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之一:齊白石的蝦

齊白石大師早已家喻戶曉,一提起他,不約而同地想到他畫的活靈活現的蝦。靈動而呈半透明質感的蝦在水中嬉戲,或急或緩,時聚時散,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情態各異,着實惹人喜愛。然而白石老人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就卻是來之不易,據說他畫蝦先後竟歷經八十六年,真是千錘百鍊才打造了「白石蝦」

  齊白石曾無奈地說:「予年七十八矣,人謂只能畫蝦,冤哉!(78歲題畫蝦)」,誠然,認為齊白石只會畫蝦是外行家言,就像提起徐悲鴻是畫馬的,黃胄是畫驢的一樣可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齊白石的蝦確實畫的好,人們喜聞樂見,亦是事實。


  《百蝦圖》是著名畫家齊白石的晚年之作。作於創作於1924年,整幅畫稿長492厘米,寬84.5厘米,共計102隻蝦。畫中百蝦只只靈動活潑,神韻充盈,是白石老人畫蝦技術登峰造極之作。

  老人畫蝦的藝術年表

  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最初是學的朱雪個、李復堂、鄭板橋等人。

  六十歲前主要摹古,多是單只,形象動態單一,畫得並不成熟,這是第一階段——略似。 

  從六十二歲開始,他在案頭水盂里蓄養長臂青蝦,每日數次進行細心觀察或寫生作畫,對蝦的結構和各種動態進行認真研究。以寫實為主,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頭胸部沒有變化,眼睛為小黑點,腹部五節,小腿十條,觸鬚六條呈放呈放射狀無變化,僅注意到外形上的逼真,看不出蝦的動感和半透明的質感。這是第二階段——逼真。 

  到六十六歲,他對蝦的動勢和神態作了進一步細緻的觀察,熟悉了蝦前進後退、急游緩游、鬥毆跳躍等多種情態,利用生宣紙的特性,在表現技法上作了更深一層的研究。用筆用墨變化增多,蝦體開始出現透明質感,頭胸前端有了堅硬感,腹部第三節拱起以強調「蝦公背」,長臂鉗分出三節,最前端一節較粗,前腿已伸直,後腿由十隻減至八隻,蝦須稍具開合變化,蝦體間也出現了濃淡變化。

  到六十八歲時,他成功的運用「破墨法」在墨色未乾之際加了一筆濃墨在頭胸部的淡墨上,不但加重了蝦的分量,也表現出了蝦體軀幹的透明。同時改進了蝦的眼睛畫法,兩黑點改向外橫。這就是他說的第三變——色分深澹。 

  到七十歲後他畫的蝦才基本定型,但仍在用筆用墨和突出蝦的特徵上下功夫。增加了重要特徵的短須,減少了次要部位的蝦腿,經過了無數次的反覆改進,使蝦的形象日臻完美。

  到八十歲後,他的蝦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精確的體態,富於彈力的透明體,在水中浮游的動勢,藝術造形中講求的「形、質、動」三要素都臻於完美的境界。




  《蝦趣》是中國畫家齊白石老人75歲前後時期的作品。畫中共畫了八隻蝦,從右上角向左下角遊動,蝦的墨色不但有濃淡乾濕的變化,而且有伸展彎曲的不同,雖是濃墨但沒有沉重僵死之感,雖是淡墨也無浮躁之氣,整個畫幅未用一筆背景和水紋,卻把蝦的遊動表現得活靈活現。

  齊白石畫蝦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簡練概括,超越生活。齊白石畫蝦經過了一個由繁到簡的過程,為了追求簡潔的效果,他曾一度將蝦身由六節縮為五節,蝦的撓足也大大減少,真正達到了「以少勝多」的神效。

  二,墨法高超,晶瑩剔透。齊白石自創的「以水兌墨,墨中點水」的方法,使他畫的蝦給人一種通體透明、晶瑩逼真之感,令人稱嘆。

  三,局部誇張,適度變形。為了突出蝦的動感,對蝦須、蝦鉗進行適度誇張放大,超長的蝦須與蝦鉗明顯增強了蝦的靈動與動勢。

  四,聚散有法,佈局講究。畫蝦之難在於如何巧妙地處理肢體的穿插、疊加和呼應,齊白石在這一點上有精深的研究,疏密安排恰當,擁而不擠,密而不亂。為了突出畫外之意,每有「半蝦」之處理,大有畫外之音。

  五,以書入畫,綿中帶剛。儘管在畫蝦中以墨法表現為主,不見了白石老人在其它花鳥畫中常見的高超的「飛白」表現,但非凡的書法功力使他畫的蝦處處軟中含硬,潤中有剛。

  六,活靈活現,生動傳神。齊白石畫蝦的最大特點是一個「活」字,他畫的蝦個個都躍然紙上,活力四射。


                 齊白石《六蝦圖》

  相關評論

  白石翁畫蝦,乃河蝦與對蝦二者愜意的「合象」。——李苦禪

  蝦的精神狀態,蝦的有彈力的透明體,蝦在水中浮游的動勢。把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完滿的表現出來,這樣豐富的內容,齊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簡練的筆墨,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一筆一筆可以數得出來。——葉淺予


  齊白石蝦畫欣賞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微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04/39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