維想幫誰

—王岐山的周末戲碼

作者:
薛蠻子、劉永洲以及一班娛樂明星被捕獲後,被拎到央視上懺悔,做銀屏上的遊街示眾,引發有志之士的憤恨,以為是人權受侵犯,展現公權的殺伐。並且反問:為何不讓貪官上央視懺悔?王岐山治下的中紀委,將周五弄成貪官的宣判日,在某種程度實現了大眾願望。

宋志標:王岐山的周末戲碼

中紀委弄好了自個的網站,繞過新華社、人日發稿的限制,周五發佈查辦貪官污吏的報告,自顧自就成全了中國人的政治劇目。以致於,每逢周末,人們翹首以盼,競猜這回是哪家的官人落網。而每一次「周末劇」,好比軟性的「梟首示眾」,維持話題延續。

薛蠻子、劉永洲以及一班娛樂明星被捕獲後,被拎到央視上懺悔,做銀屏上的遊街示眾,引發有志之士的憤恨,以為是人權受侵犯,展現公權的殺伐。並且反問:為何不讓貪官上央視懺悔?王岐山治下的中紀委,將周五弄成貪官的宣判日,在某種程度實現了大眾願望。

值得一提的是,貪官也不是不懺悔,他們也會在銀幕上做低頭認罪狀。這些懺悔的視頻會受到嚴格篩選,在監獄的紀委教育課堂刪播映,一般人是無緣得見的。以貪官懺悔教育官員,以「群眾」懺悔敲打民眾,這是並行不悖的兩條線索,要是混了,就會亂。

中紀委搞周五大放送,並且形成國民的固定期待,在傳播上是很高明的行為。它將輿論的注意力和社會情緒全部轉移過來,無論是贊是彈,都將政權的舉動植入了輿論的中心地帶。自然也不排除有些媒體作為中紀委的槍,策應王岐山導演的周五宣判日。

中紀委成功引導輿論,可以看作是一個標誌:從前熙熙攘攘的社會議題讓位於精心算計的中央議程,社會的主體性在觀賞劇目的醉心過程中瓦解,是非成敗全都寄托在官府身上,跟社會再無半點聯繫。社會主體性變得不重要了,或者,被觀影的人認為不重要。

從前,論者講社會主體性,是為了引伸出第三條道路或中道的建設性道路。對於這種廣義上的未來設想,莫之許等少數派基於邏輯和殘酷的現實給予了駁斥,做大「社會地盤」的論者到底是不服氣。可如今,中紀委一招周五宣判,就粉碎了社會主體性的幻覺。

曾幾何時,社會上發生的一切事件都可以歸納到官府的不端上,社會為監督提供源源不斷的「炮彈」,社會建設也一度成為樂觀的詞彙,大行其道。後來,社會受到壓制而萎靡不振,社會議題與官員官府議題短暫地並駕齊驅,而現在的地位,則是前者泯滅而後者卓著了。

對社會而言,眼下正是最艱難的階段。「艱難」倒不在於社會行動遇到了無法克服的阻力,而是說社會本身也不認為自己更重要,泄氣了,不願意動了。畢竟,哪怕是躺着不動,周五的戲碼都可以滿足某些幻覺——你社會都不必動作了,貪官就被拿下了嘛!

這種麻藥太厲害了,社會主體性的強弱問題已經演變為社會的有無問題。而且情況正在變得更壞。比如,對民主自由的否定,其聲勢之大範圍之廣遮天蔽日——問題不在於「在風雨中抱緊自由」的人多麼頑強與小眾,而在於不民主不自由被更多人欣然接受。

大眾媒體越來越嫻熟地為中紀委的周五劇目做註腳,將其引伸為時政報道、調查報道甚至是新媒體項目。與此匹配,大眾不再認為自認為是社會的主體,而是坦然成為官家的看客。這麼做,不用犧牲,不費腦筋,樂得清閒。政治娛樂至死,離不開大夥的幫襯。

中宣部一輩子沒幹成的事情,被中紀委幾個月就完成了。李長春劉雲山一眾意識形態長官輪番上陣、赤膊廝殺也沒搶到的輿論高地,被一個王岐山兵不血刃、輕輕鬆鬆拿下了。現在的形勢儼然是只剩下廟堂之高,再無江湖之遠。為保衛社會而「一生貢獻給馬路」的人有何感想?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904/43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