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的崛起非表面看起來那麼風光

兩份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的生產率正在下滑,奇蹟般快速增長的日子已經基本一去不返了,對於北京來說,減緩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佳方式就是進行有效的結構性改革,目前看來這方面的改革基本上仍處在慢車道。

報告指出,一度被稱為奇蹟的中國經濟目前正受到工資快速增長、新勞動力不斷減少的困擾,因此必須通過結構性改革、自動化、提高公司效率以及革新來實現生產率的不斷增長。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中國中心高級顧問、日本一橋大學(Hitotsubashi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伍曉鷹寫到:中國目前正處於這一關鍵轉折點,生產率下滑問題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年時間。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政府持續推出刺激政策,保持較高的投資水平並支持信貸擴張,經濟增長卻不斷放緩。

伍曉鷹在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的崛起可能並不像其表面看起來的那麼風光,因為衡量經濟技術活力的指標,即全要素生產率,表現嚴重落後於其他亞洲高增長經濟體處在相似發展階段時。

伍曉鷹表示,1978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期間人均年收入由2,000美元增至8,000美元。相比之下,日本1950年至1970年的相似高增長時期,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率為4%,台灣在1966年至1990年為3%,韓國在1966年至1990年為2%。他稱,相關經濟體的購買力因素已考慮在內。

伍曉鷹寫道,他們的研究顯示,中國在上述時期取得的高速增長主要由投資推動,效率相當低。

這裏面的一個大問題是中國數據的可靠性,這個問題常常會令評估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努力變得更加困難。摩根大通(J.P. Morgan)經濟學家朱海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總結稱,基於三種生產率指標計算,2013年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幅為1.1%,低於2008年的3.2%。他使用另外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為,2007年至2012年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為負值。

伍曉鷹表示,嚴重的數據問題並不令人意外地妨礙了對中國生產率情況的正確衡量,從而導致對生產率的估計出現了很大的矛盾之處。

伍曉鷹認為最近幾年推動中國生產率的是投資而非勞動力,效果也不理想。對此朱海濱也表示,中國在急需的結構性改革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正確的看法,但是在落實時卻遇到了挑戰。

朱海濱寫道,如果中國希望在降低過剩產能的同時又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則恢復生產率是關鍵。但是提到結構性改革,他認為,目前的政府經驗有限,並且還面臨着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

伍曉鷹表示,從歷史角度看,從1957年到現在中國的生產率水平一直起伏較大(他將1957-1965年中央計劃時期描述為生產率的墓地),唯一的主要亮點出現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前這段時間。他說,這一時期隨着全球市場擴大,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得到加強。

伍曉鷹指出,而到了2006年,中國經濟已開始出現過熱現象,這主要是由北京承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帶來的過度投資所致,另外,2008年推出的大規模刺激措施還造成了低效投資和壞賬等問題。

伍曉鷹在一次採訪中稱,許多曾被視為創造了經濟奇蹟的國家都存在以下問題:無法提高生產率,無法順利實施根本性的結構改革,無法擺脫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這些國家中就包括阿根廷和智利。

伍曉鷹寫道,過度建設、產能過剩以及效率低下的國企「進入」民營產業市場,正在嚴重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簡言之,這些研究發現說明,如今中國最主要的經濟問題是生產率的問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902/43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