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元老新貴擠爆中南海擴建 郭晶晶家遭拆遷

     象徵中國最高權力所在的北京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地點,又是高層領導人主要居所。近年隨退休制建立,更替頻率大增,但不少退休元老及其家人未有搬出中南海,中央及國務院人事架構不斷膨脹,導致中南海內「爆棚」,當局要走出紅牆向周邊民居要地在牆外擴建。沿中南海東西兩側的南長街、北長街和府右街,儼成元老、新貴住宅雲集的「官街」。記者近日在北京採訪,目擊「再造中南海」的工程。

  元老退休偕家人未遷出

  中南海環境清幽,保安嚴密,附近有公安、武警和中央警衛局的解放軍24小時巡邏。住這裏是權力和身分象徵,有如王城中的王城。多年來,住在這裏的一些退休元老甚至其後人一直不願搬離,據消息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逝世多年,但其遺孀和兒孫仍住中南海,已故中共元老陳雲的家人還在中南海居住。

  雖然中南海多次重新規劃,但當局為尊重元老,不敢輕易讓他們搬離。舊的搬出少,新貴陸續來,在中南海辦公的國務院和中共中央人員亦不斷擴充,導致環境日漸擠迫,需要更多辦公和居住空間,當局於是將眼光放到一牆之外的民宅。

  郭晶晶家也遭拆遷

  中南海紅牆以西,府右街貫穿南北,街西居住了數千戶人家。由於緊臨中南海,住這一帶的非富即貴,不過為解決中南海擠迫,兩年前當局限令區內居民搬遷,開出每平方米賠償達8萬元人民幣(約合每方呎1萬港元)的特優拆遷補償。雖然許多居民不願搬遷,但來自中南海的命令無人可抗拒。據街坊稱,拆遷的包括5名部長級官員和前跳水世界冠軍郭晶晶的家。

  住在府右街光明胡同的市民王先生說,去年收到搬遷通知,今年底到明年初清拆。他稱,通知沒有說這些土地用途,不過,兩年前搬空後的土地,現已建成政府辦公樓,還建了一些別墅,不知住了什麼人。

  拆遷兩年新建築物軍警把守

  中南海紅牆外的拆遷進行了近兩年,但由於是在高大的圍牆後進行,動作很小,而且很快,巿民沒有多大留意。許多新建築物似乎是一夜之間建成,門口都有武警或軍人把守,而且沒有掛牌,儼如另一個中南海。

  記者從新華門往西轉入府右街,看到最先清拆的民宅,改建後成為政府辦公樓和官員住宅。建築物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並不顯眼。往北一直走,可看見仍有民宅在清拆。當年由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字的府右街自忠小學亦未能倖免,學生去年全部轉往附近的分校,校舍已清拆,正等待建設。因有圍牆包住,許多市民都不知學校是何時清拆。離中南海稍遠的靈境胡同一帶也在進行大規模清拆與建設,這裏的新建築物都是3層高的小樓,都有近3米高的圍牆圍住,外人無法窺視其內情。建築物外沒有標識和招牌,門口有武警把守,予人神秘感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304/288173.html