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美國知名科技博客:小米無恥抄襲蘋果

8月初,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公佈數據顯示,成立僅四年的中國電子產品企業小米一舉擊敗三星(Samsung)和聯想等巨頭成為第二季度中國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商,同時也成為世界第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出貨量達到1500萬部,同比增長240%。

然而這家在中國人氣爆棚的年輕企業卻一直因為其不折不扣地「借鑑」蘋果(Apple),缺乏原創而為人詬病。小米的產品無論從設計到營銷方式,甚至連新品發佈的風格都與蘋果有着讓人咋舌的相似。人們總是能夠從小米的產品中一眼看出蘋果的影子。小米最新推出的基於安卓(Android)的操作平台MIUI6更是被美國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貶為是對蘋果iOS流動作業系統最無恥的抄襲。

多年來,中國的電子產品企業一直不甘於為蘋果和三星這樣的公司做嫁衣,它們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中國的蘋果和三星。小米或許正在迅速實現這一夢想。雖然公司創辦人雷軍也模仿前蘋果CEO喬布斯的風格,穿深色T恤和牛仔褲站在台上介紹酷似蘋果iPhone的新款小米手機,但到目前為止,小米真正意義的創新實在是寥寥無幾。

然而,小米這家被媒體譽為「東方的蘋果」的年輕企業迅速崛起仍然受到了世界的關注和追捧。像蘋果的粉絲被稱為「果粉」一樣,小米的追隨者也被稱為「米粉」。美國《快公司》雜誌(Fast Company)甚至把小米評為中國最具創新性的公司之一。

即將出版的《山寨中國的終結》(The End of Copycat China)一書作者、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創始人兼CEO雷小山(Shaun Rein)認為,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所擅長的是所謂的「微創新」,也就是按照中國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對現有的產品或技術加以改進,亦或是對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非傳統意義的「顛覆性創新」。小米就屬於這一類。「的確,在過去三十年中國的企業並沒有專注於發明新的產品或技術,在技術方面它們仍然落後於歐美幾十年,」但他說,「中國企業能夠把在西方獲得成功的產品加以改進後移植到中國,讓它們在中國繼續有價值。」

騰訊2011年推出的移動即時聊天工具微信也屬於此類微創新。微信目前在中國移動短訊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月活躍用戶達到2.72億,該程序在海外也被下載了超過一億次。微信的火爆也推動了騰訊股價的上漲,其市值在2014年初達到了1230億美元。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也認為,這種模仿加改進的方法非常適用於目前的中國。他表示,中國的創新不一定非要走發明創造的路。

但顯然中國的領導層似乎並不滿足於讓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止步於「微創新」的層面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18日在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時強調,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即「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着呢過去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向來不缺好的政策和領導人的堅定決心。中國政府2006年公佈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就提出,到2020年把中國變成一個創新型社會,到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領導者的宏偉目標。中國在全球研發投入的比例已經從200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5%,而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

「即便如此,中國也不大可能出現世界級的創新型企業。」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凱瑞?布朗(Kerry Brown)說。布朗認為,問題的根本在於中國政府和國家的扮演角色仍然太過強大,政府對創新設立了過多的限制。他說:「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體制往往無法容忍失敗,也不鼓勵冒險精神並且希望迅速看到成果。」這與自由市場的創新精神背道而馳。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中國有少數真正踏踏實實搞創新的企業,比如華為和海爾,但從整體來看目前中國還不具備建立一個創新型經濟的環境。他說:「國有企業通過壟斷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根本不需要創新。民營企業大多沒有能力,少數有能力的把別人的技術拿來改一改就能滿足增長的需求。」

小米的領導層仍然斷然否定自己的產品抄襲了蘋果。小米全球副總裁、前谷歌安卓(Android)產品管理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對人們指責小米抄襲蘋果進行了辯解。他說,指責小米抄襲蘋果是因為人們還沒有見到真機並上手把玩一番。這或許說明,小米在模仿蘋果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從蘋果的影子中走出。

但哈佛商業評論今年3月刊登的一篇題為「為什麼中國不能創新」(Why China Can’t Innovate)的文章說,很多中國公司發現增量改進(incremental improvements)的回報巨大,因此搞突破性創新的動力也就很小。當然中國有創新的潛力,也有能力做得更多,但問題是國家是否有智慧去激發起企業的創造力。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822/43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