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人類科技已超越《星際迷航》:不必再等300年

人類科技已超越科幻片《星際迷航》

外媒稱,300年後,在銀河系的一個偏遠角落,星艦企業號飛船船長詹姆斯·柯克用通話器與船員交流;他的醫生使用便攜式設備「三錄儀」診斷疾病;他可以用分子製造儀合成食品和物體;通過傳送機進行短途旅行。柯克的後繼者在被稱為「全息甲板」的虛擬空間裏舉行會議,使用安裝在其前額的顯示屏操作外星飛船。這一切都發生在《星際迷航》系列電視劇中,當然這是一部科幻片。

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7月1日報道稱,人們在《星際迷航》中看到的許多科技正在變成現實,而且比片中的更加完善,人們不必再等300年。

以詹姆斯·柯克船長的通話器為例。它為第一代翻蓋手機的設計提供了靈感,而在20世紀90年代大家就已使用這種手機。此後,它還發展成智能手機,比片中的通話器更先進。柯克的通話器不能接收電子郵件、播放音樂、上網衝浪、提供導航和照相功能。它也不能像蘋果手機的Siri語音軟件那樣,對它提問,它就會甜甜地答覆你。

不久,智能手機還會添加類似於「三錄儀」的疾病診斷功能,而無需另外攜帶設備。

蘋果公司近日宣佈,其iOS8作業系統將提供醫療傳感器數據平台,並通過名為「健康」的應用程式軟件進行展示。谷歌、微軟、三星及其他公司都競相打造自己的醫療服務數據平台。

報道稱,當看到3D打印技術的先進之處時,你就會意識到這是由《星際迷航》中的分子製造儀演變而來的。3D打印可以製造塑料、金屬、玻璃、鈦、人體細胞,甚至是巧克力等各種物體。現在的3D打印機速度仍很慢,需要好幾個小時才能打印出麵包盒大小的物體;但10年後,它們將像激光文件打印機一樣普及、快速且廉價。大約20年後,人們不僅可以打印電子產品,而且還可以打印晚餐。

人們已擁有《星際迷航》中視頻通話的能力。並不需要喬治·耶措寧與嘉芙蓮·詹韋船長通話時所使用的那種又大又笨的監視器,人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免費的Facetime和Skype應用程式軟件進行通話。類似於「全息甲板」虛擬空間式的視頻會議早在幾年前就已成為現實。

柯克船長用來與外星物種對話的萬能翻譯器也在研製之中。谷歌翻譯軟件在翻譯文本方面已非常出色。今年早些時候,微軟公司還展示了一款在Skype上使用的實時語音翻譯器。此外,科學家近日還宣佈已在量子隱形傳輸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這讓人們有望在未來的某一天看到類似於《星際迷航》中傳送機一樣的設備,將人以原子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參考消息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707/41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